解密《中国梦之声》造星玄机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解密,中国梦,真人秀
  • 发布时间:2014-11-26 15:52

  当《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两档真人秀节目被炒得风生水起之后,号称2014年最有潜质选秀类节目《中国梦之声》第二季终于在9月21日火热回归。

  近几年,真人秀节目风靡全球,而以《美国偶像》为代表的歌唱真人秀,更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王牌。作为美国真人秀之王《美国偶像》中国版,《中国梦之声》(Chinese Idol)由东方卫视联合《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制作团队携手共同打造,堪称中国引进的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这样一档全民造星节目,作为今年电视荧屏为数不多的几档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之一,《中国梦之声》于Q4(第四季度)压轴登场,其实早早引来了各方关注,仅全国近万名的报名人数就远超第一季,首期《中国梦之声》播出后,反响热烈,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领跑各大娱乐综艺榜单。据官方数据显示,节目开播前,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累计突破1.6亿;节目开播不久,微博互动平台疯狂综艺季榜、电视节目话题榜双双夺得第一;热门话题总榜仅次于“锋菲复合”与“阿里巴巴上市”,位居第三,疯狂综艺季的讨论量与互动量远超同时段其他综艺节目。而在本期杂志截稿前,《中国梦之声》第二季10月12日迎来了第四期成都试音会,34城全国收视率为1.48,微博榜单显示,#中国梦之声#疯狂综艺季榜单继续位列第一,1小时电视节目话题榜以微弱差距仅次于#第十届金鹰节颁奖晚会#,位居第二,1小时热门话题榜排名第三。为什么它能在受众中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呢?通过对其制作各方面的梳理,其中的玄机也被一一解密。

  解密1: 打造“偶像”从根源做起

  第二季《中国梦之声》延续了第一季的主体赛制,以“我的偶像”为主题,采用海选录播、晋级赛直播的播出方式,以全国平民偶像、实力唱将及乐队组合为征召对象,通过13场比赛,决出“中国偶像”。在《中国梦之声》第一季时,就曾有业内人士依据其人气和口碑,预测第二季《中国梦之声》将会成为“综艺之王”,说它不同于其他歌唱类综艺节目单纯地选择好声音,也不是纯粹的草根选秀,而是紧扣它的关键词“偶像”两个字来做选拔。总导演李勇表示,寻找“我的偶像”的目的不仅在于寻找身边最具有偶像潜质的人,更是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选手身上找回自己最初的偶像梦想。

  而今年,想要成为“我的偶像”的选手空前的多,据导演组负责人介绍,“一审的面试本来应该每天17:00截止,一天就结束,但实在有太多选手长途跋涉过来,最后上海面试了四天,深圳也有两天”。显然现场报名人数比制作者们预计的翻了一番,导致初选时长也翻倍了。据节目组介绍,早在《中国梦之声》第二季招募启动时,除了像过去一样采用高校和社会定点寻找选手的方式之外,还使用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来招募,很多报名者是通过网上的帖子看到《中国梦之声》招募信息的。导演李勇的微信、微博,更是每天多次更新,条条不离节目,不仅如此,他更要求节目组工作人员“不要点赞,要转发”。

  偶像的诞生也离不开巨星导师的扶持,此次《中国梦之声》第二季的导师阵容堪称豪华。节目元老级导师韩红、初为人妻的台湾全能才女徐若瑄、影视歌三栖明星任贤齐共同出任导师。相较于第一季,这次导师数量由4个变为3个,导师阵容依然还有一个“X因素”作为伏笔,而在直播阶段,节目组每一集都会安排一位新的导师出现,为节目不断输送新血液与新惊喜。

  解密2:玩真的,向“修音”说不

  纵观全国各大音乐类真人秀,不少节目为了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而全程选择录播、修音等“保险手段”,这样的做法虽然在前期阶段为节目赢得了口碑,但却在直播的决赛中“现了原形”。选手们在决赛的表演中跑调不断,音响设备频出故障,场面尴尬如同“车祸现场”。有观众忍不住吐槽:“所有的选手都给音响师当了炮灰。”都说季播节目往往在第二季的时候是最好的阶段,第一季的遗憾,大多可以在第二季得到弥补。《中国梦之声》第二季也相应地在“梦之声”在赛制上做了调整与突破。据节目制作组介绍,“第一季‘梦之声’从12强‘逆袭赛’开始直播,直播效果和观众的反馈都非常好,于是今年我们决定增加直播赛的比例。”

  10月8日,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节目组公布了整个赛程,其中直播赛的比例相较去年增加至二分之一。对此,节目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增加直播赛能更好地展现学员们的实力,节目的后半阶段将告别录播,向“修音”说不。在公布的全新节目进程中,记者发现,五场全国试音会后将播出的两期“组合之夜”,65组学员会角逐全国12强的席位。11月9日的“逆袭之夜”开始,《中国梦之声》将全程进入直播阶段,观众们将在六场直播赛中见证偶像的诞生。

  从淘汰赛阶段就采用直播方式的“梦之声”是否也有同样的压力?“梦之声”导演在采访中直言,虽然直播赛对选手和导演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梦之声”依然有信心实现直播赛与录播赛的“零落差”:“与其他专注于修音的节目不同,《中国梦之声》在试音会阶段就力求还原学员们的现场表现,避免修音。现场唱得怎样播出就是怎样。”同时,导演也强调,直播赛能让学员们提前感受决赛的紧张与压力,考验的就是学员们的唱功和临场发挥:“真正的偶像必须经得起直播的考验。”在已经播出的四场全国试音会中,优秀的学员层出不穷,引起了观众和业界好评声不断。

  解密3:网络互动新能量

  据相关人士透露,今年《中国梦之声》的广告总价值高达3.5~4亿元左右,在节目开播前,东方卫视的《中国梦之声》很自然地成为Q4各大综艺节目的关注焦点,也因为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各家视频网站争相抢购版权,在最终的版权PK赛中乐视网非常霸气地砸下过亿巨资,拿下了《中国梦之声》第二季网络独家版权,而网络的参与会给这档节目带来哪些新能量呢?

  乐视的独家权益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梦之声》每期的完整节目,还将延伸到节目的独家花絮、幕后故事等精彩内容。进入直播赛阶段后,网友将可以通过在乐视网投票来表达自己的支持意愿,帮助之前在比赛中离开的学员重新复活,获得回归舞台的继续追梦的机会。另外,乐视网将成为“逆袭战”中唯一网络投票通道,所有复活的学员都将在乐视网通过网友的投票产生。一些颜艺兼具的选手,很可能由于高涨的网络人气实现逆袭,成功实现从网台联播到真正网台联动的突破。

  乐视此次在运营上也下足了功夫,通过打造多档衍生节目,类型涵盖访谈(国内首档访谈4k《大牌》、选手访谈《为梦想发声》)、资讯(《综艺最有料》)、纪录片(《做梦者》),力求满足网友对《中国梦之声》除正片外的全方位观看需求。同时,为了让网友在“看好”的过程中更要“玩好”,乐视还将开发一系列互动产品让用户参与到节目中来:比如,登陆移动端“签到”参与抽奖,送出《中国梦之声》直播入场券,实现用户从屏幕到现场的节目参与;通过已经上线的“弹幕”及即将上线的“播放页互动”功能,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与众多网友一起评论,为喜欢的选手点赞、投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参与互动。显然新的社交媒体平台,也在这一季被提到异常重要的地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