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洋登陆新三板,融资还是寻个好买家?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买家,融资,水产
  • 发布时间:2015-02-13 12:11

  有着低廉价格、高成长性的新三板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的关注,成为并购市场的热门目标,已成功登陆新三板的利洋水产会如何选择未来?

  2014年12月31日,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洋水产”)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完成了由民营企业向公众企业的华丽转身。股票代码为831793。

  公开资料上,利洋水产将5000万元的注册资本折为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共50位股东,其中马家好持股60.78%,约为3000万元;最小股东持股数为0.05%,为2.5万元。有媒体报道称,新三板在过去的2014年里成绩斐然,共催生了71支10倍股,展现出庞大的增值潜力。因此,利洋水产登陆新三板也给各股东描绘了一个不错的前景。

  毛利率40%以上

  据资料显示,利洋水产目前有四家子公司,分别为广州金水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简称“广州金水”)、海南文昌利洋对虾繁育有限公司(简称“海南利洋”)、厦门利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厦门利洋”)和福建省东方利洋苗种繁育有限公司(简称“福建利洋”),其中前三家公司为利洋水产的全资子公司,福建利洋则为利洋水产控股子公司(持股90%)。

  利洋水产与子公司业务分工及合作模式为:公司承担统一管理及技术服务等职能;子公司海南利洋作为公司对虾繁育基地,承担公司全部虾苗产品的生产、培育;广州金水则作为公司动保生产基地,承担公司水产养殖环境改良剂、水产营养保健剂及水产用兽药系列产品的生产;厦门利洋主要承担东南片区技术服务统筹职能;福建利洋设立于2014年9月15日,尚未开展具体生产经营活动,今后的定位是作为对虾繁育基地覆盖东南沿海的虾苗苗种市场。

  2013年度,利洋水产营业收入10582.1万元,净利润655.8万元,部分业内人士反映称盈利能力偏低(利洋水产净利率为6.2%)。实际上,跟农牧饲渔行业的57家上市企业在2013年度的盈利能力相比,利洋水产的净利率高于之中的42家,所以盈利能力并不弱。

  水产养殖环境改良剂及虾苗,是利洋水产的主要盈利产品,毛利率在40%以上,2013年度这两项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超过65%。按公司计划,未来业务结构上将保持以水产养殖环境改良剂及苗种为重点,完善营销渠道及服务,促进产品生产与技术咨询服务的融合,打通产品行业链条。

  213家连锁店,自负盈亏

  利洋水产以扎实、良好的连锁经营模式在行业富有盛名,在其《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连锁店被描绘为经销商模式。从利洋水产连锁店的员工获悉,连锁店的店长自负盈亏,跟公司实行买断销售,公司也会根据各连锁店的资金实力、稳定性和销售前景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所以某种意义上跟经销商没有太多区别。

  截至2014年5月31日,利洋水产在全国共有213个经销商,其中东北区16个,华北区12个,华东区83个,华南区83个,华中区16个,西南区3个。在尊重经销商自主性的基础上,利洋水产根据经销商的需求向其派驻业务技术服务人员,目前有近500人的技术服务人员驻店为经销商提供销售及技术支持。

  除经销商模式外,利洋水产还有直销模式,主要体现在海南利洋的虾苗销售,由客户通过电话或上门等方式订货,由客户自行上门提货。

  融资,还是被并购

  利洋水产寻求资本支持的动力,据其《公开转让说明书》上称,主要是由于之前管理层对资本市场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导致公司融资渠道有限,近年来大多通过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满足资金和发展需求,而生产水产动保产品及苗种需要建设大面积、高标准的生产车间及场地,资金的缺乏使公司难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因此,利洋水产登陆新三板可以解读为“融资”。

  另一方面,有着低廉价格、高成长性的新三板企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资金的关注,成为并购市场的热门目标。以往主板上市企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去挖掘可供并购的标的企业,现在新三板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标的资源。所以,利洋水产也可能会“被并购”。

  最终结果如何,还看利洋水产对未来的自我选择。

  文/本刊撰稿人 唐东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