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对虾整体养殖细况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广西,对虾,养殖
  • 发布时间:2015-02-13 13:10

  2014年广西对虾养殖整体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2成、4成、4成(2013年为3成、4成、3成)。2014年对虾养殖病害区域差异比较显著,钦州、防城是病害发生最严重地区,合浦也比去年稍为严重,而北海就保持相对稳定。

  一、养殖情况

  2014年广西整体养殖成功率比2013年低,早造虾的养殖情况稍好过去年,但整体产量下降3成以上。整体盈利、平本、亏本比例为2成、4成、4成(2013年为3成、4成、3成)。年初放苗最早仍为合浦党江区(3月份),到4月底,广西地区整合投苗率已达4-5成。江平及北海合浦地区最少达5成以上,到5月份基本投完苗,北海8成以上,而钦防放苗面积只6成左右。到6月份钦防放苗整体面积在8成以上,而光坡镇只有5成,原因是降雨量不足,没有淡水补充,绝大多数养殖户放一代苗。

  到4月整体养殖情况不错,北海地区出现少量虾偷死现象,但未有大面积排塘现象发生。而到了5、6月份合浦对虾发病较为严重,排塘率达6成以上,只能重新投苗养殖。北海市郊区因水源交换净化好、虾塘分布密度相对低等优势养殖形势稍好。而在钦州放苗大部分在6月份,放苗较迟使得养殖形势相对好,发病排塘率不到3成。防城江平江山地区发病排塘率已达5成以上。

  早造对虾养殖大部分养殖户都能坚持养殖到70天左右,但由于天气影响,苗种质量良莠不齐等原因引起对虾吃料少,病害多,导致整体对虾规格偏小,养殖户赚大钱比较难。总体合浦白沙、北海营盘和石头埠早造成功率达到9成,而党江西场只有3成,钦州成功率也只有3-4成,防城江平成功率不到3成,江山4成。

  2014年两次大台风对广西区养殖的影响较大。7月份在北海因养殖成功率较高,很多对虾已上市,很多地方都是刚放苗不久,所以台风引起的养殖经济损失不大,但电力设备、虾塘房屋和地膜遭受破坏严重。台风过后对虾发病率频繁,引起空塘率在5成以上。在钦防区台风过后水质恶化、底层溶解氧不足、对虾应激耗底偷死的发病致提前出虾有5成以上。

  7月份的台风后使广西区对虾养殖提前进入晚造虾,8月份高温多雨天气使很多对虾发病提前上市,而存塘都是一些偷死、肝变、水质失控、吃料慢的小虾为主,受损层面持续扩大。立秋之后,种苗供应紧张,加之台风损害心理影响下,很多养殖户对放苗持观望态度,一些地区已提前空塘。

  9月份的再一次台风对广西的伤害更大,使广西区养殖对虾几乎全军覆没。

  防城江山受洪水淹没提前空塘。整体空塘率达4成以上,余下部分也是一些病残弱的小虾。

  北海南康铁山港除石头埠存塘率有8成外,其他在3-4成左右,养殖周期在10-50天,且生长缓慢,状况也并不理想。

  山口、白沙整体养殖情况较好,存塘率在7成以上,且已养殖有30-70天,闸口存塘率3-4成。

  合浦党江、乾江多数进行鱼虾混养,养殖30-40天居多,存塘率5成左右,问题虾居多。

  北海垌尾养殖周期30-60天居多,因以高位池为主,受暴雨影响较少,排塘不多,但出现问题仍是生长缓慢、红体、软壳偷死。

  西场存塘虾约5成,以养殖40天居多,病害多为红体、偷死、肝胰脏坏死。

  钦州周边存塘虾在4成左右,病害多以白便、偷死、空肠空胃、肝萎缩等为主。

  东场因没有海水,使得投苗较晚,放苗在40天左右,但上料较慢;犀牛脚、大番坡存塘率3-4成,防城江平3-4成左右,江山、白龙土塘存塘率4成左右,光坡龙门存塘率3成,存塘虾都不同程度出现偷死、红体、空肠空胃、肝萎缩等病害。

  到10月广西整体存塘虾已很少了,极少部分以中虾为主,对虾处于非正常状态,由于虾价跌落,有存塘虾养殖户持虾待价观望。到12月后整体已全部空塘,2014年广西整体晚造对虾成功率不到三成。

  二、2014年对虾养殖病害特点

  1、区域差异比较显著,钦州、防城是病害发生最严重地区,合浦也比去年稍为严重,而北海就保持相对稳定。

  2、早晚造发病率差别也很大,晚造发病率(9成)明显高于早造(5成),几乎全军覆没。

  3、土塘养殖比高位池发病率高,北海、防城、合浦土塘发病率明显比北海、防城等地高位池高。

  4、混养模式突显优势,成功率明显高于单养,如白沙的青蟹、党江的罗非鱼、埃及塘虱鱼等混养模式成功率比周边高出2-3成。

  三、2014年虾病流行原因分析

  1、气候影响

  早造气候好、晴天多、雨水少、无台风,养殖(4-7月份)相对较好,成功率较高。但晚造受台风、雨水多影响,发病率达9成以上,成功率极低。

  2、水质影响

  (1)早造水质好,藻相丰富,成功率高,晚造相反。

  (2)高盐度区比低盐度区成功率相对较高。这与前几年恰好相反,北海等高盐度区养殖成功率比钦州、防城高,同地区而言,如钦州、防城的养殖比较成功集中在较高盐度的塘。

  (3)同区域内虾塘较密集的片区比分布疏的发病率高。像钦州东场、防城白龙等分布较疏的地区水质好,成功率高。

  (4)海区富营养化导致有害藻类大量滋生。

  (5)高温、大暴雨使池塘水容易倒藻。

  (6)养殖户对水质调控能力差。

  3、养殖模式的不同对成功率影响较大

  (1)土塘的鱼虾混养模式发病率比精养模式低。

  (2)高位池的底部增氧模式比非底部增氧模式发病率低。

  4、种苗影响

  低价购买劣质虾苗(高温、过量使用抗生素、带病毒、肠道感染、畸形、抵抗力弱),导致发病提早排塘或出现生长过慢、拉白便等症状,严重影响养殖效果。2014年虾苗整体的反映是生长速度比往年慢,早造养殖80天依然50-60头,晚造更惨,养殖80天规格80头以上的不胜其数。而白沙镇为广西今年养殖最好的一个片区,全年养殖成功率达7成以上(早造成功率高达9成),盈利率超9成,创造历史纪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大部分采取混养模式,高盐度混养青蟹,低盐度混养草鱼、鳙鱼等。

  (2)大部分选择投放优质一代虾苗,生长速度快,90天可达到25-35尾/斤。

  (3)投放适宜的虾苗密度,90%以上土塘投苗3-5万/亩,铺膜高位池投苗在8-10万/亩。

  (4)提高池塘水透明度,保持在40公分以上,前期以添加水为主,中后期换水量增大。

  (5)由消杀模式转变为养护模式,水体增加投放有益微生物(如EM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乳酸菌为主),极少使用消毒药。

  (6)在晚造多数采取标粗方式提高虾苗成活率。

  四、2014年主要病害分析

  1、肝胰脏萎缩症

  病因分析:劣质苗种、池塘水环境恶化、高温天气下易出现。

  预防:投放优质一代虾苗,注重育水培藻,保持水质稳定,喂料充足,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和底质改良剂,每到15-20天消毒一次,消毒后及时解毒和追肥补菌。

  治疗:停止进排水;每天减料量约50%;泼洒解毒应激灵和葡萄糖;增加水体溶解氧;下午用有机碘进行消毒;内服甘草制剂加中药金银花、杨树花等,2餐/天,连用5天一个疗程;5天后加倍量内服富虾康、活性酵母调节肠道菌相平衡。

  2、软壳偷死症

  病因分析:在高温季节常见于水体过瘦、pH值长期过低、反底频繁等。在中后期,尤其是低盐度养殖池塘(钦防区)发病率更高。

  防治措施:保持池塘水深1.2-1.5米,常施用熟石灰泼洒稳定pH值在8.0左右(早上),勤解毒护底、追肥补菌,经常使用维生素C加对虾多维,控制透明度在40cm左右。雨后少量多次施放熟石灰、白云石粉和应激固壳素,保持水体总碱度在80以上,增加开启增氧机频率。

  养殖中后期,有条件的可适当添加高盐度海水,逐渐提高池塘水盐度。

  3、拉白便症

  病因分析:常出现在水质恶化突变的池塘,如水清见底、水体浑浊或蓝藻泛塘,二是由于对虾体质虚弱,肠道功能差引起,发病期在20-60天。

  预防措施:加强投苗前期水质管理工作,控制透明度在15-25公分,雨天前后多施用抗应激类产品和熟石灰等,雨后出现艳阳天要及时进行消毒、解毒和追水补菌,拌料内服活性酵母、对虾多维和乳酸菌等。

  治疗措施:外用泼洒大蒜素+四黄莲(加两倍量),内服恩诺沙星2次/天,连喂3次,之后再投喂活性酵母、有益菌加强肠道修复。同时加强底部增氧和护水措施。

  4、红体综合症

  病因分析:天气、池塘水体剧变、虾苗携带、有害病菌感染或病害流行等。2014年早造发病少,晚造发病多。

  预防:有条件建议采取鱼虾混养模式(尤其是土塘),育水培藻,保持菌藻相平衡,透明度控制在40cm左右;天气多变时及时泼洒解毒应激灵防应激;定期使用利生素、益水原菌等,定期解毒和护底;蜕壳期加强增氧,泼洒应激固壳素补钙源;内服富虾康、维生素C和活力肥虾素等。

  治疗:停止进排水,停止投料;当天使用二溴海因消毒,第二天使用海中宝(主要成分:硫代硫酸钠)、解毒碧水安(主要成分:有机酸)、粤海利生素(主要成分:枯草芽孢)进行解毒育水;泼洒解毒应激灵加葡萄糖;提高水体底层溶解氧;内服氟苯尼和维生素C,连用5天,5天后加倍量内服富虾康(主要成分:地衣芽孢)加活性酵母。

  五、2015年对虾养殖应对措施

  1、确定合理的养殖理念方向

  (1)投苗时间提早(通过小池盖棚方式,每年2-3月份水源较好时提前抽进池塘,错开投苗高峰期,看好每一年对虾早造价格比较高)。(2)加强管理(把重心放在每一年的早造虾,以精养为主)。(3)中晚造采取鱼虾混养,提高养殖成功率(注意混养品种的选择与密度、环境容纳量关系重大)。

  2、选择生态防控养殖模式

  (1)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2)鱼虾混养已成为主流模式,目前已由土塘逐渐向高位池发展。(3)盐度低于5格水:混养埃及塘鲺鱼、罗非鱼、鳙鱼等(适合钦州、防城、合浦西场、沙岗、党江等地);盐度高于5格水:沙鼓头、蓝子鱼、金鼓鱼、黄鳍鲷和金鲳鱼等。

  3、选择优质一代虾苗

  整年的养殖一定要选择大公司大品牌的种苗,无论在长速还是淡化稳定程度都有所保障,再好的养殖思路和模式都是与种苗紧紧相关的。

  4、做好育水稳水措施

  通过解毒、施菌追肥和增氧相结合的方式维持水质,倡导重解毒、轻消毒的护水理念,鱼虾混养模式推行以菌制菌的调水方式,维持水体透明度40cm左右,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5、注重增氧

  无论在土塘或高位池增氧都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底部增氧。

  6、强化标粗

  晚造广西大部分养殖水体盐度普遍低于0格水,要提高虾苗成活率,有效降低病害,关键点是加强标粗育苗。如合浦西场王球养殖户示例:晚造池塘水盐度为-2格时,采取在池塘中围起小区域,再用生盐调水至0格盐度,投入虾苗标粗至1星期后敞开放入大塘中,捉虾时成活率达8成以上。周边不采取标粗的养殖成活率只在3-5成。

  7、做好养殖关键点把控

  (1)强化日常管理,做好投苗期、转肝期、蜕壳期、天气和水质变化期的技术应对工作;(2)虾病重在预防,三天前做叫预防,三天后做叫治疗;(3)“抑菌、增氧、调水、护底、内调”的防控思路应贯穿于养殖全程;(4)生态防控是对虾养殖成功趋势,也是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文/广东粤海饲料集团 李春 陆敏 潘祖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