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决病死猪处理这道终极难题?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病死猪,养殖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1 12:30
中国的养殖业转型正在加剧,无数难题正考验着养殖企业,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显然是其中最难的一道。它与环保、食品安全、动物防疫等最尖锐的话题息息相关,消费者、媒体、政府都盯着它,养殖业再也无法回避。即使按照3%的正常死亡率,中国每年养殖7亿头猪,每年的病死猪也超过2000万头!数量不可谓不惊人!
6月,一个词很火:病死猪。
数年前,笔者曾在朋友的带领下“参观”过广东肇庆某条河沟:河上漂满饲料袋装填的病死猪,臭气熏天,群蝇乱飞。而就在那河渠两岸,密布着多家养猪场。很久之后,那恶心的画面都在笔者脑子里晃,让人食欲不振。
自此,笔者理解了为何许多普通村民非常厌恶规模化养殖场:一些养殖场不规范的恶劣行径确实严重破坏了环境,也给人们的田园生活带来困扰甚至威胁。
报社常常接到投诉养猪污染的爆料电话。作为专门报道养殖新闻的记者,笔者其实有些尴尬。养猪人也是农民,他们也需要养家糊口,在拆迁风波频繁的今天,媒体大势报道养猪业的污染,很容易让饱受拆迁折磨的养猪人雪上加霜。
但如果充耳不闻,就对得起这片土地吗?
毫不客气地说,病死猪处理,已经成为中国养猪业的生死劫。黄浦江死猪事件以后,病死猪处理难题曝光在全国人民面前,舆论哗然。而在业内,乱扔病死猪的现象早就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几乎在每一个养殖重镇的偏僻河渠,我们都能看到病死猪的尸体)。而部分病死猪流入市场,更让人怒不可遏。
病死猪的危害,世人皆知。为什么部分养猪人会明知故犯?这不是简单的道德批判即可解决的问题。
面对死猪,行业中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无害化处理;第二,扔掉;第三,卖掉。
尽管法律规定必须无害化处理,但出于成本和便捷考虑,部分养殖场仍然铤而走险选择了扔掉或卖掉。自私是人的本性,中国的养猪业群体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监管不严,很难避免有些人利令智昏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其实从猪场防疫的角度看,往往也并不利己)。
怎么办?我们中国人解决一个难题,基本上有四大思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迫之以法。
在处理病死猪这件事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似乎并不管用。因为扔死猪或卖死猪的人,远比普通人更专业和冷静,早就清楚其中的利弊。
那么,只剩下诱之以利和迫之以法两招。
可以看出,近年来官方已在加强病死猪处理的探索、监管和问责。基本上,只要媒体曝光一起,就重罚一起。但事后的处理再严厉,也未免百密一疏甚至挂一漏万。
所谓诱之以利,则是用赚钱的方法来应对。其一,让养殖户获利,至少与销售病死猪的收入相当。其二,让无害化病死猪的机构获利。
目前处理病死猪的方法主要有深埋、焚烧、切碎发酵制肥等。深埋与焚烧之法,并不能让相关机构获利,因此最大买单方只可能是养殖场或基于公共利益出发的政府。地方政府不可能无限买单,会基于财政支出考虑尽量压缩中小养殖场的养殖量(他们往往没有能力自己解决排污或无害化处理问题),那么拆迁和禁养就不可避免。
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成肥料循环利用,是最近屡屡被人提及的方法。养殖户将死尸以合理的价格卖给相关公司或机构,而公司将尸体处理成肥料,卖出谋利,这样或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有实力的大型养殖公司,完全可以自己操作。据了解,部分地方已经有类似的实践。
挑战即机遇,危机即商机!唯有技术能改变世界,我们相信病死猪处理这道难题终将会被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