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希望与风险同在
- 来源:澳门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由行” 希望 风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03 13:29
7月28日是大陆推行“港澳自由行”政策七周年的纪念日。在此前夕,探讨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对澳门经济、民生所产生的影响,相信对澳门特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由行”带来巨大效益
澳门回归祖国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总值(GDP)以年均近百分之十五的增幅快速成长,2009年达到1693.4亿澳门元,是1999年的近3倍;人均GDP31.11万澳门元,超过新加坡、文莱、日本,跻身亚洲第一位,在世界排名中挤身第20位。
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个“引擎”:一是靠赌权开放;二是靠国家的“自由行”政策。回归后澳门博彩业收入逐年增加,尤其是2002至2009年,收入由234.96亿澳门元上升至的1193.69亿澳门元,复合年增长达三成。标准普尔预测,澳门2010年博彩收入将成长一成五或更多。以2009年博彩收入为1190亿澳门元计算,预计澳门2010年博彩收入将达1368.5亿澳门元。由此可见“自由行”带来的巨大效益,比CEPA、跨境工业区等措施都要显著。从广义上说,回归后的澳门“赌权开放”的涵义,除了实行赌权多元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外,还应包括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政策的调整。因此,澳门“赌权开放”作为一个制度变迁来说,它所创造的新制度效应大於直接的经济效应;而内地“自由行”政策所带来的大量遊客效应,刺激消费,直接影响澳门博彩业的收益。“自由行”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因此可以说:“自由行”政策是澳门博彩业增长的“引擎”。
随着经济迅速而持续的增长,澳门已经从回归后一个平静的小城变成了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城市之一。赴澳门遊客人数不仅不断上升,而且其遊客构成也发展了深刻变化,从而对澳门博彩业及相关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澳门整体经济的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自由行”为澳门带来了大量的内地旅客及财气。据中国国家旅遊局官员介绍,澳门回归十周年以来,内地赴澳门遊客逾8419万人次。十年里内地遊客为澳门带来超过约2600亿澳元的旅遊收入(不含博彩业收入)。
自2003年中央政府扩大旅遊对澳门开放,相继出台了投资旅遊设施、旅行社设立、经营旅遊业务、一程多站等九个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对澳门的旅遊业、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内地开放“个人遊”城市已达49个。内地居民已成为港澳最主要的客源地,一直保持澳门第一大客源市场的地位。
内地遊客在澳门观光、旅遊、购物,促进了澳门零售业、餐饮业、博彩业、酒店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澳门的就业机会,对澳门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自由行”施行以来,澳门人均GDP增长了两倍多,2008年人均GDP达到31.6万澳门元,居亚洲第二位。单单在酒店房间数量上,澳门旅遊局局长安栋樑表示:”过去十年,澳门酒店房间的增长翻了一倍,之前是9000多间,现在是20000间。”
俗语说:“有人气才有财气”。内地如此大量的“自由行”遊客到澳门旅遊,给作为澳门支柱产业的旅遊博彩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消费大军,从而带动澳门整体经济的繁荣。内地自由行遊客的增加,意味着澳门经济总量的增加。有学者研究内地遊客与澳门博彩业总收益的关係,得出如下结论: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000人,博彩总收益便平均提高7990.416万澳门元,换句话说,内地来澳门遊客每增加一人,本地生产总值平均将提高7990.416澳门元。
改变内地居民旅遊澳门模式
过去内地居民主要参加旅行团访澳,行程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今多数内地遊客参加“自由行”,活动范围不再受到旅行社(团)限制,其消费面辐射到全澳各相关行业,有利带动更多的零售与消费行业发展。相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000人,澳门零售业销售额便平均提高0.748万澳门元,换句话说,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人,本澳零售业销售额便平均提高748澳门元;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000人,澳门酒店入住率便平均提高0.006%。(即每增加1,000,000万旅客,酒店的入住率便增加6%)。
据澳门统计局数据显示,澳门零售总额由2003年的62.8亿,增加到2007年141亿,2008年首季度也有45.5亿。酒店业亦迅速发展,2002年第4季到2008年第1季,酒店数量由68家增加到80家,客房供应量由8954间增加到16195间,从业人员由6122人增加到31245人。可见“自由行”政策实施后短短的几年,大大促进了与博彩业相关的其它行业的发展。
“自由行”使内地成为澳门最大的遊客客源地。澳门入境的遊客数量与澳门博彩业收益及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高度的相关关係,这意味着来澳遊客数量的多寡直接响影澳门博彩业收入的高低。长期以来,与澳门隔海相望的香港一直是澳门遊客的主要客源地,从1985年到1992年,香港遊客佔澳门遊客总数的比重都在80%以上。后来由於内地遊客和台湾遊客的增加,香港遊客的比重才有所下跌,但直到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尚未正式实施前,香港遊客仍然是澳门最大的遊客群体。
从2003年内地“自由行”政策实施以来,香港遊客佔澳门入境总遊客数量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内地遊客则成为澳门最大的遊客客源。这意味着内地遊客将成为澳门消费群体的生力军,对澳门经济更具推动作用。
“自由行”对澳门及大陆产生的负面影响
“自由行”虽然推动了澳门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对澳门经济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交通拥堵严重、人力资源短缺、物价上涨和产业结构失衡等。随着内地居民往来港澳日益便利,遊客的大幅增加给本澳的旅遊接待带来很大压力,少数内地居民还借机在港澳地区从事赌博、色情服务和“打黑工”等违法活动。
内地遊客的大量湧入使澳门的交通压力日益繁重。对此,特区政府应推广公交,优化巴士路线。在推广公交的同时,必须同时限制出租车、私家车、电单车的数量。除了交通拥堵,旅遊景点、饮食店铺、公交巴士、公共厕所等公交设施也人满为患,澳门的旅遊接待压力大增。因此,特区政府须对公共工程建设不断追加投入,以保障旅遊业的健康发展。
澳门作为一个微型经济体,受外界的影响非常大。“自由行”遊客大增带来巨大的需求,刺激相关行业追加投资和扩大规模,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推动物价上涨。在旅遊业的带动下,澳门经济的发展和本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了内需,带动进口的增加。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也推动了澳门物价的上涨。人力资源紧缺带动薪酬水平上升是澳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可以有效降低物价上涨的速度。政府可以根据职位缺口、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确定输入外劳的数量,保证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不受威胁,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不会下降。提高投资移民门坎,放宽技术移民要求,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增加经济屋建设,保证房地产公平合理的交易环境。
“自由行”保证了赌场的客源,博彩业的高回报又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由於政府的公共收入严重依赖博彩业,在政策制定上也会有所倾斜。资金、人力资本等重要生产要素更加重於博彩业,“富者更富”,产生“马太效应”。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均衡会使其它产业的发展更艰难,大量非博彩的中小企业倒闭,“穷者更穷”,产生“挤出效应”。这两种效应综合作用,使得博彩业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澳门的产业结构更加失衡,为澳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因此,特区政府应改变单一经济或一业为主的思路。在做强博彩业的同时,应拉长旅遊产业链,如发展会展旅遊、主题旅遊、重视旅遊纪念品的开发,同时还可以发展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离岸业务等。
另外,“自由行”也使内地资金大量流失到澳门赌场,加重了对国内干部、民众的腐蚀,並由此引发内地一些官员腐败落马,一些私人企业主破产败落,一些工薪阶层债台高筑甚至家破人亡等,官员输的钱往往都是公款,商人参赌的也大都是官商,输掉的都是人民财产,对社会危害性甚大。据有关方面统计,澳门赌场内地赌客佔到93%,每年流失到境外的赌金高达6000亿元。
“自由行”对澳门经济发展是机遇和挑战並存,风险与希望同在。因此,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进澳门经济实现短期飞跃和长期发展的“双赢”局面。
……
“自由行”带来巨大效益
澳门回归祖国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总值(GDP)以年均近百分之十五的增幅快速成长,2009年达到1693.4亿澳门元,是1999年的近3倍;人均GDP31.11万澳门元,超过新加坡、文莱、日本,跻身亚洲第一位,在世界排名中挤身第20位。
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个“引擎”:一是靠赌权开放;二是靠国家的“自由行”政策。回归后澳门博彩业收入逐年增加,尤其是2002至2009年,收入由234.96亿澳门元上升至的1193.69亿澳门元,复合年增长达三成。标准普尔预测,澳门2010年博彩收入将成长一成五或更多。以2009年博彩收入为1190亿澳门元计算,预计澳门2010年博彩收入将达1368.5亿澳门元。由此可见“自由行”带来的巨大效益,比CEPA、跨境工业区等措施都要显著。从广义上说,回归后的澳门“赌权开放”的涵义,除了实行赌权多元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外,还应包括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政策的调整。因此,澳门“赌权开放”作为一个制度变迁来说,它所创造的新制度效应大於直接的经济效应;而内地“自由行”政策所带来的大量遊客效应,刺激消费,直接影响澳门博彩业的收益。“自由行”政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因此可以说:“自由行”政策是澳门博彩业增长的“引擎”。
随着经济迅速而持续的增长,澳门已经从回归后一个平静的小城变成了世界上备受瞩目的城市之一。赴澳门遊客人数不仅不断上升,而且其遊客构成也发展了深刻变化,从而对澳门博彩业及相关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澳门整体经济的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自由行”为澳门带来了大量的内地旅客及财气。据中国国家旅遊局官员介绍,澳门回归十周年以来,内地赴澳门遊客逾8419万人次。十年里内地遊客为澳门带来超过约2600亿澳元的旅遊收入(不含博彩业收入)。
自2003年中央政府扩大旅遊对澳门开放,相继出台了投资旅遊设施、旅行社设立、经营旅遊业务、一程多站等九个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对澳门的旅遊业、服务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内地开放“个人遊”城市已达49个。内地居民已成为港澳最主要的客源地,一直保持澳门第一大客源市场的地位。
内地遊客在澳门观光、旅遊、购物,促进了澳门零售业、餐饮业、博彩业、酒店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增加了澳门的就业机会,对澳门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自由行”施行以来,澳门人均GDP增长了两倍多,2008年人均GDP达到31.6万澳门元,居亚洲第二位。单单在酒店房间数量上,澳门旅遊局局长安栋樑表示:”过去十年,澳门酒店房间的增长翻了一倍,之前是9000多间,现在是20000间。”
俗语说:“有人气才有财气”。内地如此大量的“自由行”遊客到澳门旅遊,给作为澳门支柱产业的旅遊博彩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消费大军,从而带动澳门整体经济的繁荣。内地自由行遊客的增加,意味着澳门经济总量的增加。有学者研究内地遊客与澳门博彩业总收益的关係,得出如下结论: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000人,博彩总收益便平均提高7990.416万澳门元,换句话说,内地来澳门遊客每增加一人,本地生产总值平均将提高7990.416澳门元。
改变内地居民旅遊澳门模式
过去内地居民主要参加旅行团访澳,行程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今多数内地遊客参加“自由行”,活动范围不再受到旅行社(团)限制,其消费面辐射到全澳各相关行业,有利带动更多的零售与消费行业发展。相关学者研究结果表明: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000人,澳门零售业销售额便平均提高0.748万澳门元,换句话说,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人,本澳零售业销售额便平均提高748澳门元;内地来澳遊客每增加1000人,澳门酒店入住率便平均提高0.006%。(即每增加1,000,000万旅客,酒店的入住率便增加6%)。
据澳门统计局数据显示,澳门零售总额由2003年的62.8亿,增加到2007年141亿,2008年首季度也有45.5亿。酒店业亦迅速发展,2002年第4季到2008年第1季,酒店数量由68家增加到80家,客房供应量由8954间增加到16195间,从业人员由6122人增加到31245人。可见“自由行”政策实施后短短的几年,大大促进了与博彩业相关的其它行业的发展。
“自由行”使内地成为澳门最大的遊客客源地。澳门入境的遊客数量与澳门博彩业收益及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高度的相关关係,这意味着来澳遊客数量的多寡直接响影澳门博彩业收入的高低。长期以来,与澳门隔海相望的香港一直是澳门遊客的主要客源地,从1985年到1992年,香港遊客佔澳门遊客总数的比重都在80%以上。后来由於内地遊客和台湾遊客的增加,香港遊客的比重才有所下跌,但直到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尚未正式实施前,香港遊客仍然是澳门最大的遊客群体。
从2003年内地“自由行”政策实施以来,香港遊客佔澳门入境总遊客数量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内地遊客则成为澳门最大的遊客客源。这意味着内地遊客将成为澳门消费群体的生力军,对澳门经济更具推动作用。
“自由行”对澳门及大陆产生的负面影响
“自由行”虽然推动了澳门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对澳门经济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交通拥堵严重、人力资源短缺、物价上涨和产业结构失衡等。随着内地居民往来港澳日益便利,遊客的大幅增加给本澳的旅遊接待带来很大压力,少数内地居民还借机在港澳地区从事赌博、色情服务和“打黑工”等违法活动。
内地遊客的大量湧入使澳门的交通压力日益繁重。对此,特区政府应推广公交,优化巴士路线。在推广公交的同时,必须同时限制出租车、私家车、电单车的数量。除了交通拥堵,旅遊景点、饮食店铺、公交巴士、公共厕所等公交设施也人满为患,澳门的旅遊接待压力大增。因此,特区政府须对公共工程建设不断追加投入,以保障旅遊业的健康发展。
澳门作为一个微型经济体,受外界的影响非常大。“自由行”遊客大增带来巨大的需求,刺激相关行业追加投资和扩大规模,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推动物价上涨。在旅遊业的带动下,澳门经济的发展和本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扩大了内需,带动进口的增加。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成本增加,也推动了澳门物价的上涨。人力资源紧缺带动薪酬水平上升是澳门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可以有效降低物价上涨的速度。政府可以根据职位缺口、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确定输入外劳的数量,保证本地工人的就业机会不受威胁,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不会下降。提高投资移民门坎,放宽技术移民要求,吸引与留住优秀人才。增加经济屋建设,保证房地产公平合理的交易环境。
“自由行”保证了赌场的客源,博彩业的高回报又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由於政府的公共收入严重依赖博彩业,在政策制定上也会有所倾斜。资金、人力资本等重要生产要素更加重於博彩业,“富者更富”,产生“马太效应”。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均衡会使其它产业的发展更艰难,大量非博彩的中小企业倒闭,“穷者更穷”,产生“挤出效应”。这两种效应综合作用,使得博彩业的龙头地位更加巩固,澳门的产业结构更加失衡,为澳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因此,特区政府应改变单一经济或一业为主的思路。在做强博彩业的同时,应拉长旅遊产业链,如发展会展旅遊、主题旅遊、重视旅遊纪念品的开发,同时还可以发展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和离岸业务等。
另外,“自由行”也使内地资金大量流失到澳门赌场,加重了对国内干部、民众的腐蚀,並由此引发内地一些官员腐败落马,一些私人企业主破产败落,一些工薪阶层债台高筑甚至家破人亡等,官员输的钱往往都是公款,商人参赌的也大都是官商,输掉的都是人民财产,对社会危害性甚大。据有关方面统计,澳门赌场内地赌客佔到93%,每年流失到境外的赌金高达6000亿元。
“自由行”对澳门经济发展是机遇和挑战並存,风险与希望同在。因此,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进澳门经济实现短期飞跃和长期发展的“双赢”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