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带动中医药产业关键是要抓好切入点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科技 中医药产业 切入点
  • 发布时间:2010-09-03 13:35
  适逢粤澳两地锐意联手在横琴建设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之际,就各界谈论的该热门话题,本刊特访问了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兼科大医院院长项平,请他谈谈本澳中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项平院长很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访问。

  中医药业民众基础好

  评价本澳中医药现状,项平院长这样说,澳门发展中医药业,有着很好的民众基础。澳门中药店可谓林立,据说有200余间。随街可见的凉茶铺,也是广东人老少咸宜的保健品,其煲凉茶所用的材料都是中药材。澳门中医药业起源很早,镜湖医院於1841年成立时就是以中医中药服务为主,后日渐式微,至直80年代镜湖医院重新设立中医科诊症、针灸、推拿等中医服务。

  除科大医院、政府卫生中心、镜湖医院、慈善医疗机构外,遍佈澳门大街小巷的中医诊所约有200多间,包括中医内外科、针灸、推拿、跌打等服务。中医从业员有中医生、中医师、针灸师、推拿师等等,逾450人。项平院长透露,据资料调查结果,澳门成年人有95%求诊过中医。可见居民对中医的需求客观存在,故澳门现时医疗状況可说是中西医各有长处,两者互相补充。

  项平院长认为,从澳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虽然起源早,但人才的正规培养比较晚。一直以来,中医药业薪火相传是靠师傅授徒,或是内地中医人才移民来澳。回归后,以廖泽云先生为首的一批有远见的实业家,本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医药的初衷,开办了澳门科技大学,内设四大学科之一———中医药学院,填补了本澳中医正规学院培养中医人才的空白。2006年,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属下的中西医结合的科大医院投入服务,满足了部分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也使中医药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中医人才培养发展快

  “正规人才培养虽然来得比较晚,但在特区政府多年高度重视支持下,加上有社会实业家投入、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及医疗科研机构推动,所培养的中医药人才由质到量上都有了迅速的提高。”项平院长说,科大中医药学院已有6届毕业生,培养了本科毕业生343名,硕士生、博士生共48名,生源分别来自澳门、内地、台湾和香港,当中逾半数为澳门学生。谈及澳门中医药的人才的出路问题,项平欣慰地说,据了解,澳门的学生除了在科大医院、镜湖医院、卫生中心就业,还有的成功拥有私人诊所,或受聘於本澳中医诊所。而外地学生则多数回来源地就业。

  项平鼓励中医专业学生要学好古文,才能读懂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医学著作,还要警惕洋中药、洋中医的挑战。他说,现在约有4000名韩国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中医,有些留学生甚至比中国学生更好学。在某些领域的外国中医产品,如日本生产的中药制药器械———中药颗粒机比中国的质量更好。项平还鼓励学生毕业后,就业目光除了放在澳门、内地就业市场,有条件的还要看得更远,走去国外就业、创业,发扬中华传统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业发展困难多

  项平认为,澳门中医药业发展的现状是:起步晚,发展快,前景好,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如医疗活动面对市场小,中医诊所在各区的分佈稠密,澳门人口基数小,加上毗连珠海,本澳居民有北上治疗的习惯。故各大小中医诊所均面临竞争激烈的局面。

  在人才培养方面,虽可借鉴内地比较成熟的办学、教学经验,但是澳门现行法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如现行澳门境内不能进行尸体解剖教学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所需的动物输入也存在一定限制。他希望将来有关部门能放宽以上有关条例的限制,进而增强中医院校教学需要的便利性,把对教学的影响降至最低。

  项平坦言,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同样起步晚,但胜在支持力度大,特区政府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支持科大的办学;二是科技发展基金的支持,把中医药课题作为重点支持。

  他又透露,科大中医药学院和药物与健康应用研究所,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研究成果,与广州呼吸病研究所联合研究的中医药抗病毒项目———板蓝根的抗病毒原理,苗头很好。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和澳门科技大学的药物与健康应用研究所,早前联合向国家申报,争取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伙伴实验室,如获批,就能上升为国家级别,从而进行国家级别的科研课题研究。项平院长还特别提到,澳门现有20多间制药厂,当中有不少是半成品加工,如实现把优秀的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便能带动经济效益,但目前还存在困难。

  粤澳共拓“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有远见

  粤澳拟共同开发“横琴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长远目的是打造绿色地道中药和名优健康精品的国际中医药交易平台,将中医药产品推向世界。项平院长认为,两地共建“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很有远见,可大力促进本澳中医药事业发展,亦有助于推动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和扩大就业。

  项平由衷地说,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世界各国人民欢迎。两地政府达成的“由广东出地,澳门出资,共同开发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协议,为开发中医药科技产业,带动两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他认为,关键是搞好方案,选好切入点;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应用开发研究可重视,纯基础研究不宜作重点。“有所为”体现在应用开发研究上,抓产品开发研究为主;“有所不为”体现在纯基础研究上,因周期长,花费多,故不做建议。

  针对有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佔总人口约为七成,澳门博彩从业人员高达75%处於慢性疲劳等亚健康状态,这类处於亚健康状态的人士,如不及时调整,会影响身体状況,甚至引发身体疾病,影响工作。他认为,这里隐藏着无限的养生保健市场有待开发。

  项平院长进一步强调,粤澳拟共同开发“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建议以开发保健养生品等为切入点,从经济效益出发,先搞好市场调查,优选“短、平、快”中医药产品,能很快形成经济效益。他又认为,澳门应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内引外联”,充分利用广东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的优势,结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先行先试”的原则发展中医药保健品,既瞄准广阔的内地市场,更应利用澳门独特的地理优势,把中医药产业推向葡语系国家、西方国家以及全世界,一定大有作为,且极具意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