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PK
- 来源:澳门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四城 PK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03 13:33
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我来回奔波於四个城市———在澳门攻读学位,在珠海购房,在深圳一家珠宝公司工作,而户口等则留在厦门。用朋友的话说,我实在非常能“折腾自己”。
四座城市都坐落在改革开放的南中国,其中有三个是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澳门则是回归不久的特别行政区,它们都带了一个“特”字。於城市之间奔走,遊走者轻易地被各种城市印象包围着、冲击着,对城市们就会产生一些特别的感受。
是一代接一代的城市居民塑造了城市,不同愿景的归类造就了城市个性。譬如深圳吧,这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我们永远不必担心它的动力会下降,因为它是由中国内地最想创业发展、最想在经济大潮中跻身致富的人组成的。归类这里的主体市民应该使用绝对的经济指标:富人,穷人,可打工者,想打工而不得的人。
其它分类也可,但这种分类最符合它的市情。深圳自诞生以来就在剧烈的动态之中,可打工者在不断进入这个城市,而已经不能打工的人则陆续被清退出这个城市。这种循环形成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让深圳是一座活力之城的同时也是流动之城,它很适合创业。
这里,我们能看到的是强大市场力量主导下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生不息。它或者也有閒适,也偶尔点缀着一些山水,但那已是其次,竞争、忙碌是深圳的主旋律,人心永远不得閒。内地的人们大都喜欢这里的薪水,但一般不会有归属家园的感觉。对一些在深圳发展的朋友,我们也许会发出这种感叹:哦,你过得真体面,但好像没有找到自己的生活!
论休閒,珠海是一个好地方。那绝妙的海天一色、好山好水不说,光是一条酒吧街的风情,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感受。必得挑一个春江明月夜,你同友人从海边的情侣路漫步而归,路过酒吧街,随心挑了一家坐下,耳边是漫天歌舞,浅吟低唱,眼里是夜色迷离,玉壶光转,心中卻是今夕何夕,时光凝滞。那轻松和曼妙、开阔与精美,不惟这珠三角,就是整个中国,也只有珠海才能做到罢。
所以我非常欣赏珠海一家房地产的广告:倾城之恋。这真是一则非常有穿透力、一下就能击穿人心的魔力广告,它高高地悬挂在离拱北关口不远的地方,牵动着往来珠澳的遊客的目光。是啊,一个人只要他能领悟到珠海的文化魅力,就会感动於这种“倾城之恋”。倾城之恋,最恋是在珠海有一套居所,面临即将兴建的情侣三路和宽阔的前山河,在满天星光的夜空下,你可以在小区花园的雕花座椅上抬头看白云朵朵在天域自南向北翻越而过,心旷神怡心无挂碍而天人和一万籁寂静,美妙已极。珠海这座城,是心灵最好的归属。
但珠海经济实在不够繁荣,这是身在现代经济社会不能不感到遗憾的事情。如果你既要有心之归属地,又要共享经济的繁荣发展,那我会劝说———去厦门吧,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如果与深圳相比,厦门这座城市更适合养老;而遍观南中国从杭州到汕头逾千公里的海岸线,你愣是找不到一座经济上强於厦门的城市,它们或者小了,或者出身草根缺乏大气,於是厦门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它的经济辐射实际上包括了整个福建、赣南、粤西,是中国整个东南部的一个经济龙头。数年之内,厦门还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此外,在厦门你还可以驱车前往集美学村,去鳌园感受陈嘉庚的家国情怀,领略他老人家抗战时“敌未出境谈和者汉奸论处”一纸通电的气壮山河;你也可前往鼓浪屿瞻仰一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塑;在环岛路你也许还可以发现“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和对岸“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巨型标语的戏剧性对峙。厦门,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自身特色的城市。
归结城市特点,如果说珠海象一个温婉的年轻女子,深圳就是一个一心功利的能干小伙,那么,厦门就更像一个明朗的中年人,他身上最不乏阳刚之气了,不论是郑成功、陈嘉庚这类永远的亮点,还是英雄三岛,每年如期举办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都尽现了这座城市的沉雄与阳刚。厦门遗憾的是目前的腹地不够开阔,但龙厦铁路和福厦铁路的动工兴建将更改这一局面,前者连接大京九,后者连通长三角,屆时它们如同厦门张开的双臂,更加有力地拥抱中国飞腾的经济!
在内地,此三城应该数得上是顶级的城市了。但如果你想找到真正幸福的感觉,可能还是要到澳门再看看。
就历史的厚重感而言,国内有不少城市远过於澳门,如北京、西安、泉州等,但它们很少能让人在参观的同时产生轻快和幸运的感觉。而阅读澳门的过程是轻快的,自明际以来,在它史上最严重的一场战争无非是涉及几百人的“连”一级的战争。澳门非常幸运,它非常完整地保存了自身的历史,当你从这个博物馆走到那个博物馆,它们那么小巧、有趣,有異域风情,你会产生“小而完美”的感觉,而不象内地有的博物馆“大而不当”。澳门的地标———大三巴,原来是一座教堂,但一场大火非常恰当地把它烧得只剩下这么一堵精致的墙,犹如断臂的维纳斯,残美带来了联想,它居然就更加让世人瞩目了———多幸运啊你看,澳门长期没有战争,一场大火还成就了一个著名景点!
我觉得:历史宠爱着澳门,这是块有福之地!
幸运之外,澳门是有序的。弹丸之地,鸡肠子一样小的街道,容纳密度如此之大的人流和车流,没有让人产生特别拥挤的感觉。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有序性?要知道,澳门有的街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7万多人啊。毫无疑问我们要认识到葡萄牙在殖民澳门的同时,潛移默化带来了西方的法制和纪律,人人遵守规范这种“社会契约”传承下来,让澳门成为有序的城市。在深圳和厦门,当你虽然在非常宽阔的街道卻因为或官方交通管理不善或驾乘人员素质太低蜂拥抢道不得不面临堵车而举步维艰时,不由得会回想澳门的交通———在交叉口会车时,澳门的司机礼让着,甚至彼此微笑着打个手势。仅凭这一点,深圳和厦门把大楼盖得再高,其现代化的内涵同澳门相比也望尘莫及。是啊,大家都有钱了,买车了,但你有好车有好路走不了啊,效率低下啊。
境内城市固然有诸多的发展和优点,但若论尊重人性,尊重历史,城市整体有一个和谐的发展,我还是愿意投票给澳门!
……
四座城市都坐落在改革开放的南中国,其中有三个是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澳门则是回归不久的特别行政区,它们都带了一个“特”字。於城市之间奔走,遊走者轻易地被各种城市印象包围着、冲击着,对城市们就会产生一些特别的感受。
是一代接一代的城市居民塑造了城市,不同愿景的归类造就了城市个性。譬如深圳吧,这是中国最有活力的城市,我们永远不必担心它的动力会下降,因为它是由中国内地最想创业发展、最想在经济大潮中跻身致富的人组成的。归类这里的主体市民应该使用绝对的经济指标:富人,穷人,可打工者,想打工而不得的人。
其它分类也可,但这种分类最符合它的市情。深圳自诞生以来就在剧烈的动态之中,可打工者在不断进入这个城市,而已经不能打工的人则陆续被清退出这个城市。这种循环形成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让深圳是一座活力之城的同时也是流动之城,它很适合创业。
这里,我们能看到的是强大市场力量主导下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生不息。它或者也有閒适,也偶尔点缀着一些山水,但那已是其次,竞争、忙碌是深圳的主旋律,人心永远不得閒。内地的人们大都喜欢这里的薪水,但一般不会有归属家园的感觉。对一些在深圳发展的朋友,我们也许会发出这种感叹:哦,你过得真体面,但好像没有找到自己的生活!
论休閒,珠海是一个好地方。那绝妙的海天一色、好山好水不说,光是一条酒吧街的风情,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全感受。必得挑一个春江明月夜,你同友人从海边的情侣路漫步而归,路过酒吧街,随心挑了一家坐下,耳边是漫天歌舞,浅吟低唱,眼里是夜色迷离,玉壶光转,心中卻是今夕何夕,时光凝滞。那轻松和曼妙、开阔与精美,不惟这珠三角,就是整个中国,也只有珠海才能做到罢。
所以我非常欣赏珠海一家房地产的广告:倾城之恋。这真是一则非常有穿透力、一下就能击穿人心的魔力广告,它高高地悬挂在离拱北关口不远的地方,牵动着往来珠澳的遊客的目光。是啊,一个人只要他能领悟到珠海的文化魅力,就会感动於这种“倾城之恋”。倾城之恋,最恋是在珠海有一套居所,面临即将兴建的情侣三路和宽阔的前山河,在满天星光的夜空下,你可以在小区花园的雕花座椅上抬头看白云朵朵在天域自南向北翻越而过,心旷神怡心无挂碍而天人和一万籁寂静,美妙已极。珠海这座城,是心灵最好的归属。
但珠海经济实在不够繁荣,这是身在现代经济社会不能不感到遗憾的事情。如果你既要有心之归属地,又要共享经济的繁荣发展,那我会劝说———去厦门吧,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如果与深圳相比,厦门这座城市更适合养老;而遍观南中国从杭州到汕头逾千公里的海岸线,你愣是找不到一座经济上强於厦门的城市,它们或者小了,或者出身草根缺乏大气,於是厦门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它的经济辐射实际上包括了整个福建、赣南、粤西,是中国整个东南部的一个经济龙头。数年之内,厦门还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此外,在厦门你还可以驱车前往集美学村,去鳌园感受陈嘉庚的家国情怀,领略他老人家抗战时“敌未出境谈和者汉奸论处”一纸通电的气壮山河;你也可前往鼓浪屿瞻仰一番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雕塑;在环岛路你也许还可以发现“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和对岸“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巨型标语的戏剧性对峙。厦门,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自身特色的城市。
归结城市特点,如果说珠海象一个温婉的年轻女子,深圳就是一个一心功利的能干小伙,那么,厦门就更像一个明朗的中年人,他身上最不乏阳刚之气了,不论是郑成功、陈嘉庚这类永远的亮点,还是英雄三岛,每年如期举办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都尽现了这座城市的沉雄与阳刚。厦门遗憾的是目前的腹地不够开阔,但龙厦铁路和福厦铁路的动工兴建将更改这一局面,前者连接大京九,后者连通长三角,屆时它们如同厦门张开的双臂,更加有力地拥抱中国飞腾的经济!
在内地,此三城应该数得上是顶级的城市了。但如果你想找到真正幸福的感觉,可能还是要到澳门再看看。
就历史的厚重感而言,国内有不少城市远过於澳门,如北京、西安、泉州等,但它们很少能让人在参观的同时产生轻快和幸运的感觉。而阅读澳门的过程是轻快的,自明际以来,在它史上最严重的一场战争无非是涉及几百人的“连”一级的战争。澳门非常幸运,它非常完整地保存了自身的历史,当你从这个博物馆走到那个博物馆,它们那么小巧、有趣,有異域风情,你会产生“小而完美”的感觉,而不象内地有的博物馆“大而不当”。澳门的地标———大三巴,原来是一座教堂,但一场大火非常恰当地把它烧得只剩下这么一堵精致的墙,犹如断臂的维纳斯,残美带来了联想,它居然就更加让世人瞩目了———多幸运啊你看,澳门长期没有战争,一场大火还成就了一个著名景点!
我觉得:历史宠爱着澳门,这是块有福之地!
幸运之外,澳门是有序的。弹丸之地,鸡肠子一样小的街道,容纳密度如此之大的人流和车流,没有让人产生特别拥挤的感觉。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造就了这种有序性?要知道,澳门有的街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7万多人啊。毫无疑问我们要认识到葡萄牙在殖民澳门的同时,潛移默化带来了西方的法制和纪律,人人遵守规范这种“社会契约”传承下来,让澳门成为有序的城市。在深圳和厦门,当你虽然在非常宽阔的街道卻因为或官方交通管理不善或驾乘人员素质太低蜂拥抢道不得不面临堵车而举步维艰时,不由得会回想澳门的交通———在交叉口会车时,澳门的司机礼让着,甚至彼此微笑着打个手势。仅凭这一点,深圳和厦门把大楼盖得再高,其现代化的内涵同澳门相比也望尘莫及。是啊,大家都有钱了,买车了,但你有好车有好路走不了啊,效率低下啊。
境内城市固然有诸多的发展和优点,但若论尊重人性,尊重历史,城市整体有一个和谐的发展,我还是愿意投票给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