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加州鲈饲料市场扫描:时势皆顺的一场盛宴30品牌扎堆珠三角

广东的加州鲈行业,在经历了去年这样罕见的高鱼价年份之后,在2017年迎来了养殖热情高涨的一年,加上在去年,珠三角地区的生鱼养殖户由于鱼价低迷,出现大面积亏损,经销商也连带受伤,有不少生鱼养殖户在今年转身投入加州鲈行业,对于饲料企业来说,2017年可谓时势皆顺,“只要是有水产料的,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开始做加州鲈料”。

2016年春季的反常天气,导致大量种苗损失、鱼价高企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年。据了解,在去年鱼价最低的时候,也有9元多/斤,按照一般的养殖模式,每斤鱼能够保持2-3元/斤的利润空间,这可以说是“行业十年来罕见的高价位”。而在2017年一开始,鱼价曲线顺势接入每年上半年的价格冲高波段,截止4月19日,8两上商品鱼价格达到14-15元/斤,而从现在到国庆节前,还有半年左右的鱼价上涨期,后市非常具有想象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珠三角地区加州鲈饲料品牌也达到接近30家的规模,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

饲料市场上升期:低辨识度,高利润

为什么今年广东的加州鲈市场,会呈现如此繁荣的形势,总体来看有两大原因:一是高鱼价点燃了养殖热情,养殖户利润空间充分,给饲料企业带来了机会;还有就是经过众多饲料企业几年时间的合力推广,养殖户已经逐渐开始接受饲料,就养殖核心区顺德而言,有90%的养殖户有用饲料。据了解,今年整个珠三角市场的加州鲈料销量或将超过5万吨,同时也将有更多优秀企业的销量迈进万吨大关。

对于加州鲈料这个品种来说,目前毫无疑问处于上升期,但是《农财宝典》记者从业界了解到,实际上有一部分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更多的是看到行业势头起来了,抱着“能赚一把是一把”的想法在浑水摸鱼。就珠三角主要的水产饲料来看,加州鲈料可以说是产品辨识度最低的品种之一,在有使用饲料的90%养殖户中,仅10%左右的人全程使用饲料,绝大部分养殖户都采用饲料加冰鲜的养殖模式,只是根据鱼在不同的生长时期,根据自身经营的需求来决定饲料和冰鲜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技术不过关的产品,就混杂在市场中难以辨明。

加州鲈和生鱼等品种不同,每包饲料产出多少鱼,带来多少效益并不清晰。实际上,对于部分小厂来说,由于设备不匹配、投入资金量有限等原因,仅“低淀粉含量”这一项要求都达不到,甚至还存在用生鱼料换包装当做加州鲈料卖的现象,只是在混杂冰鲜的养殖模式下,看不到效果差异,如果再综合考虑到种苗、水质、天气、病害等因素,饲料系数差异在0.2以内,多数养殖户都不会提出异议。

另一方面,加州鲈料也是目前利润较高的品种,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经销商经销加州鲈料,获利空间大致在800-1000元/吨,包括业务员提成在内的营销费用大致在400-500元/吨,企业获得利润大致为500-700元/吨,其它管理、财务、折旧、运输等费用未算。

目前珠三角大多数企业,加州鲈料年销量都在数千吨水平,具体分摊到每个经销商和业务员,人均数量并不大,这也是其中获利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按照这样的利润空间,除了珠三角本土企业以外,不仅是粤东、粤西地区,即便是外省饲料企业也可以获得生存的空间。

未来或将走向直销时代

在加州鲈最集中的顺德、南海地区,经过多年工商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服务业和人口大量增加,农业用地已经被基本框定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之内。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之内,数十家饲料企业密集开发,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和渠道高度重叠。

《农财宝典》曾经做过分析,经销商同时养鱼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进入,也有不少养殖大户被发展成经销商,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州鲈的饲料直销户比例在不断上升。

以顺德乐从镇的加州鲈养殖集中区劳村为例,那里大约集中了200个左右养殖户,500口塘左右,经销商基本都同时在养鱼,按照30个品牌、每个经销商2-3口塘计算,即60-90口塘是饲料直销模式经营,所占总塘数的比例达到12%-18%。而且市场还存在两方面动因:一是未来,参与竞争的饲料企业可能会继续增加,二是资金充裕的养殖户,宁可自己做经销,也不愿意被经销商赚一笔钱。所以可以预见,未来饲料直销的比例可能还会继续提高。

和超高亩产的生鱼相比,养加州鲈的成本相对较低,按照顺德的主流模式,一般养1亩生鱼的成本约等于养3亩加州鲈,而一直以来,加州鲈的行情走势规律性比较明显,不会像生鱼那样大起大落,所以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加州鲈养殖户,通常都有盈利,几年下来也具备一定的资金积累,从养殖户成为经销商,没有生鱼那么高的门槛,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对低得多。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开发直销户,也是在细分市场上,小型饲料企业对抗大型饲料集团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上规模、水平较高的养殖户来说,技术服务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相反他们更注重饲料产品的性价比,所选饲料的档次也未必是最高,而是最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定制料、专供料等饲料产品或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小型饲企的最后一次机会

近年来,饲料业变革加剧,已经进入快速整合阶段,企业数量不断减少。具体在市场上,大型饲料企业由于在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对小型企业形成了系统性的碾压式格局。可以这样说,凡是在产品辨识度清晰的市场,例如草鱼、罗非鱼、生鱼、海鲈等品种,小型企业几乎不具备任何话语权。特别是以顺德地区为代表的众多小型本土企业,虽然起步较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错失了市场大幅增长的黄金时期,随着行业格局的进一步定型,未来的空间越来越小。

加州鲈料的兴起,可以说是本土小型饲料企业的最后一次机会。产品技术尚未最终成熟,产品效果表达和市场对产品的辨识度不清晰,产品本身又存在较高利润,为小型企业带来了换气的机会。

目前,珠三角市场加州鲈料的主流价格为220-240元/包(40斤装),按照全冰鲜养殖模式,4斤左右冰鲜长1斤鱼换算出来的饲料成本,大约是5.2-6元/斤,再考虑种苗、病害等其它因素,人工配合饲料的成本保持在5.5-6.2元/斤范围内,这也是养殖户最易接受的价位。事实上饲料价格可超过260元/包,最便宜的可以达到170多元一包,同样一包饲料相差80-90元,在这样大的价位差距之中,企业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就加州鲈料单品而言,除了别个企业外,绝大多数不同规模企业,实际上基本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就配方而言,加州鲈料对鱼粉的质量比较讲究,由于保质期和价格波动等因素,除了个别企业外,有相当部分企业不会储备太多高档鱼粉,那么影响加州鲈料的最主要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于各家企业来说都差不多,再加上面对珠三角这样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养殖户本身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随着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加州鲈料的博弈要回归到质量本身。

据记者走访了解到,珠三角地区很多养殖户,并不会对饲料价格太敏感,特别是多年养加州鲈的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现金实力,他们最看重的还是饲料效果,例如饲料系数、肝胆会不会出现问题、夏季高温期间能否加上料等等,而且除了每年的头批出鱼成数外,到了清塘之后,还会仔细评估饲料最终效果。如果小型饲料企业能够抓住机会,花力气经营自身特色,打造差异化优势,未必不能在饲料业整合大潮中,获得一席之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