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4月,浙江省环保厅公布的规定,全省在今年内全面消除劣五类水排放,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也制定行动方案,要在2020年,在全省肉食性鱼类养殖中,把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的使用率提高到50%以上。”随着环保压力逐渐增大,华东冰鲜投喂加州鲈的模式将面临更大压制,同时也为配合饲料的发展提供助力,受此影响,华东的加州鲈行业将面临重要的转型机遇。
4月23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二届中国加州鲈产业发展论坛(华东场)隆重开幕,来自湖州、吴江及周边各地区的300多位养殖户、经销商齐聚,共同商讨加州鲈行业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华东地区是中国第二大加州鲈养殖区,据《农财宝典》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以浙江湖州、江苏吴江为代表,整个华东的养殖面积以达到10万亩规模,商品鱼总产量10多万吨。不过,和华南相比,华东的饲料应用程度仍相对落后,截止2016年,华东市场加州鲈饲料销量6000-7000吨。
“湖州所处的南太湖地区,是浙江大宗淡水鱼、甲鱼、加州鲈养殖最集中的区域,前几年由于环保的要求,已经有大量甲鱼温棚被拆除,由于目前养殖肉食性鱼类仍以冰鲜为主,或许这将成为下一个整治重点。”在此次论坛上,湖州师范学院叶金云研究员提出,虽然目前业界已经开发出多种环保型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但归根结底,还需要从整个养殖模式上做出改变:大力降低冰鲜使用量,推广人工配合饲料。
行业面临重大变革,市场充满了机会。目前华东6000-7000吨规模的饲料市场上,集中了常州海大、浙江东裕、浙江粤海、宁波天邦、杭州海皇、浙江欣欣天恩、广东君有、佛山杰大、广东上上等十多家饲料企业搏杀。就目前现状而言,各企业既面临机遇又面对挑战,好的一面是,经过众多企业的推广,养殖户对饲料的认识度有所提高,外部环保压力、禁渔期延长等因素又在倒逼行业转型;不利的一面是,养殖户的整体观念仍比较陈旧,饲料使用率极低,目前还不到1%,同时,华东以投喂冰鲜为主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以另一主产区吴江为例,冰鲜经营者几乎垄断了从养殖到流通的整个产业链,具有掌控终端养殖户的强大力量。
据了解,华东地区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甚至连基本的幼苗驯食都未能掌握,通常需要花费20多天,而华南地区的养殖户,仅需一周左右时间即可解决。“由于养殖户还不成熟,企业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在技术服务方面花费不少精力,这也是导致饲料难以快速上量的原因之一。”一位饲料企业技术人员提出。
由于养殖户水平不高、对饲料接受程度也很低,造成企业在短期内可开拓的市场空间变得有限,各企业之间有比拼价格的苗头出现。“我们也很矛盾,好不容易教会了客户驯食,结果别的公司过来,说给多少多少优惠,客户马上就被抢走了。”浙江当地一位饲料企业负责人说,加州鲈饲料的利润空间比较高,但由于预付款习惯的存在,华东地区加州鲈饲料的竞争或许比华南还要提前来临。
会议当天,围绕加州鲈种苗、病害防控、饲料投喂、驯食和高温期投料技术,养殖水质管理等方面,共进行了9项主题演讲,论坛还进行了“最受欢迎加州鲈饲料品牌企业”第一批颁奖典礼,常州海大生物饲料有限公司、浙江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浙江东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广东上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五家企业获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