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下滑 50% 以上,部分水产外贸企业或将撑不过 3 个月

  3 月份开始,不少传统水产外贸企业陆续收到客户订单取消、暂停的通知,而有些已经完成的订单被要求延期出货。今年 2 月份,中国商品出口额为 2.04万亿元,同比下降 15.9%,从品类来看,水产品是下降较为明显的一个产业,因为对运输时长、保存方式要求都较为严格。业内人士称,疫情引发的全球水产产业链的问题,现在正在显现。

  有数据显示,今年,有 93% 以上的外贸企业订单环比去年减少,其中超过 55% 企业订单下滑幅度达到 50% 以上。欧美市场是目前的出口重灾区。一些严重依赖出口的水产外贸企业已经撑不住。部分水产出口企业的现金流撑不过 3 个月,这将导致后续企业无法正常运转,面临倒闭。一位青岛水产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在企业支出方面,员工工资的支出占比最大。为了节约现金流,很多企业都在试图通过裁员自救。”

  目前,大部分水产外贸企业除了裁员以缩减成本外。还有很多企业考虑转口内销。出为了扶持疫情下遭受重创的外贸企业,多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提高出口退税率,稳定供应链。

  以宁波市为例,3 月 25 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与拼多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帮扶企业拓订单、稳产能、稳就业以及推动外向型产能转内需市场等目标出台一揽子行动方案。然而,并不是所有外贸企业都能借助这阵东风。比如水产外贸工厂,作为订单受影响最严重的一批企业,在转内销的时候也遇到了需求不足、低价处理的问题。

  一位宁波梭子蟹出口商表示,一方面,因为疫情,水产企业已经失去了整整一个季度,目前国内虽有序复工复产,各大商场也开始营业,但线下市场门店依旧冷清,一些商家积货严重,不得不靠线上直播、微商等渠道低价处理,不仅企业资金回流有限,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产品的市场价格造成一定伤害。另外,经济动荡也会造成需求下降,下半年可能会重点拉动国内需求。

  对于水产出口企业来说,目前也是一个寻找稳定供应链的机会,例如本来一些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是欧洲产品,但现在欧洲运不出货物,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应抓紧时机抢占份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