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财会管理创新研究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高等院校,财会管理,应用创新
  • 发布时间:2021-03-30 17:24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高校财会管理创新措施需要迎合社会发展趋势,通过融合信息技术来提升效率。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和高校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需求难以匹配,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让管理效率提升,并且提升工作的质量,确保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化环境下,高校财会管理工作需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方法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才能贴合整体发展战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各个领域都开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其中高校财会管理工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规避当前财会管理频繁出现的问题,财会管理模式的更新也能让高校的创新发展战略更好的落实,提升财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信息化模式实施过程中需要建构基本的互动机制并且针对传统模式下的问题进行科学措施的指定,全面实现管理创新才能确保财会管理工作的升级,为高校更好的服务。

  一、信息化环境对于财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提升财会资料完整性和准确性

  高校财会管理过程中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涉及到高校发展的信息数据,传统模式下人工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而且工作效率很难提升。高校的财会信息量是比较大的,而且信息周期性比较长,财会管理人员需要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之后才能进行相关决策。想要保证科学决策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完整的财会资料进行收集,高校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信息本身的特点让传统人工无法担负保证信息完整性的责任。信息化环境可以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助财会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处理。高校财会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比较强,一个环节对整体财务管理工作都有影响,如果信息出现错误或者遗漏,后续的分析管理以及决策工作都会受到影响。信息技术经过优化之后可以减轻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并且有效提升其工作质量。计算机系统经过科学研究和优化之后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非常小,而且可以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保障后续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让财会管理工作体系更规范

  目前的高校财会管理体系比较混乱,大部分财会人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工作量比较大的前提下财会管理人员没有科学的工作方法,缺乏规范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信息化环境可以帮助财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并且根据对目前高校财会管理情况的分析来制定出约束力较强的管理制度,确保财会管理人员有更加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更加合理的工作方法。信息化背景让高校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了优化,而且工作人员的工作梳理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得到纠正和改善,避免信息失真或者重要资料丢失等事件发生,这是保障高校财会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财会管理融合信息技术创新遇到的问题

  (一)财会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不达标

  目前高校财会管理工作和学校的整体经营以及相关建设工作有很大关联,但是高校领导层对财会管理工作并没有较高的重视度,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扩大学校规模工作上。信息技术涌现之后,部分高校领导对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理解层面比较浅显,简单的引进信息管理软件之后就对财会管理工作没有后续的支持和关心。对高校财会管理制度、技术体系以及专业人员培训等工作没有一个衔接过程,这样的重视程度难以实现资金管理目标以及高校未来的发展目标。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各个工作环节的配合也难以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最终的效果就是软件引用耗费大量资金,后续人力、制度以及技术资源没有获得支持导致前期资金浪费,高校财会管理工作依旧停留在传统模式下的状态。信息系统在高校财会管理体系中没有完全发挥效用,对简单的资金项目进行管理难以减轻财会工作人员的压力,具体的规划分析以及决策功能在高校不重视的前提下无法被挖掘,财会管理人员面对大量的数据以及信息依旧需要分析决策。

  (二)预算以及资金管理项目功能不够完善

  信息系统对高校财会管理工作来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高校对预算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项目并没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财会管理工作的传统模式中也只包括上报财会部门预算以及高校内部预算等内容。缺少完善的预算内容,信息系统难以发挥更大的效用,而且传统人工模式对预算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不同项目的预算采用的都是一种方式,各种预算之间存在的范围以及时间上的差异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分析。这种预算方式导致预算数据不够准确,而且资金效益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也会受到阻碍,资金效益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只有上一年的数据作为参考评价内容也会缺乏科学性,高校未来财会管理工作目标难以实现。

  (三)财会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缺乏保障

  财会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应用时间较短,具体的工作细节和安全工作依旧缺乏保障。财会工作本身具备一定的严谨性,相关数据信息如果不能得到保护很容易让高校蒙受经济损失,财会管理工作也会陷入僵局。目前信息化环境需要专业人才进行操作,但是大部分财会管理人员都只具备基本的财会核算监督工作,对信息技术的操作程序不够熟悉,这样的前提导致信息化环境的优势被削弱,部分财会信息数据安全性也受到了威胁。信息技术和财会管理工作结合过程中,高校没有建立网络安全保护机制也会导致财会信息数据泄露,整体管理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针对当前财会管理现状的解决措施

  (一)健全财会管理相关制度

  高校财会管理工作需要得到领导层的重视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其中改革相关制度是一个主要表现。财会管理工作的性质比较特殊,需要更严谨的管理制度来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才能保证整体管理水平,并且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和高校财会管理工作更加契合。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需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影响财会管理工作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保信息化环境可以让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得到优化。高校财会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比较低,想要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化的规章制度来对信息系统进行适当的制约,让财务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根据最新的信息应用情况来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引导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财会管理的具体流程进行熟悉,并且根据高校财会工作的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更新。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根据实际运作情况调配监管人员进行监督,确保信息系统可以正常工作之后再正常使用,财会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系统达到预期工作目标。

  (二)完善高校财会管理工作内容

  财会管理工作在信息化系统的辅助下可以提升效率和质量,但是目前信息化系统涵盖的内容难以满足高校的财务需求,需要对管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进行处理,让信息化系统更加全面完整才能保证工作效率稳步提升。当前财务互动机制也需要变更,从财会信息管理现状出发,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分析确立近期的管理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帮助高校财会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创新。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沟通,让各个工作部门不断配合才能保证被遗漏的内容尽快被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目前的预算管理以及资金管理等问题都需要解决,想要实现科学规划管理首先要对预算方法进行完善,不同的预算项目要用不同的方式,确保后续的数据准确无误才能让未来建设项目有更好的发展,财会工作进行资金效益评价过程中需要和其他部门积极合作,强调资金效益的重要性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数据,进而对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处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才能满足高校不断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互动机制和对具体项目的完善是财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也是管理体系完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高校目前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难以为财会管理工作提供更广阔的的空间,领导层和管理层都要对财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信息数据完整管理的具体规则,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不断完善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空间会被无限扩大,涵盖的内容也会更加广泛,财会管理人员对风险问题的处理方法也会更加科学,为信息技术应用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网络安全机制,培养财会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

  首先需要在系统操控过程中应用加密技术、安全授权技术等可以提升系统安全性的技术,利用科技来维护系统运作空间的安全。其次就是对黑客攻击等恶意篡改或者窃取信息的行为进行制约,利用杀毒软件或者防火墙技术来帮助高校财会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安全性能。最后就是利用网络监控平台对系统的运行以及信息交换或者处理等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相关工作的安全开展。信息化系统需要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所以高校需要积极培养信息人才,对现有的财会管理人才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校方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加入先进管理意识课程,确保财会管理人员在利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高校的管理需求有所了解,并且对自身的管理技能进行适当的提升。

  四、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会管理创新的手段更丰富,财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高校发展过程中对财会管理工作的需求比较多,而且工作本身的性质比较严谨对各项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都有严格要求,人工负责的工作环节很容易出现纰漏,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避免人为错误的出现,而且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结合人工自身的管理思想,财会管理模式会更加先进。高校财会管理工作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细节,从制度到信息化体系建立以及相关保障措施都要完善,这样才能积极为高校发展战略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盛海.信息化视野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会计,2019,(08):70-7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