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小学,数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21-04-20 18:57

  真正的高质量教学并非是依靠填鸭式教学获得的,需要的是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巧与方法。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和加强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先学重视程度就越来越高,并把增强学生课前预习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预习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和推广应用的,通过对预学单进行设计,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将学习的内容,并完成初步练习,为高校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与应用预学单,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先学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优化学生的数学实践体验,降低教师的教学速度。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要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拥有自主权,尤其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累积必要的经验和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当中,为了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优越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把预学单作为指导鼓励学生在正确方向和目标的指引之下,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为学生深层次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数学教师要积极提高预学单设计的质量,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合理化应用,让学生能够在预习单指导之下找准学习方向,提高预学质量。

  1 预习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对于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既老又新的方式,这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遇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预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整体效果。在数学预习当中,如果选用的预习方法非常单一,缺少必要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话,会让学生在预习时无法获得良好指导,更不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先学先做的独特价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预学单设计应用进入到了教师的视野,也成为了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预习学习模式。在对预习单应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从对学生的好处方面来说,预习单的设计和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预习单的辅助之下,可以在数学学习当中最大化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彻底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模式,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独特乐趣。学生在预习当中会因为预习单的指导而拥有明确的方向,主动解决自主学习当中的问题,满足自身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从对教师教学的好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预习单进行精心设计与安排,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强教师分析研究教材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准确科学确定教学任务的能力水平,将会极大程度上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化落实。在针对预习任务实施定性与定量安排时,教师可以不断发展与锻炼自身的分层指导能力,细化知识生成过程,让教师能够在综合提高自身学水平的过程中带给学生更大的帮助与支持。由此可见,预习单的设计和应用是优化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有效策略,需要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并在课程实践当中进行巧妙应用。

  2 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单设计的方法

  2.1 准确确定预习目标

  预习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是推动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做法,但是要真正发挥预习单的积极作用,必须要从制作高质量的预习单开始。教师需要在预习单的设计方面把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使得预习单能够真正为课程教学带来必要的便利和支持。在预习单设计方面,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预习目标,从而在目标的导向之下设计相应的预习内容。预习单要在数学教学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学生的心只学习与复习巩固当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要求,掌握不同年级数学预习的目标。也就是说预习单除了要涉及课程重难点之外,还必须联系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学习水平。在预习目标的设计方面,教师先要对学生群体进行综合调研,了解学生学情,同时注意对教学大纲要求和标准进行研究,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出预习目标。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教师先要认识到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于是教师先要在预习环节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价值,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建立针对长度单位的正确认识。在本科目标的导向下,教师可以设计出下面的预习单: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存在哪些长度单位,你可以举出具体的案例吗?你可以发现长度单位间存在的规律吗?请你试着实践操作并测量出桌椅的高度以及长度,说一说自己的测量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

  2.2 优化安排预习内容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给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指导,也为教师对预习单内容进行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安排时,必须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激励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和应用数学在预习当中加强操作,创新思考,建立起初步的生活应用意识。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设计的预习内容要有多方面的价值指向,尤其是要让学生通过预习内容主动探究生活和数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领略数学学科的价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图形变换时,教师需要通过预习单的安排让学生真正充分参与活动探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于对称与旋转的基础之上,基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进行设置的。于是小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观察、推理、想象等方法,通过独立探究的方式得到相应的数学结论。于是在预习单的设计环节,教师需要做好时间安排,恰当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究时间与空间,避免用教师的演示或少部分学生的参与替代所有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2.3 丰富创新预习形式

  审视以往的小学数学预习模式,教师的整体安排非常单一,往往是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进行预习,导致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预习就是反复阅读数学教材,读懂教材就算是掌握了数学知识。这样的做法导致预习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要求。于是教师需要对预习单进行合理化设计,并最大化丰富预习单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完成预习任务,让学生在新颖独特的预习活动当中提高综合学习质量。在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特征和认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与把握后发现,可以设置以下几种学生喜闻乐见的预习单形式:一是在教材辅助之下查找其他相关资料,让学生在预习的引导之下,学会查找和筛选研究资料的方法。二是设计调查访谈的预习单形式,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和采访讨论等方法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是设计以实践操作为主的预习单,鼓励学生用实际操作和创新研究的方法完成预习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3 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单的应用策略

  3.1 应用预习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在教学当中对症下药,调整教学方案,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调整和改进机会。预习单的应用就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而全面把握学情,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打下基础。比如在时分秒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以下预习单:(1)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会有哪些情形运用到时分秒这样的单位,请列出生活案例。(2)利用手机计时器计时,知道走20米要花费多少时间?可以与父母比赛,看谁走完20米花费的时间更短。(3)时针、分针和秒针从1走到3所经过的时间分别是多少?(4)请在下面的习题当中填上恰当的单位。小亮走了10步,总共用了7();我们的课间休息时间是15();上午总共的上课时间是4()。在对学生完成预习单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不少学生会把秒与分混淆开来,他的单位则掌握比较扎实。于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案,增加针对于分和秒的练习,让学生对这两个单位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2 应用预习单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培养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而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知识分析与应用能力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完成预习单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思考和综合研究,于是会调动自己的思维,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思维发展和拓展。所以教师要注意在数学教学当中灵活运用预习单提高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并发现学生在思维发展当中存在的缺陷。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教师设计出以下预习单:(1)对以下算式进行对比,并说出哪些在计算时前进了一位,哪些没有向前进一位。14+49、46-41、55+28、33+62(2)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在下面的括号当中添上数字,你可以从中发现怎样的规律。34+54=()8 ;49+32=()1;46+26=7();67+23=()0(3)已知有两个两位数的总和是80,大家知道这两个数是多少吗?有多少种答案?这样的预习单安排除了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因为预习单在内容设置方面考察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因此可以成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说一说自己通过完成预习单获得的思维启发,鼓励学生弥补自身在思维方面存在的疏漏。

  3.3 应用预习单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在预习单模式的推广应用当中,除了让学生个体进行自主预习之外,还可以扩展思路,鼓励学生合作完成综合性强的预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大幅度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对合作魅力与价值的认识,进而给进一步的数学教学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毫米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预习单:(1)如果要想测量出长度短于一厘米的物体,我们要用到哪些单位?是否可在刻度尺上找到这样的单位?请你和小组其他成员共同测量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和一个练习本的厚度。(2)请和小组成员合作共同找一找生活当中有哪些物品要比一厘米短。这样的预习单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预习单应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预习单,并通过课前先学的方式初步掌握所学内容,累积学习经验,提高进一步学习的针对性。预习单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有着很强的指引与导向作用,既能够为学生发挥自主能力和强化主体精神创造良好条件,也可以为生动和谐数学课堂的建构打好基础。教师在对预学单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并适当增加思维含量,让学生在预习当中拥有方向和方法指导,改变学生以往不良的数学学习状态。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