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浪潮中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创新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园,文化,建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20 19:07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背景下,建设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普通高中校园文化是社会发展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数字校园能够提供丰富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在数字校园视角下提升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品味主要创新在三个方面:数字化学习刊物是新方向; 微信公众号平台是新智慧;校园景观数字化是新追求。
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召开,近300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门机构、科研单位、数字经济企业代表汇聚一堂,为中国为世界献上了一场“数字”盛宴。2019年5月5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如期在福州市拉开帷幕,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第二届展览会从5月5日持续至5月9日,有来自国内外421家单位前来参展。展会核心面积达到5.6万平米,容纳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社会、数字生活等七大展区,相较于2018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展览会4万平方米、四个展区、两个成果发布区,实现了规模、质量上的整体提升。连续两届数字中国展会的举办,标志着社会的智慧化和生活的数字化加快脚步来到我们老百姓身边。
数字校园也必将顺应这一潮流成为时尚,我觉得探讨数字校园视角下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有了必要性和迫切性。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会因社会存在的影响而变化发展,建设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普通高中校园文化是社会发展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一场跨时空的教育信息化革命已经来临。以生动、便捷、域宽、效高为特征的数字信息化技术,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渠道、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数字校园对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都产生着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思考。
1 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基本认识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内涵深邃,外延宽广的概念,既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别。
“校园文化”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198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九届学生代表大会,在会上提出了“校园文化”概念。校园文化是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
普通高中校园文化是高中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及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的总和。普通高中校园文化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是一种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群体文化,一般表现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标准、师生员工基本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等。对学校办学方向的确立、师生员工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对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普通高中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独特文化形态,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区域性、时限性、流动性和继承性。
2 数字校园及其对学校文化建设重要性
数字校园能够提供丰富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力。数字校园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管理信息等各类教学资源,使其得到充分优化利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校园对于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并迫切。
数字校园视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一是学校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理念逐渐发生着变化,数字校园可对普通高中进行全方位的覆盖,不仅仅对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二是学校提升学生素养和学识水平的需要。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当中,信息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教育来说,信息化教育为了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促使高中生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互适应,从而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学校强化管理功能的需要。在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当中,数字校园也发挥着优势,以往的高中教育在管理当中无疑是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一旦数字校园覆盖后,管理可以更加信息化和自动化,学生信息的收集不再变得困难重重,从而有利于学校资源的整合。
3 数字化学习刊物是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新方向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介时代的产物——数字化学习刊物出现了,它以生动、便捷、域宽、效高的现代技术,迅速深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普通高中也不例外。数字化学习刊物出现后,普通高中校园文化的内容、形式随之发生变化并赋予新的内涵,展现着文化精神的实质。
1)数字化学习刊物促进了普高校园文化特色性建设。数字化学习刊物的不断刷新和变换,犹如一座传播文化的桥梁,它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校际间校园文化的交叉、融合成为可能,数字化学习刊物越来越成为高中学校师生参与、了解校园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
2)数字化学习刊物更新着普通高中校园师生的观念。一是数字化学习刊物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使普高学校的师生大开眼界,不仅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而且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理念。二是数字化学习刊物的高科技特点及跳跃性思维模式,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校学生的思维日益活跃,综合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三是数字化学习刊物的交互功能,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数字化学习刊物的发展,为高中生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外学习空间,学什么、怎样学、什么时间学以及在何处学等,都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和选择。
3)数字化学习刊物丰富了学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传统的思想教育一般通过课堂、讲座、会议、录像等途径来实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因而效果甚微。数字化学习刊物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开辟了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首先,号称海量储存的数字化学习刊物,承载了大量生动丰富的思想教育信息。其次,数字化学习刊物在传播方式上的交互性,使简单枯燥的政治思想教育越来越具有形式多样、迅速及时、交互自由等优势。第三,数字化学习刊物的多媒体属性,把思想教育的信息内容、心理情感,通过妙趣横生的阅读情形和丰富多彩的动画设计等手段,给以形象具体地展现,使思想教育中的大道理变得生动活泼。对高中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改变学生思想教育被动状态,提高教育效果。
4 微信公众号平台是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新智慧
微信公众号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功能基础上新增的模块,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以借此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沟通与互动。微信公众号是一个致力于创造良好用户体验的自媒体平台,具有操作便捷、形式丰富、交流高效、推送精准、个性化服务等特点。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出现使得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更丰富,更形象,更便捷。学校借助微信公众号向师生、家长、社会等全面展示学校品牌形象,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了解监督学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师生既能借助微信或微信公众号实现学习、生活上的信息交流,也能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家长则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关注、查询孩子的在校动态,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
微信公众号平台主要在“管理、服务、学习、沟通”等方面体现出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新智慧。
1)管理智慧。将微信公众号引入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方式创新,达成智慧管理。学校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各类校务管理平台从 PC 端转换到微信移动端,以此促进学校综合管理与微信公众号的智慧融合。
2)学习智慧。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智慧学习,可实现师生泛在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愿景。泛在化学习强调‚借助各种信息化网络和手段,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人提供获取教学资源,享受学习服务的学习过程。微信公众号以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为载体,移动化、泛在化优势明显。通过资源整合,可将各种教育资源(如微课、教案、课件等)集中到微信公众号学习模块,教师可随时对教学和日常管理进行操作,学生可随时观看教学视频、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互评、互动交流等。借助微信师生个性化帐号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设计,将每一个教师、学生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为其分配微信公众号个人帐号,以此形成个人档案,最终达成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3)服务智慧。智慧服务是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又一个强大功能。学校以服务师生为基本原则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师生打造一个方便快捷、满意度高、体验感良好的掌上校园,比如使用微信校园资讯服务和微信办公服务等功能。
4)沟通智慧。“互联网+”时代,构建良好的家校互动必然对数字化沟通有较高要求。使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家校沟通,有利于构建家校之间的强关系,能够较好破除传统家校合作沟通不畅、效果不佳的情况,达成智慧家校的理想状态。家长只需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随地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时的学习、生活情况等。微信公众号平台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智慧,有力地弥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理念缺乏方法落后的短板。
5 校园景观数字化是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新追求
数字景观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吸收了许多相关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成果。其运用各种数字显示技术、3D技术,结合传统的园艺、雕塑、水景、照明等手法,集合文字、图像、影像、声音、气味、灯光以及各种交互行为等、形成一个可控制的景观空间,创造出超越传统的新型景观。
科学技术推动校园景观的发展,传统的校园空间规划已然不能满足师生对高品质的教育环境的需求。传统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校园人文特质,实现校园景观的特有性、多样性和舒适性的环境需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新技术的加速更新,景观设计师们开始不断研究挖掘和探索与园林景观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的应用技术,“数字景观”渐成风尚。园林景观的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和精准,实现了人和自然生态互感、互知、互动。普通高中的校园面积一般都比较大,功能分区布局规范,很多学校都在创建绿色校园、园林式校园等,打造出很多的精美独特的校园景观。在建设智慧校园的热潮中,校园景观数字化成为了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追求。
校园数字景观是具有与教育联系的现代园林景观,校园数字景观不仅是实施教育的场所,也是学校的形象标志。景观数字化的校园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品味、体现人文历史精神、陶冶人们的性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等,而且对人们的学习、交流、娱乐和休闲活动产生正能量的传递。景观规划设计师和建造师愈来愈青睐校园数字景观的设计和塑造。景观数字化的校园就像一座花园城市,囊括了丰富的内涵,诸如图书馆、教室、宿舍、体育馆、餐厅、道路和广场等建筑物,而这些建筑物之间,又通过花木、水草、湖泊、雕塑、标牌、回廊、励志标牌等点缀,使其浑然一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十四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