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践行尊重教育理念的路径研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小学德育,尊重教育理念,践行路径
  • 发布时间:2021-06-30 14:40

  摘要:德育是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较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一门学科。尊重教育理念是最近的一个创新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以小学生为德育的根本,充分尊重小学生在德育中的作用。本文从尊重教育理念入手,探究小学德育践行尊重教育理念的路径。

  引言: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一直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导基础知识的同时,需要注重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教师需要对小学生教学的初级阶段的过程,充分贯彻尊重教育理念,以帮助教师的小学德育工作的推行。而本文将从尊重教育理念的角度,探究教师德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小学生,发挥小学生在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

  一、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教学理念

  每个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选择同一种教育理念,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将相同个性类型的学生,组成一个相同个性的小组,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节省教师教学精力。教师在德育过程,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可以将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引导,从而使教师达到最优的德育效果。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一些生活的小事上,不断尊重、鼓励学生,给予学生信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自信的性格。

  例如,教师为了可以高效精准地识别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问题回答的测试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回答与回应,判断与预测学生的性格,从而高效地得出全体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将不同的教学理念融入在对学生的德育引导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个知识答题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举手答题。答题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个积分,根据积分排名将学生的成绩分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教师可以将积分排名对应的奖品设置为吸引学生兴趣的奖品,例如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偶、好看的写字本、可爱的钥匙链等。在奖品的催动下,教师可以鼓励腼腆的学生积极抢答,帮助学生通过答题活动增强勇气与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做事冲动的学生,通过冲动抢答没有得分的经历,学会稳重与三思而后行的道理。教师通过这个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引导了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也从这个活动中得到了相应的道德教育。

  二、结合家庭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德育由于是属于道德教育,并非传授基础知识的教育,所以教师并非完全使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创新道德育人模式,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将小学德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无论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或者是家庭教育中,小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对日常的道德教育与对家庭道德教育的要求都需要充分发挥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将尊重教育理念贯彻到学校道德教育与家庭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吸引小学生兴趣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及一些日常的德育教学游戏,帮助小学生将德育观念贯彻与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学校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家长座谈会,教师可以将全班的家长聚集在一起,探讨哪些活动可以帮助家长在家庭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同时又不是传统的说教形式的教育。传统说教形式的道德教育非常令小学生反感,而创新型的道德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小学生,并且需要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以及加深活动感受。这里着重探究家庭道德教育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座谈会动员家长,开展家庭道德教育活动,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开展一些有趣兼有教育意义的家庭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个思路,让家长可以开展一个与道德教育有关的讲故事活动比赛,父母一方做选手,一方做评委,以谁讲的故事更能打动人为标准,以比赛输赢为动力,鼓励与引导小学生参与,并提高小学生得到的思想道德认识与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小学生的自信心。

  三、构建尊重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系

  教师通过各种道德教育活动,其实都是为了影响小学生的道德观念。而小学生不仅应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而且应该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既然是道德实践能力,那么实践主体一定是小学生本身,所以教师在小学德育实践中,需要充分践行尊重教育理念,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构建尊重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实践能力。毕竟,小学生只有付出实践,才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一些观念的重要性与艰苦性。例如,如果不是去过沙漠,感受到沙漠环境的艰苦,小学生怎么会明白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更不会主动去植树。或者是小学生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但因为没有很深的感受,所以更不会主动去植树。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阶段就对小学生开展一些德育实践活动,然后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并主动培养一些德育实践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投票,选择植树与捡垃圾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在城市边缘捡城市垃圾,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垃圾以及垃圾分类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良好习惯,并让学生在家庭中也告诉家长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以及定期会去公园之类的地方捡垃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实践能力。还有教师可以在适合植树的季节,带领学生去植被稀疏的地方植树。教师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实践习惯,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可结合构建尊重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系、结合家庭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等策略,组织开张各类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魏星, 张春海. 幸福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以延安地区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 000(002):120-124.

  [2]王晓伟. 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德育教学的相关研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09):P.38-38.

  [3]冯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及路径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25):P.1-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