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相互融合探讨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特殊教育,德育,融合策略
  • 发布时间:2021-06-30 14:54

  摘要:特殊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其为特殊人群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将对特殊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相互融合策略。

  特殊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受到了重视。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必须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融合过程中,学校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全面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1.1 德育体系不完善

  受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对象特殊性的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教师需要根据需学生的情况设计针对性的德育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1]。但在实际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对德育知识的把握不足,没有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使得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够有效,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还限制了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效融合。

  1.2 德育实践活动不足

  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德育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对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使得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足。在德育实践互动开展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中对学生德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使得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浅层阶段,导致德育工作在学生之间的渗透不足,影响了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

  2.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融合策略

  2.1 课堂教学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形式,其对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德育渗透能够促进德育和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2]。特殊教育学校所面对的教学对象较为特殊,特殊学校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限制。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现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初步完成德育与教学工作的融合。首先,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开展目标进行把握,明确课堂渗透德育的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目标,使得德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方向一致。其次,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合理选择德育内容进行融入,构建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实际的教学情况,并综合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构建具有可实施性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2.2 德育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特殊教育学校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其通过有组织和计划教学活动的开展训练特殊学生群体的知觉和行为,锻炼特殊学生群体的智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需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教学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有目的性地开展德育教研活动,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同时促进教师德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教师需要针对德育教育开展的教研活动,通过对德育教育目标和内涵的深刻把握,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评估体系,通过对德育教育的评估对德育教育体系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特殊性构建符合学生情况的德育教育方式,使得德育教育能够符合特殊教育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教学的理念和研究课题,设计符合学情的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德育在学生中的高度渗透。

  2.3 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知识有效渗透的重要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3]。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和教学工作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首先,教师需要以德育教育为核心,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全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行为,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其次,教师需要在互动中注重对学生德育思维的培养,有针对性的设计德育思维训练活动,并融入一定的趣味性,提高需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德育思维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使得德育训练活动的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思维活动中。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和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积极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德育资源,拓展德育教育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融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研活动和德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实现德育与教学工作的融合,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

  参考文献:

  [1]刘丽君.浅析德育在特殊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融合[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000,(S01):84-85.

  [2]李超.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20,000,(004):90.

  [3]刘学玲.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704,(09):183-18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