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其形成的文化系统框架中,同样包含着对于推动后人自身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而德育作为小学整体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极其渗透研究进行简要分析。
引言
社会的进步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在此基础上,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社会公众的整体的道德素质水平,国家开始逐步重视起对于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而小学作为学生人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是学生自身各项基础思维开始形成的主要时期,学生对于新鲜的教学内容也能较好的接受,因此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整体小学教育系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作为小学生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其不但能够帮助当前的小学生认识到素质水平高低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的渗透意义来讲,首先,能够更好的丰富当前的德育教学内容。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都是借助相应的教学内容来侧面影响学生自身的德育体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对德育内容丧失信心,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产生德育内容对自身发展起不到关键性作用的思想,从而开始抵触甚至是拒绝对于德育教学内容的摄入,这对学生自身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阻碍。而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来完成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利用传统的游戏小故事和文化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鲜有趣的教学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新颖教学方式的运用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主动参与到德育内容学习过程中,从而完成对于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课堂自主性的原则。其次,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更好的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大环境对于公众自身的精神文明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文化当中存在着较为丰富且优秀的文化底蕴,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熏陶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从而让学生的发展符合当前社会大环境的需要。
二、强化在相关德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体现
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但对于学生自身的德育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相关德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在以往和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班主任往往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利用相关的备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这种教学模式一直延续至今,虽然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准学习大方向,推动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发展,但是久而久之,在这种枯燥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下,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先对自身的角色完成转变,从原先的课堂主导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课堂学习习惯,让学生适应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角色完成向主动学习角色的变化,逐渐转向课堂的主动学习地位,从而更好的展示自己。在此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也要针对这一特点依据学生不同的表现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师也需要利用好相关专业德育教学课程,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渗透。
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教学阶段教师用来开展德育教育和提升学生自身道德文化素养水平的主要途径,而在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相关内容中,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展示古汉字“德”的写法发展以及背景含义,而从“德”字中,能够更好的联想到“道德”这个词语,最初的含义就是教育学生要走正道,不要误入歧途,此时,教师可以引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曹操-削发代刑”等真实的历史任务来影响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三、利用校园和课堂环境渗透传统文化以此完成德育教学
学习氛围是保证学生能够平稳进行学习和顺利接受相关知识的关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其自身的各项基础能力尚且处于发育阶段,如果长期处于不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中,极其容易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明几千年发展遗留下来的精粹,是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将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营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也能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和学校首先就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积极开展各项德育教育工作和传统文化渗透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奠定基础。
例如,孝道文化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积极地影响。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立“孝道故事宣传栏”,将收录到的古今典型的孝道故事进行班级展示,从而强化学生对于孝道知识的认识;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身边或者听过、遇过的孝道故事,然后定期在德育课堂中开展“孝道故事会”环节,组织学生对自身收集到的孝道故事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促进对于学生孝道教育的宣传。
总结:总之,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关键,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多样化的渗透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完成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君宝.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2021(04):86-87.
[2]杨福宽.高中德育中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华夏教师,2020(08):81-82.
[3] 朱静. 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 才智,2019(36):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