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高中物理,提问能力,实践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9-03 21:31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深化,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加强物理知识的探索性和延伸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不断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水平。

  前 言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对于学生的培养要全面化,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探究问题的根源,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有效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丰富学生的提问方式和思考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同时,在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一、设置讨论环节,培养提问的意识

  意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条件,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先要建立一定的提问意识,才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模式。第一,教师要根据课本教材内容,将知识点进行剖析和分解,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将整个课堂时间分配为多个教学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设置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调动起活跃的思维模式,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自主地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1]。第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好方向引导,尽量不要偏离知识主体,保证学习的准确性。同时,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肯定,树立学生在今后学习中越来越多地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信心,归纳出在学习中提问的技巧,从而培养良好的提问能力。比如,在“重力”的物理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出知识难点和重点,进而针对每一教学环节,设置相关的讨论主题,让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什么是重力原理?”、“势能和动能的转化与重力有什么吗关系?”、“重力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学生在对各个问题的讨论中,对于“重力”相关的问题有了探索和研究,同时提出了更多的延伸性问题,互相讨论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在互动中对教师设置的问题做出解答,收获学习的满足感,意识到了提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后的学习中养成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

  二、创设问题情境,凸显学生主体性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教师的引导角色,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新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提问更多地交到学生的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点[2]。比如,在“光的折射”一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在互动探讨中增强提问式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个课题的问题情境设置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者现象,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构造基本的情境设计,以生活中的捕鱼场景为例,让学生思考:“怎么样可以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观察鱼的动向,然后又快又准的抓到鱼?”这样的问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在思考与探讨中会更加的积极。通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给出各种不同的答案,教师通过总结慢慢引向“光的折射”相关知识点上,加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既保证了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又提升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主动思考的学习能力。

  三、增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主体是学生,引导者是教师,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问题设计和课堂教学质量把控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大纲对教学内容做出优化设计,设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问题设置的辅助,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物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知识点难于理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的现象,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融入一些提问技巧,为学生精心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创新多样性的互动形式,注意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效率,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进而提出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敢说,敢问,敢交流,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问能力[3]。此外,教师在提问互动环节中,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互动形式进行更为立体性、直观性、多元化的呈现,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创设丰富的线上互动版块,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如,在“安培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明确了本课掌握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带领学生观看有趣的安培力实验,一边实验一边提出问题,既有了师生了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实验场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再将实验带入到课堂上,不断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提升思维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需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提出问题,与教师和同学加强沟通交流,从而不断实现物理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不断创新探索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语言沟通能力、思维创造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会轻.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物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 科技视界,2022(08):146-148.

  [2]  徐超. 论如何优化提问方法、构建高效物理课堂[J]. 才智,2020(12):45.

  [3]  侯丽梅. 如何加强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提问能力[J]. 华夏教师,2019(09):31.

  作者简介:郭帅军(1980.12-),男,河南平顶山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