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16 13:26
摘 要: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程不仅是学生认识、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也可以将传统文化植入学生心中,使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有更好的传承。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在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合理的设计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实施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引 言
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立德树人,在统编本教材当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增加了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学习篇目,这也从侧面看出国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视。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当中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自信基本上来自教材中,如何让他们认识到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重中之重。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于人们的思想引领和人格修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蕴含在语文教材当中,每一则传统文化故事、古诗词都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包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瑰宝。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能够让学生更加身深刻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生的思维和骨子里,成为小学生一生的文化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是学生对于这个未知世界的正确认识,而价值观是学生对世界的看法,人生观是学生对自身的人生发展的认知和自我的认知。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当中,具备这三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善意认识,有利于他们不断地战胜困难、抵制不良的风气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有效渗透策略
1. 立足小学语文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学习资源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还是要更加立足于语文教材,从语文教材当中挖掘符合学生认知需求以及传统文化渗透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在统编本的语文教材当中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在古诗词当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从而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夯实小学生的古诗基础,而且还能够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比如,笔者在教学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王安石《元日》时,对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包含的我国的节日传统,我们不仅仅需要让学生记住诗句,还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明白: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而春联当中是一些美好的寓意和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一脉相承的重要思想。同时,通过教师对于这首古诗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加深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2. 立足语文活动,拓展传统文化学习内容
传统文化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话题,如果仅仅是立足于我们的语文教材来加以传承,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语文科目的学习本身就是厚积薄发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立足于语文教材挖掘资源,更要立足于教材进行课外传统文化资源的延伸和渗透,通过设计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小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以统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为例,全诗共七行,每行包括两句,诗歌的内容浅显易懂,描绘了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美好情景。而且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再加上课文配有的插图,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中的传统文化。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课文、看插图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审美情趣?帮助在设计中安排学生收集反映荷叶、荷花美的图片、诗歌、儿歌、绘画等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丰富传统文化学习内容。
再比如,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开展“我爱阅读古诗词”的活动,既可以在班级布置图书角,摆放传统文化特别是古诗词的相关书籍,更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心爱的书籍带到学校,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学生带来的书籍包括《三字经》、《中国神话故事》、《林汉达历史故事集》等等,学生通过阅读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感受到中国古人的风骨精神,认知范围被扩大,了解到几千年前古代祖先在面对危难困苦的时候,那种不卑不亢、主动抗争的中华民族精神。
3.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传统文化学习方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因此相关教学工作者也要认真的探寻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与支持,不断地丰富他们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领略汉字的魅力,在小学低年级汉字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相关的动画和汉字的演变过程,拉近传统文化和学生的距离。笔者在教学统编版一年级汉字的时候,就为学生播放视频《汉字五千年》,让他们初步感知我国汉字的演变历史,感受汉字的基本意义和美学意境,加强对小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渗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强调文化实力的输出,而这就需要青少年儿童从自身做起,从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做起。小学语文学科不仅承担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是这些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同时适当地进行课外传统文化的延伸与拓展,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小珍.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江西教育,2022(32):60-61.
[2] 谭柏占.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 吉林教育,2022(24):63-65.
[3] 陈艳. 采撷文化芬芳 润泽语文课堂——例析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研究教学实践[J]. 新教师,2022(08):36-37.
[4] 杨雯清. 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 汉字文化,2022(18):10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