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外语特色班级之路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特色班级,外语,班级文化
  • 发布时间:2022-10-16 13:29

  摘 要: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这方小天地的整体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态度。同时,一个班级的形象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因此,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特色文化,让学生有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班主任的学科特色,通过具体案例分享,给大家展示一个外语特色班级的打造之路。

  要说起特色是什么,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别具一格,具有专属于自己的风格,那应该就是特色吧。但是一个特色班集体,我认为光追求与别人“迥然不同”是不行的,它还应是一个具有集大家公认的优秀品格为一身的班集体,如健康、团结、向上、和谐。作为一名日语老师,我很开心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日语班并成为他们的班主任。那么,作为一名外语老师,我是如何将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同时,又是一个自律自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呢? 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我的外语特色班级打造之路。

  一、结合学科特色,创建属于学生自己的外语名牌

  作为一个日语班,我巧用自己日语老师的身份,在他们进入日语班之前,我先对照学生名单给他们取日语名。学生第一天进入课室,我先让大家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果不其然,对于进入一个新班级,他们由于陌生和害羞,基本都只介绍了自己名字和自己兴趣爱好。效果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正好借此机会转入我的正题。我跟大家说:“很开心能够成为大家的班主任。接下来将由我带领大家度过这高中三年的时光。我是一名日语老师,以后你们可以直接称呼我“林先生(rin sensei)”。那么作为新班级的礼物,我根据大家的姓名,以日文音译给你们做了一个日语名牌(可以放在桌子上的牌子,中文名上面标注了日语假名),希望大家喜欢。”同学们一听有礼物,都开心地不得了,而且还收获了专属于自己的日文名,拿到名片的那一刻都忍不住和同学们纷纷分享自己的日语名,并好奇地和周围同学聊起来。我借机给他们5 分钟机会认识了座位周围的同学,然后等他们安静下来后跟他们说:“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自己的日语名字怎么念吧?我们在新开学的前两周都会进行日语五十音的学习。众所周知,日语里面有很多汉字,而日语五十音就相当于中文的拼音。学会五十音以后,大家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日语单词,都一定会读。两周的班会课后,我们再重新用日语做一次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听,瞬间跟打了鸡血似的,有人说我要快点学完,以后用日语念自己和别人的名字;有人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两个星期后也能给家人和朋友取个日语名字· · · · · ·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大大增强。

  二、立足外语特色,打造班级文化

  在第一节班会课时,我便跟大家说,我们班作为一个外语班集体,那么班级文化氛围也要追求国际化。但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希望大家了解,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那么大家知道中日文化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吗?我们班要设计一个“中日文化专栏”,将大家所了解到的与中国相似的日本文化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又有哪些,并将其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文化专栏处。比如有同学写:“看动漫时发现日语有很多与中文相似的汉字,读音和意思都很相似”“日本讲究礼仪,而我们中国更是礼仪之邦”“日本人吃饭时将饭菜分好到各人,而中国是大家一起夹菜吃饭”“在日本街道看不到垃圾桶”等等。针对部分具有引导同学们价值观作用的题材,便籍此机会做一次班会课主题。比如针对“日本讲究礼仪,而我们中国更是礼仪之邦”,我跟大家说:“作为一名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重视自己的礼仪呢?比如路上见到老师,要微笑并大声问好,进办公室之间要敲门并喊报告,走到老师办公座位说事时,必须先跟老师问好· · · · · · ”;再比如针对“日本街道没有垃圾桶”这一现象,我跟大家说,因为日本乌鸦很多,为了防止乌鸦翻乱垃圾堆导致环境变差以及减少公共开销,所以不设垃圾桶,但是他们的环境并没有因此变脏,反而养成了他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我还跟大家说:“像我们教室里面有垃圾桶,常常很快就满了,而且有时候一到晚上就会有味道,这不仅让班里环境恶劣,也影响大家的身体健康,所以为了美化环境以及守护大家的健康,我们班也试着取消垃圾桶,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吧”。大家听了,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但想到晚上垃圾的那股“味道”,最后都同意了。一开始大家可能都不习惯,但几天过后,大家都习惯起来。值日取消了倒垃圾的岗位,轮流周期变长,大家都变轻松了,渐渐地感受到了没有垃圾桶的“好处”。两周之后我让同学们说说“取消垃圾桶”后自己和班级的变化。没想到同学们个个都十分踊跃,争先恐后想要回答。有人认为自己养成了自己带走自己垃圾的好习惯,也有人认为没了垃圾桶,自己制造垃圾的数量也变少了;甚至还有人说养成了废物利用的好习惯!从前坐在距离垃圾桶1.5 米前的同学大声说:“我觉得周围的空气都清新了”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几天后,我惊讶地发现教室原来放垃圾桶的位置放了一棵绿萝。原来是坐在离原来垃圾桶最近的同学自掏腰包买的,他笑称:“我们班的卫生角变成绿化角了”。这棵绿萝就像是我们班实行了“取消垃圾桶”政策之后的胜利勋章,那抹碧绿成为了我们班级最靓的风景。

  久而久之,我们班学生常常习惯用日语喊同学,日常尽量用简单日语对话;学生大声向老师打招呼的形象也成为老师们口中的佳话;班级卫生也常常被科任老师夸并成为年级表率。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班级特色吧。

  参考文献

  [1]  张玉. 以人为本,打造“情智”班级[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Z1):42.

  [2]  温云富. 论班级文化的塑造[J]. 中国德育,2019,(02):73-75.

  [3]  魏增福. 创建班级文化 营造良好氛围[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2):64.

  [4]  冯剑辉. 塑造班级精神,创建班级文化[J]. 广东教育(综合版),2022,(03):69-70.

  作者简介:林翠雯(1993—),女,汉族,广东惠州人,高中日语教师,文学硕士,单位:中山市小榄中学,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