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小学生在心理辅导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16 13:31
摘 要:一种良好的帮助关系是进行有效心理辅导的基石,也是心理咨询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学生案例的分析,从咨询教师、表达方式、咨询环境等方面去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在小学的教育工作中,经常能接触到有各种各样心理问题的学生,所以深刻地明白有效的心理辅导可以助人发现问题,推动学生成长,而无效的辅导可能会得到负面的不良效果,甚至影响学生之后的发展。而一种良好的帮助关系是进行有效心理辅导的基石,也是心理咨询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帮助关系不仅能给来访者提供一种安全感、舒适感和温暖感,也能快速让咨询教师取得来访学生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增进咨访双方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提高双方的心里接纳程度,加深人际互动的深度,促使双方能够更自由、更广泛的交流彼此的信息。因此,咨询教师都很重视良好帮助关系的建立。那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友好的咨询者
在小学,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是自愿进行心理辅导的,更多的是教师或家长发现问题送过来被动进行心理辅导的学生。对于被动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到咨询室后都比较拘束和紧张,心理防御较强,对咨询教师持观望的态度。所以,咨询教师的态度对来访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温和友好的态度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消除紧张感,有利于降低其防御心理,增进来访学生对咨询教师的信任,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例如有个三年级的学生叫小威,班主任让我跟这孩子沟通,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并帮助他纠正行为。经班主任了解到他平时不爱学习,有不经别人同意就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坏习惯,这次是在操场上翻同学书包拿了钱,事后被老师发现,在办公室承认后被老师进行了教育,也答应将钱还回来,但是回到家面对家长却哭闹地咬定不是他做的,后面就拒绝跟班主任沟通了。被班主任叫过来的时候,他还一直强调:“钱不是我拿的! “我微笑地看着他说:”你叫小威是吗?上星期象棋得金奖的同学就是你呀?太厉害了!能教教我吗?“接着我就带他来到象棋桌,他看我不是要质问他的样子,表情也慢慢放松了下来。一盘棋后,我问他,下棋最重要的是什么,他说是沉得住气,摸透对方的意图,出其不意。我说那下错棋能不能悔棋重来啊,他马上坚定地说:“当然不可以,这是基本的棋品问题,错了那就抓其他机会将优势补救回来。”我看着他的眼睛,温和地说:“是啊,这个道理不仅仅是在下棋中适用,在其他地方也一样,你说对不对?能跟老师说说昨天的事吗?”接下来跟小威的交流非常顺利,我的耐心倾听和对他的接纳都让他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原来是因为学习不好,大家都不愿意跟他玩,所以想做其他事情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备让他渐渐出现了逃避心理。我给了小威一个建议,让他在老师的帮助下去找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一起成立一个象棋小组。后来小威对同学和老师进行了真诚地道歉,并且在之后也真的做到了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善意的非语言表达
在咨询教师与来访学生的交流中,存在着大量非言语行为,它们往往伴随着咨询者与访问者之间的语言交流而出现的,这是对言语内容进行的补充,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非语言表达,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从访问学生进入心理咨询室的那一刻,咨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就已开始了,咨询教师要善于观察,如来访者的衣着情况、肢体动作、选择的位置、还未开始言语对话时的注意指向等,并对访问学生发出善意的信号,如用微笑、点头来表示欢迎,也会通过面部表情、眼神、身体位置和来表达对来访学生的关注,这样做能快速地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解除师生间的胶着状态,缩短心理咨询老师与来访学生的距离,使对方感到亲切,乐于表露自己想法,让沟通进入深入的交流。作为咨询教师在来访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地做到让自己的身体语言结合到辅导过程中,比如,在交谈的时侯,做一些辅助手势能起到加强语言表达的含义的作用,专注地倾听来访学生讲时,要面对对方,身体微微倾向来访学生,并时不时地点头示意,表示对对方的关注和肯定。另外与学生要有目光交流,这样不仅能快速地判断来访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鼓励他将咨询进行下去。那要如何运用呢?例如,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小依,她比较内向,也比较害羞,来到咨询师已经很不安了,如果这个时候我还跟她有过多的目光交流,那就会让她承受到更大的压力,咨询也很难进行下去,那我就需要控制对她的注视时间和次数。所以说在面对不同的咨询学生时,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善意的非语言表达才能有助于咨询的推进,这就需要我们在留心观察学生状态的基础上适当比较,在适当比较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辅导策略。
三、温暖的咨询环境
在于来访学生交谈中,我会有意识地去创设一个温暖的咨询环境,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因人而异地改变一下交流环境,也许许多问题都会得到妥善解决。比如,进行闲谈:在学生进行沙盘等游戏过后,这时学生会比较放松,也有了倾诉心情,这时跟学生闲聊,往往能使学生向你敞开心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又比如, 利用便利通讯渠道进行沟通: QQ、微信、利用电子邮件甚至是抖音等进行联系。例如一个六年级的男孩子小聪,班主任说他最近精神状态很不好,也不跟老师和同学交流,有可能早恋了。老师将他带到咨询室后,不管你怎么引导询问,他就是一句话也不说。之后,我通过了解,知道他喜欢在抖音上传视频,于是我便在抖音私信中跟他聊天,熟悉后,与他一同讨论关于男女生的喜欢、爱慕还有爱情。发现他其实很有想法,于是,经过这种“悄悄话“形式的沟通,让他慢慢形成了正确的恋爱观,并将重心转移到学习中去。我发现,通过建设不同的咨询环境,能让我了解到通过现场询问所不能了解的事情,这能够进一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上几点都很重要,只有一个友好的咨询教师利用好语言与非语言,在为学生创设的温暖咨询环境中去帮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和困惑,才能真正在心理咨询中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取得有效的心理辅导效果。
参考文献
[1] 边玉芳,何妍,吴洪健. 积极心理学背景下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4):119- 125.
[2] 马英亮. 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J].2016 年22 期
[3] 尚宏科. 如何在小学心理辅导中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J]; 新课程( 上);2019 年07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