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发展助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 发布时间:2022-10-16 13:30

  摘 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带来教育的大变革,推动实践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发生重大转变,推动现代教育观的实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扩宽学生的视野,梳理和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利用,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创新人才。2002 年祝智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结果必然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心态--- 信息化教学,这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有助于现代教育观的实现,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意识和自学能力,有利于推动课堂数学模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优点和缺点 ,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弥补不足,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1. 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下教学的目标不在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的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发生创新,首先,信息化教学应该普遍化,全体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课堂学习状态。其次,教师改变课堂组织的形式,由主动讲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

  2. 创新课堂教学的手段

  创新课堂教学手段,首先明确教学媒体的使用目标,依据教学媒体的使用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纳入到教学设计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和学习的条件。其次,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要打破传统静态的表征形式,例如以教师口语。板书、模型等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后,教师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将静态的文字呈现转变为声音、动画、图像构成的动态的,并且可以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中,丰富和扩展教材中的知识,教学内容表征过程就体现出自动化。第三,选择符合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能够让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为主,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第四,合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可以将传统手段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例如教师传统教学+ 微课、慕课等现代教学手段,微课和慕课都是信息化教学的产物,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让学生进行学习,,可以很好的实现课下自学、课上总结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直接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

  3. 重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挖掘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管理者和评价者。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讲授模式,要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信息共享的优势支持学生的学。创建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或“问题解决”为学习活动的主线,通过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不断摸索、改革、完善的过程。教师自身素质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功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教师要具备教育的国际视野,吸收和消化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世界上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教学改革。教师也要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也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和自身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信息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力量,教师必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1. 学习小组的建设

  信息化教学是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为主要学习脉络,通过自学和学生协作学习来完成,因此,学习小组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不能够单纯的仅仅参考成绩,还要结合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小组的建设,同时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可以动态管理。小组建设好了,一有利于发挥合作与交流的真正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二有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三有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关注到每一名同学的个体差异;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 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能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首先,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从宏观目标到具体目标的设置,把具体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内容中。其次,确定教学内容的表征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表征多样化和自动化,将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多彩化。第三,确定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事件,按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回忆预备知识--- 呈现学习的内容和实例--- 练习和反馈。

  3. 信息化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评价式是应用系统评价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活动。这其中要求教学评价一定要注重学生实际任务中的变现,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并重,评价要全面,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评价工具可以采用量规、电子档案、学习契约等。

  三、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教师的信息化成为专业成长的方向,每一位教师都要在教育信息化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标,同时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黄岳剑. 中文信息.2020

  [2]  新时代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J]. 刘锦春, 余佳恩.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

  [3]  教师信息化教学执行力影响因素研究[J]. 赵可云, 亓建芸, 赵雪梅.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管理策略[J]. 赵湘轶. 当代教育科学. 2006(15)

  作者简介:孙莉莉(1986.06),女,汉族,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单位:河北外国语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