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隆昌推行丘区稻渔发展新模式,在发展稻田虾养殖方面独树一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小龙虾”汇大优势
养殖规模稳居四川前列
隆昌地处四川省东南部丘陵地带,境内土地肥沃,且水田面积明显多于旱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稻田虾养殖条件。2016 年开始,隆昌以建设“中国西部鱼米之乡”为目标,大力发展稻渔产业,依托内江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主打稻田虾养殖,先后获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 等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发展,稻田虾养殖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胡家镇、圣灯镇等多地连片发展并辐射周边乡镇零星发展的大好局面,截至2022 年7 月全市已形成5300 公顷的稻虾养殖规模,年产小龙虾约9700 吨,小龙虾产量占四川省15% 左右的份额,产业规模稳居四川前列。
产业发展模式多点开花
隆昌出台《隆昌稻渔产业奖励扶持办法》,设立稻渔产业发展基金, 对标准化稻渔基地每亩补助1050 元-1350 元,鼓励稻渔产业发展,各乡镇也结合自身特点多种机制发展稻田虾养殖。推行“园区+小业主”“园区+新型经营主体”等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带动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建成千亩以上产业基地12 个、万亩以上产业基地3 个。培育壮大联合社6 个,强化44 个成员社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推进稻田虾养殖多点开花。
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可观
小龙虾养殖具有周期短、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尤其是目前全国范围有较好的消费市场需求,养殖效益得到保证,也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支撑。隆昌多个规模户表示,种植水稻的收益基本与土地流转费用持平,小龙虾的销售收入几乎等同于纯收入。
受制约的养虾路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隆昌以建设高标准农田等方式吸引了不少规模户发展稻渔产业,但由于自然水系不发达,农田用水得不到满足等情况依然存在,除标准化的田间工程外,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也需改造提升。特别是前期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对稻田虾养殖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排水渠建设不足,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需要统一关水和放水,若其中一块田里发生虾病,只能把一片田的水全部放了,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稻田虾养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质,需要将排放的养殖用水进行净化处理。目前尾水更多依靠养殖户通过养水草的方式进行水质净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不足。
缺少技术服务体系
目前隆昌稻田虾养殖虽初具规模,但仍缺乏完善的技术推广和指导体系,稻田虾养殖不仅需要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还要兼顾水稻种植,同时熟悉两项技术的专业人员较少,无法直接指导实际生产。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依靠成熟的规模户在进行技术指导,而技术成熟的规模户基本是靠多年经验沉淀积累养殖技术,没有专门的学习与技术素养,全靠自身摸索,在指导新进养殖户时效果也不尽相同。虽然农业农村部门与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也有合作指导,但缺少技术推广平台,只能以这种“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推广。
产品竞争力不强
目前隆昌小龙虾一年上市两季,但主要以早虾为主,上市时间基本在2—4 月,等到湖北虾等外地虾进入市场后,价格开始跳水,究其原因还是产品竞争力不强。据收售小龙虾多年的张老板介绍,2、3 月为隆昌小龙虾的销售高峰,仅他自己一家一天也要收3—5 吨,小龙虾价格按品质在10 元/斤—60 元/斤,基本上每天一个价格。收购以后的销售渠道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基本上销往长三角地区的南京、上海等地,省内销售较少。隆昌稻田虾具有肉质更加Q 弹的特点,但是缺乏产品标准,目前的收购商中仅有1 户购买了小龙虾分离器,按小龙虾大小进行分类销售,收购市场也各自为政,全市目前没有集中的交易市场,也没有明确的产品等级划分,在打造品牌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也是空白,在湖北虾等外地虾上市后没有价格优势,产品竞争力不强。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
2022 年隆昌小龙虾产量较去年有明显增长,但受疫情影响,产值增加不明显,具体表现为小龙虾外运过程中受疫情管控等因素影响,导致省外订单取消,造成较为重大的损失, 对产业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
稻田虾的“养殖经”
加强政策支持,引领产业规范化发展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隆昌稻渔产业奖励扶持办法》等现有奖补政策鼓励养殖户开展标准化养殖。建立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载体开展养殖技术推广普及,主管部门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在连片养殖地区建立“科学小院”等方式组织实训和推广,带动养殖技术升级。
加强资源整合, 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强市场监管,探索设立专门的集中交易市场等,解决商户和养殖户各自为政的情况,整合产销链条,为养殖户和商户争取更大利益。加强品牌建设,通过产品分级等方式确定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注册产地商标,以优质产品作为隆昌稻田虾的品牌保证。探索完善产业链,可借鉴湖北、江苏等地的发展经验,引进扶持小龙虾加工企业,探索小龙虾成品、半成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科学规划,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由于稻田虾养殖具有投入小、收益高等特点,容易引起普通农户盲目跟风,但普通农户在知识、技术等方面不一定能完全达到标准,抗风险能力较弱,各级政府要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充分考虑土质、水源等客观条件和基础设施成熟程度,合理布局稻田虾养殖。另一方面,由于稻田虾的收益高于水稻种植,部分业主存在“重虾轻稻”情况,值得重视和关注,粮食生产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不能顾此失彼,必须加强引导和规范,通过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种养能力和水平,确保稻虾双丰收,才能促进稻田虾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