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语用,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 发布时间:2023-07-21 11:50

  张倩

  (德州市陵城区临齐街道办事处明德小学山东德州253500)

  摘要:语文不仅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提高对语用教学的认识,在小学开展语用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夯实语言基础,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在语文语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基础教学,增加语言知识积累,为学生创造实践“语用”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6-008-01

  语用教学需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强化语用教学引导, 促进知识积累,通过教学手段优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体验美,在为语用奠定情感基础的同时, 实现对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一、注重引导,践行语用教学

  1.借助解词析句,丰富知识积累。以《我多想去看看》为例, 其知识点除了需要学会本课13 个生字外,还需要学会本课中 “弯弯”“洁白”“雄伟”“壮观”等生词。讲解这些词语时,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词语的释义,还要强化对词语的体悟。比如, 在讲解“弯弯”一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一条弯曲的小路” 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弯弯”的词语含义。领会词语的含义后,可以引导其再次阅读课文,尝试将课文中的“弯弯”替换成“弯曲”,将“弯弯的小路”与“弯曲的小路”进行对比, 通过感性认知,分辨出“自己更加喜欢哪一语句”。此外,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体会本课中的其他词语,如在解析“雄伟”一词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雄伟”有“雄壮而伟大”的意思,而且还要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雄伟”的建筑,强化其对“雄伟” 一词的感性认知。

  2.通过引导模仿,启发想象思维。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 可以借助本课的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精妙的语句进行模仿。本课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说一说”,题目中列举了“披着碧绿的衣裳”“鼓着大大的眼睛”“露出雪白的肚皮”和“甩着长长的尾巴”,可以引导学生回读课文, 在文章中找到这些短句所在的位置。比如,“披着碧绿的衣裳” 这一短句来自乌龟与小蝌蚪的对话,小蝌蚪将乌龟误判成自己的妈妈,乌龟向小蝌蚪详细描述妈妈的样子,于是用到了这一语句。可以将这段语句提取出来,作为表达的范本,让学生模仿这一语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借助课文插图,启迪逻辑思路。仍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课文中小蝌蚪成长过程的插图并进行分组,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结合课文讲述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成长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将本课中已经学过的“甩着”“披着”“鼓着”等词语用到语言的自由组织中,进而在语用中实现语文知识转化,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

  二、夯实基础,增强语用体验

  1.关注情感体验,夯实思想基础。以《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课文介绍了我国边疆多民族地区小学上学及上下课时的场景,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和精妙的语句描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学习生活的美好。比如,“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读课文”“松鼠也赶来看热闹”。可根据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在网络上收集、下载多民族地区儿童生活的照片或视频,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动态的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体悟边疆小学环境美、情感美的同时,体悟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增加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2.重视知识积累,夯实语言基础。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具有新颖度的词语。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我是什么》一文中,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汽”“云”“雨”, 但是“雹子”和“雪”对于许多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学生具有新鲜感,可以引导学生将此类词语记录下来;再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中,小学生对“绒球花”“太阳花”“孔雀舞”等名称比较陌生,可以对此类词语加以积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定期对积累的语言、词汇进行归类,在归类的过程中加深对词义的印象,以便日常口语表达或书面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通过积累具有新鲜感和陌生感的词语,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还能拓展对世界的认知,促进其语用范围不断扩大。其次,要教会学生进行词语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准备专门的词语积累笔记,先将词语分成几大类,如名称、动词、形容词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 如人物描写的词、景物描写的词、心理描写的词等。每次在上课或课后阅读中,都可以将课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记录下来。随着词语储备量的增加,自然而然会将这些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语言知识的网络体系,在语言和文字表达中加以有效运用。除了积累词语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格言、成语、歇后语等进行积累。有了这些语言知识积累,在语言表达中,思想和情感便有了可供选择的载体,让“说”和“写”变得不再困难, 进而提高语用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

  三、强化练习,促进语用实践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在更加开阔的天地中,寻找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素材。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前,可以将“我的暑假生活”这一主题稍加变化,改为 “我的课外生活”,并将此主题作为语文语用教学作业布置给每个学生,采用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比如, 课余时间,你去过哪些地方?你课余时间经历了哪些新鲜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兴趣小组,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生活经历”分享活动, 让学生想好自己要讲述的内容,在小组中向每个成员讲一讲,听取小组成员的意见,再运用自己在日常语文学习和阅读中积累的词汇、语句重新修饰一下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给全班同学听。

  四、结语

  教师需要提高对语文语用教学的认识,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运用规律,形成语言运用意识,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语境,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从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亚坤.立足课文聚焦语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J].新课程,2020(18):153.

  [2]杨艳丽.聚焦“语用”训练发展学生能力[J].甘肃教育,2020(05):163.

  [3] 卢梅英. 聚焦语用, 发展学生言语能力[J]. 小学教学参考,2019(34):17-1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