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1 11:52
宿清华
(重庆市秀山县石堤镇保安小学重庆409905)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是其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自制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其注意力不够集中,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释放其在数学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寓教于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随后提出了该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促进数学教学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6-012-01
寓教于乐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和谐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促进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寓教于乐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中的必要性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对于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索欲,因此其自身的自制力、控制力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影响其学习效果。再加上数学学科的内容相对抽象,逻辑性较强,学生要是缺乏学习兴趣,很难对数学知识融会贯通。而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学角度上契合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其主要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所组建的教学活动与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吸收[1]。此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多是运用视频或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因此,运用该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种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理念的教学方式之一。
二、寓教于乐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水平有着直接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相融合,能够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多是由教师直接将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在一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从而不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渐渐的会放弃自主思考,这对于学生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知识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视频,并让学生通对视频的观看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便于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垂直”一课时,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并不活跃,在刚刚接触几何类知识时,其对于很多知识内容都很难进行有效理解,尤其是“相互垂直”的概念,但这恰恰是该课程的重难点知识,若是对该知识内容不能有效理解,对于学生后续三角形画高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相交的直线,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并分别阐述一下两条相交直线形成了几个角?都是什么角?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片中有两个锐角,两个钝角。然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对其中一条直线进行转动,直到其中一个角成为直角,然后提问,当有一个角成为直角时,其他的角是什么角?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其他的角也是直角,这时,教师就可以借此引出相互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内容,便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应用对话教学,优化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看法进行阐述,对此,教师应用对话教学的方式,既能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热情趣,优化课堂氛围,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对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检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以便于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时,教师首先需对运算法则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然后带领学生一同进行题目运算。在学生了解基本的解题思路、掌握运算方法后,教师可以出设一道习题,然后随机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思路讲解,再选择另一名学生进行习题解答,然后问其他学生是否有异议,若是有异议,让其阐述一下自身的看法,最后由教师对题目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话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点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
(三)应用游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玩心理,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在课堂上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需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只带学生进行游戏玩乐,同时也要确保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符合学生的天性特点,同时也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位置关系进行了解,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设立一个“寻宝”游戏活动。教师首先随机选择一名学生,然后让其背对其他同学。再由教师拿出一张纸条,随机放在某位学生的书册中,然后选取另一名学生对第一名学生进行指挥,通过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找到最终的“宝藏”。通过这样游戏活动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
总而言之,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开展对话教学,优化课堂氛围、应用游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森.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72):94-96.
[2] 曹亚平. 寓教于乐,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 新课程,2021(3):172-173.
[3] 仁青平措.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分析[J]. 文渊( 中学版),2020(5):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