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中完成自己

  常洁

  32岁,水瓶座;

  台湾心灵工作坊助理

  新浪微博@洁心地

  《平如美棠》中的爷爷并未学过画画,却笔笔深刻、划划入情地用画面讲述着他和奶奶的故事。爷爷在画画中重新体验着与奶奶共度的人生,也一点点地接受与放下。这亦是我画画的原因,透过画画来完成心中的深情和诗意,在画中体验自己、转化自己、完成自己、放下自己。

  十多年前了,擅长画画的同桌跟我说,她在画一幅画,是《红楼梦》里的场景,每天回去画一个人。她描述画画的样子,漩涡一样吸引了我。于是连续多日,每天上学的第一件事便是关心她画画的进展,画了几个人了,开始上色了没有。

  终于等来一个不必补课的星期天,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气温也创新低。而我固执地要去找自己的同桌,只为欣赏她早已和我分享多日的画。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下午,她描述画画时的神情,和多日以来提及这幅画时的陶醉,都让我欲罢不能地跃跃欲试。第二天,我就拿着零用钱买来画板、宣纸、水彩,有模有样地画了起来。每画一笔,都觉得自己笔拙,但最后的成品出乎预料地给了我好多画下去地信心。

  很快升学的压力就让我忘记了这样的爱好,转而专注在成绩、名次、升学的竞争里。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很久,直到自己接触了心灵工作坊。一位助教对我说:“有些事,它不会为你带来物质有形的收获,却可以让你身心安顿,获得能量。”

  她讲这句话时,心中一个地方自然地打开了,紧绷多年的意志力松懈了下来,“画画”两个字如从天降,很自然地回到了我的生活里。就如助教所言,我从中获得好多好多,它像是心灵瑜珈,让我慢下来,更柔韧、更有力。

  而对我影响至深,感受到画画力量的是几米的《又寂寞又美好》。那时我正在低谷,每天挣扎、迷茫、孤单、精疲力竭。身边的关心大多以道理出现,以各种标签出现,它们不仅无法带来任何安慰,反而雪上加霜,让人落入深渊。

  就在这时,我遇到了《又寂寞又美好》。黑白相间的画面,如诗流淌的文字,我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心情,找到了共鸣。这种共鸣给人以陪伴、懂得的温暖,而重新生出了希望和力量。

  “我在寂寞的世界不停地赶路,不断地告诉自己,就快到了,就快到了。”

  的确,遇到这本书之后没多久就“到了”。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安静、感性,如一个温暖贴心的拥抱。

  我又开始画画了,透过画画记录那些好笑难忘的事,然后分享给当事人;透过画画来打趣、化解和小姐妹的误会。随着心灵的一点点打开,有越来越多的画面从心底冒出来。依索着依稀的感觉动笔,最后呈现的画面,每幅都出乎意料。我越来越能感受到一个人的质地和神韵。画下来的过程,那些对方身上的美好气质被我以线条、色彩重新体验。

  最近看《我们的故事--平如美棠》。爷爷说:“白居易写,相思始觉海非深……到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爷爷决定画下他与奶奶的故事。死是没有办法的事,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

  爷爷在画画中重新体验着与奶奶共度的人生,也一点点地接受与放下。这亦是我画画的原因,透过画画来完成心中的深情和诗意,在画中体验自己、转化自己、完成自己、放下自己。

  撰文、绘画/常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