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依雯简介:四叶草心理成长工作室咨询师、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2002年起从事心理咨询、讲座、培训等工作至今10年有余。积累大量咨询案例,对人际关系、情感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有独到见解。合著有《梦的糖盒》。
虽然在人类集体潜意识里,很多意象的深层次意义是一样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意象的含义都是分层次的,非常丰富的。通过了解每个意象的含义,以及每个意象对不同人产生的影响,可以了解每个人内心发生的事情。
心探索:每个意象对每个人有不同的影响,这部分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
依雯:意象对话,顾名思义就是意象和对话这两种元素的组合。所谓的意象在咱们东方的传统文化和很多西方的神话里都有类似的介绍:有意义的图像,或者一些场景其中蕴藏的内容,而不是指我们表面看到的。
意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得以体现,比如一个水杯,有人倾向于选择高细一点的,也有人会选择矮胖一点的。不同杯子的形状,其实象征着人不同的内心状态。具体到心理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图画的方式呈现在纸面上,还可以通过类似睡眠的方式,包括放松,想象,以及梦境,来进行意象分析。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意象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今天出门看见了一朵花,春天的花,有人就觉得很美很开心,因为当春天来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小时候跟父母一起春游时快乐的场景。另外一个人,一想到春天,她就记起,正是在某个春天,她和奶奶永远分开了。于是内心就会有一种怀念或者难过的情绪。这就是同一个意象对两个人不同的影响。
心探索:怎么通过画面来解析背后的心理呢?
依雯:首先画面的信息本身很丰富,从他整体的构图,形象的细节,用笔,画画时候的态度,以及先后顺序这些都能反应出一些问题。其次,画完画,条件允许,我们会让画画的人讲述一下这个画到底是什么样的主题,解释里面的一些细节,并让他去讲一讲他对这个画面本身的感受,以及借由这个画面想到的一些事情,然后综合所有因素一起分析,还是比较准确的。
心探索:擅长画画的人比不会画画的人更容易表现出内心的心理状态吗?
依雯:一幅画,从意象对话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去看,是两个不同的标准。意象分析有个最基本的理论:凡是你画出来的,无论画成什么样,甚至你画的跟想象的不一样,但是你既然选择了用这样的笔触来画,就说明它肯定是反应你的内心的。
心探索:意象对话过程里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依雯:意象对话里可能会涉及到修改意象。其实意象象征着你内心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所以修改意象的同时也是在帮你做心理治疗。如果图画中的某个元素,他一开始画上了,但是通过了解和分析之后,他觉得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呈现会变得更好,是允许把它改掉的。比如挪一个位置或者修改大小,或者干脆变成其他的形象。
修改意象的过程里有一个原则:要让这个东西,或者内心的呈现感,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在画面上画了一个动物,通过了解后发现这个不好,然后要把它杀掉,这种事情是要避免的。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内心的资源和能量,如果杀掉某个意象,意味着你某方面的能量被抹杀掉了。进行转化是没问题的,但是那种很强硬很暴力的事情,尽量不要出现在意象对话中。
采访/刘元方 专家指导/张依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