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介了事凡夫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 关键字:麦肯纳,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
  • 发布时间:2014-01-22 15:19

  《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

  作者:[美] 杰德·麦肯纳著

  译者:鲁宓

  出版发行: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真相,的代价,就是一切。”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我握着电话,跟远方的挚友表达着一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在讲述的最后,我闭上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这句话。电话那头有一瞬的沉寂,然后传来她颤抖的声音。“天哪”她说。

  这本书,就是杰德·麦肯纳“灵性开悟三部曲”的第一本,《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

  读书是件非常私人的事,尤其是这种灵性书籍。每个人都会在合适的时候得到恰当的书,然后在各自的层面获得不同的理解,很难有一致的体悟。但是在通往真实的路上,我们终究需要一本能把自己彻底掀翻的书。或许,这可以成为你的那本书。

  此书针对的,是当前灵修界普遍存在的自欺欺人,以及众多追寻开悟之人所误入的“魔境”。在麦肯纳看来,目前灵修行业所贩卖的“开悟”,只是一个更深的歧途:寻道者们盲目追寻,却根本不知自己所求为何;绝大多数教导者深陷幻相,却在教别人开悟。他打比方说,如果开悟的人是蝴蝶,未开悟的人是毛毛虫,那么现在的灵修界,就是一群毛毛虫在教导另一群毛毛虫什么是蝴蝶。毛毛虫里没有蝴蝶专家,却有很多人宣称自己是。对蝴蝶来说,这很好笑,也行不通。

  因此,麦肯纳在第一本书中着重强调的,是迈向开悟最重要的“第一步”:不是明了开悟是什么,而是弄清楚它不是什么。“你在做什么?为何要做?这条路将通往何处?如果你知道,你就会成功;如果不知道,就不会成功。这不仅是动听的言语,这是法则。”

  在这个法则之下,他指出:绝大多数人追求的不是开悟,而是开悟的博士学位;绝大多数人修行不是为了消除自我,而是巩固自我;绝大多数人想终止的不是梦境与幻相,而只是幻相之中痛苦的感觉(这往往要进入更深的幻相才可以做到)。数不清的人追求高等意识、至福、神秘体验,却不知道这些跟开悟毫不相关。最重要的,在经历生命中难能可贵的崩溃时,极少有人有勇气选择与它赤裸裸地迎头相撞,看着自己被炽烈的大火燃烧殆尽,粉身碎骨。

  麦肯纳从各种角度,一层层地揭下幻相的面纱,毫不留情地点火烧掉。他指出,开悟跟那些纷繁复杂的一切都毫不相关,它简单到无法压缩--它只是真相,无我,空无。一个人开悟时也不会听到天使合唱、钟鼓齐鸣,他不会成贤至圣,而只是一个了事的凡夫。

  “真正的开悟,很少是追求开悟的人想要的。”不想要、也不敢要--那段时间,我痛苦地这样想,然而我却没有办法放下。这是不能回头的路,一个人一旦看到了自己多么虚假,就很难再心安理得地待在谎言里。我明白自己以往的修行,不过是痛苦时吃一片止疼片,好让疼痛消失,安心活在幻相中。而开悟却是走出幻相,跃入无边的深谷。那里有大火,足以烧尽一切。这并不是所谓的自我成长,而是自我消融--“觉醒唯一需要增加的,是能够协助摧毁的工程。”

  要推荐这本书吗?读它是个巨大的冒险,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虚假,又愿意放下防卫去接受冲击,那它绝对不会让你舒服。因为“真相,的代价,就是一切。”

  撰文/墨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