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造汽车
- 来源:汽车纵横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特斯拉,苹果,造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9 09:39
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许多人认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缺乏互联网基因,甚至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作为典型的制造业企业——汽车生产企业该怎么办?
特斯拉能否成为“苹果”
关于互联网将要颠覆传统制造业的传闻一直在业界流传,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当属苹果打败诺基亚,而在汽车行业,则有特斯拉一直在嚷着要做汽车界的“苹果”。这家宣称在用互联网思维“造”汽车的企业,至少在目前看来,其发展的势头也还不错。
相比动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汽车企业来说,特斯拉在汽车界的资历尚浅,其发展路径也显得格外“另类”。但这家诞生于美国硅谷的电动车公司,已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由于股票受到热烈追捧,它现在的市值已经超过菲亚特等传统汽车厂商。
在北京的“潮人”汇集和出没的聚集区域——芳草地特斯拉有一家展示中心,这个展示中心的面积并不大,而且内部的装饰和陈设都很简洁,整体的风格似乎能看到“苹果”专卖店的影子。时不时地,会有人好奇地围观打量,也有胆大的行人会直接进到店里要求参观。
“酷!”——这几乎是所有人在看到特斯拉后的第一评价,其跑车般的外观自然很是拉风,配上黑色的全景天窗、车门拉手自动伸缩感应设计使得这辆车显得未来感十足。“外观可以说是无可挑剔,”在围着这辆车转了十多分钟后,一位看起来很时尚的年轻人这样评价,他是从外地专程赶来下订单的,在选配方面,他也一项都没落,全选了,“是有些土豪了,可是这种车,买了就没考虑以后卖掉,所以未来就准备收藏着了。”
特斯拉公司的人说,特斯拉是拿苹果的思想设计这辆汽车,也就是极简化的设计,在每个体验点上都做到极致。例如,车门把手自动伸缩感应,当钥匙接近时,车门会自动从收起的状态打开,而目前,所有传统汽车的车门要么内嵌,要么外拉,但特斯拉的车门把手是嵌在里面的,合的很严,当驾驶着走过去,它知道你来了,就会自动翻起来,“这感觉真是太爽了,”那个已经下了订单的年轻人,不禁又尝试了一回。因为直接有触屏的电视屏幕可以选定,整个预定流程非常简单,几分钟就搞定了。
这样的场景,对于在这里工作的特斯拉公司工作人员来说并不希奇,“前不久,还有东北一个省会城市的副市长也来我们展厅参观,就是他自己路过进来的,没有提前打招呼,也没有带随从人员,我们也是听到其他人讲,这位市长说自己很受启发,才知道他来过。”
虽然判断特斯拉是否能真正成为汽车界的“苹果”也许为时尚早,但是在特斯拉之前,确实没有一辆电动车能取得如此风光的成就。
“颠覆”传统车企?
受到启发和感到震惊的,应该不仅仅是购买汽车的人和相关的政府领导,特斯拉启发了传统的汽车产业,“汽车原来可以这样制造”,这让许多汽车企业已经明显感到了压力。
在今年的“2014中国汽车论坛”上,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特别提到,“世界汽车产业面临如何转型的巨大挑战。”在这位传统汽车企业的掌舵者看来,当前以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未来汽车产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终端、移动智能电网终端,汽车产业将作为新一代能源产品的载体,并引领这个产业,这个趋势必将引发产业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式的巨变。
在这个中国汽车行业的顶级论坛上,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更是直接以“互联网思维引领产业升级、开辟汽车行业发展新路径”为题,阐述自己对于互联网与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和看法。虽然来自传统车企,但是张夕勇一直密切关注互联网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由此衍生出大量新经济现象。在很短的时间内诞生了谷歌、雅虎、Facebook、Tittwer等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大型企业,中国有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集团为代表的这些企业。互联网技术不仅创造了石破天惊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看到苹果公司通过与互联网技术成功嫁接,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柯达对新技术不敏感,几年内走出低谷。我们意识到现在的时代互联网如同空气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探讨汽车未来发展趋势不能忽略互联网的影响。”
那么,汽车行业的未来将是什么样的呢?张夕勇表示,“特斯拉让我们看到冰山一角,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成为最新的技术,对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以及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这就是互联网思维,拥有这种思维的汽车企业才有未来。”在接受《汽车纵横》记者采访时,张夕勇表达了对于美国特斯拉公司“横空出世”的赞许,“作为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获成功——发现用户需求,广泛集成外部资源,生产鲜明特征的产品,快速准确切入一个细分市场,它的成功经验与苹果如出一辙。”
当然,在汽车业内也有观点认为,特斯拉的“暂时”成功对于旨在普及化和规模化的电动车行业和汽车行业不具实际意义,“毕竟汽车产业的门槛极高、是一个需要品牌积累的行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要想“颠覆”传统车企,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
谁是中国的“特斯拉”
也许特斯拉的成功只是“暂时”,但无论从哪方面说,传统车企正在面临着“颠覆者”的挑战却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另外一些新进入者来说,互联网的挑战也许意味着机会。
尽管王传福曾经说过,比亚迪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你可以把这理解为对于成为“中国特斯拉”的不屑,但是曾经的电池企业比亚迪强势进军汽车行业,不但颠覆了中国汽车制造业许多传统与常规,而且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
与比亚迪相似,用互联网基因打造汽车的还有东风裕隆,以用户的直接体验和需求为导向,东风裕隆成功“逆袭”欧美日系车企,快速地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高端品牌。
6月6日,在这个雨后初晴又现彩虹的初夏,东风裕隆的纳智捷优6 SUV在北京上市。在上市发布会现场,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朱福寿也低调现身,作为朱福寿所提出的三个层次的乘用车“大自主品牌战略”中的第二层次自主品牌,东风裕隆的发展可以算得上是“后来者居上”。
作为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公司,东风裕隆并没有赶上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发展的“好日子”,但是从中高端产品切入的东风裕隆先后向中国市场投放了纳智捷大7 SUV、MASTER CEO、纳智捷大7 MPV、纳智捷5 Sedan等多款新车,到目前为止,东风裕隆已经实现了产品线的全面覆盖,而这一次纳智捷优6 SUV新车将一共推出7款车型——这样的速度对于一家成立仅三年的汽车企业来说,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有评论认为,东风裕隆是在以“IT界”的速度,用互联网的思维在造汽车。
“我们在新车设计研发之初便在全国征集了驾驶者对于SUV的需求,”在发布会现场,打扮成“大厨”模样的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新发希望在承袭“智慧基因”的基础上,纳智捷优6 SUV能成为设计时尚、科技时尚、运动时尚的新时尚SUV。
吴新发所言的“智慧基因”就是东风裕隆在高端制造业和电子IT业上所展示的新形象。在中国汽车行业微增长的情况下,东风裕隆能够凭借首款车型——纳智捷大7 SUV在中国市场一举成名,“发现和创造需求”是这款车成功的基础。“对我们来说,真正弄清楚用户的需求非常重要,大7 SUV抢占了当时市场的一个空白点。”
与此同时,东风裕隆在研发、生产环节也确立了高起点的标准,全面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外包的方式与世界各大著名的汽车电子与零件厂的合作来吸取精华,例如,他们的动力总成开发得到了世界著名的内燃机公司LMM的协助,变速器则完全由日本爱信提供,东风裕隆仅需进行测试匹配。而利用台湾地区在IT科技产业上的优势,东风裕隆与宏达电(HTC)、亿光(LED)、益通(太阳能)、华晶(CCD)等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创新型的车载智能系统,并研发成功“THINK+车载智能系统”;这套系统配合23个车载计算机和8个CCD摄像头,而世界汽车业目前主流的配置是5~8个车载计算机,也就是说,在汽车内部的信息处理方面,东风裕隆已处于领先的位置。
“颠覆一个行业的往往是另一个行业,它不按牌理出牌,它不会有中间融合,它就是颠覆和取代。”从奔驰、福特开始,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并树立了产业成功的基石,但在传统制造业正在受到互联网时代越来越个性化市场需求冲击的今天,是以生产为导向,还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是必须引起所有汽车人警醒的问题。但这一切的变革,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也许会是个机会?
本刊记者 曹晓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