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价好秋苗缺 谨防苗种掺假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鱼价,苗种,罗非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5 13:03
2014价格如过山车跌宕起伏
2014年的罗非鱼行业,可谓近几年来,最为跌宕起伏的一年。大起大落的变化,曾经给人带来希望,也使更多的人失望。罗非鱼是当前水产里最特殊的一个行业,有庞大的养殖群体和产量,有世界领先的育种技术,也是目前最大宗的出口水产品之一,但是贸易自主权的缺失,使价格始终受制于人;病害依然猖獗,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
年初:少见的好行情和购苗热潮
在2014年年初一季度,罗非鱼的行情一路看涨,整个华南地区都呈现出这样的势头,一度超过6元/斤的塘头价为近年少见。在高行情的刺激下,今年一开春,罗非鱼苗市场就迎来的大量的求购订单。
在当时有行业人士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么好的行情,主要原因是最近3-4年,罗非鱼病害一直严重,再加上价格起伏波动不定,造成大量养殖户转养草鱼等品种,或者是降低罗非鱼放养量,增加其他品种,导致近几年罗非鱼养殖量持续下降;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再加上2013年广东地区雨水、台风天气多,总体气温不高,病害较轻,养殖比较理想。
外贸方面,中国总产量持续下降,从2013年开始,美国等北美市场经济有回暖的现象,国民生活中餐饮、宴会等消费逐步增加,国际需求量在扩大,特别是在2013年下半年,很多人都赚到了较为丰厚的利润。
除此外,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草鱼养殖形势全线低迷,价格大幅跳水,从2014年春季开始,罗非鱼购苗又现热潮。另外,从苗企方面看,同样由于前几年的行情低迷、养殖量减少,苗企也在同步减少亲本数量、降低产量,或者增加其他品种,整体产苗能力下降。在多方面综合因素的作用下,2014年春季种苗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不应求。
年中:价格提前下跌,病害暴发
一度高企的鱼价曾经带来喜悦,然而这种形势并没有保持多久,随着投苗季节结束后,时间进入六月,鱼价已经开始下跌。
对于养殖户来说,六月鱼价就开始下跌,甚至出现一个礼拜内下跌1元/斤的速度,显然是一个悲观的信号。在2014年,由于市场上投苗意愿强烈,造成春季集中放苗现象明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年底的集中出鱼,一直有不少从业者担心,届时的鱼价将十分悲观。
这样的形势,其实在2013年底就已经显现出了苗头,2013年下半年,罗非鱼养殖比较顺利,而且鱼价理想,导致去年三季度过后,很多养殖户加大投喂量,大量起捕卖鱼,造成很多本该越冬养殖的鱼塘被清,在年底补苗、几个月时间标粗之后,今年上半年会有比以往较多的鱼出塘,所以一过完五月,去年的过冬鱼销售完毕,加工企业的原料和库存得到一定缓解之后,鱼价立刻出现下调。
今年夏季,去年缓了一缓的链球菌病再次来袭,整个广东的养殖户为之色变,《农财宝典》在当时曾经有过报道,在发病严重的茂名、湛江等地,磺胺类抗生素药物、原粉一度脱销。大量用药也未能止住病情,据了解,在七月前半个月,茂名、湛江的罗非鱼发病率超过80%,其中比较严重的是茂南、化州、廉江、雷州等地,茂名、湛江整体的死亡率在30%-50%。受此影响,今年春苗的养殖时间也被拖延,鱼价的下滑也相应得到一定的抑制。
年末:秋苗紧缺,行情持续下滑
2014年罗非鱼秋苗的紧缺,无疑是时间进入四季度后,行业中最令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据各罗非鱼产地反馈的消息,由于今年夏季链球菌病严重,导致很多鱼塘停止喂料,养殖时间延后,预计将在11月迎来出鱼高峰,即便粤西、海南等地的苗企能够天气转凉以后加大产量,适宜放苗入塘的时间也被大大压缩了,今年冬季养殖户存苗少的情况几乎已成定局。
有业内人士透露,除了气温整体偏高以外,不利于罗非鱼繁殖以外,这也和今年夏季高温季节,很多苗企的亲鱼感染链球菌病有关。在亲鱼大规模染病之后,容易导致三种现象:一、亲鱼大量死亡;二、亲鱼发病时无法投喂, 鱼体瘦弱, 难以繁殖;三、在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之后,亲鱼的繁殖系统受到影响,导致繁育率低下。无论出现哪种现象,都会导致苗企产能缩水。
另外,由于病害的原因,今年的养殖时间被延长,以茂名地区为例,到十月中旬,还有接近5元/斤的价格,这是以往少见的,不过随着十月底到十一月,粤西地区开始大规模出鱼,价格将会下滑。有当地业内人士预测,鱼价将下跌0.5元/斤左右,所幸今年病害造成很多死伤,同时广东珠三角、粤西、广西地区,今年陆续有几家加工企业开始收鱼,对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2015需关注三因素
因素一:种苗混乱
秋苗生产困难,养殖户出鱼时间被延后,今年冬季越冬种苗存量少几乎已成定局。明年春苗将很抢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趋势,再加上今年链球菌病高发,很多苗企的亲本遭受损失,2015年春季的产能能发挥多少,据各地反馈的消息,普遍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面临这样明显的商机,到了明年,广东、海南的苗企都会提早开工。特别是海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当地的苗企在农历年就能够产苗,广东的同行通过搭棚等措施,也同样可以做到,唯一的变数就是天气问题,如果气温不够,鱼苗无法放塘,将进一步加剧放苗的集中程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有部分饲料企业的业务员反映,由于秋苗生产困难,有很多来自海南、湛江地区的二代苗(即指商品鱼在鱼塘内自繁出来的小鱼)大规模进入茂名等地的市场,如果养殖户放养这种苗,毋庸置疑会遭受严重的伤害,由此可以想见在2015年春季,将会有更多的“山寨”种苗出现,严重扰乱市场。
因素二:上半年缺鱼
越冬成鱼少,种苗也少,2015年的上半年,商品鱼或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样可以预见的是,在面对这样的情况,加工企业同样也会谨慎安排收购计划。在2014年就明显表现出这样的变化:在上半年,由于加工任务完成情况不理想,以及当时市场原料鱼供应不足,各加工企业在忙于完成旧单的同时,都十分谨慎,在四月美国波士顿的展销会上,各企业都“不敢谈新单的事情”,即使到了年中,出于对病害等因素的考量,也只是以短期、少量、小规格的订单为主。
同理,在2015年上半年,越是缺鱼,加工厂就越不敢接单,收购量可能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由于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发展罗非鱼、巴沙鱼等,上半年的价格恐怕难以高于今年的水平。另外,鉴于今年链球菌病造成大量损失,届时可能会有相当部分人选择小规格鱼上市,对抑制鱼价上涨有一定作用。
因素三:病害风险依旧
在2013年略微缓解之后,链球菌病今年再次来袭。链球菌病危害的严重性不需多说,在经过今年的打击之后,谁也不能排除2015年再度暴发的可能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养小规格鱼恐怕是明年上半年最好的选择,在投苗之后,选择好的管理方式和饲料产品,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卖小规格鱼,避开病害高发期。不过对于粤西地区很多有标粗塘的养殖户来说,适当放疏密度,加快出鱼速度,增加出鱼次数,同时强化水质管理,也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链球菌病的困扰,对行业所有人都是一个考验,目前最难的问题是,该病近乎无解,只能选择回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