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盛丰合作社:中小猪场需抱团取暖

  阳东县养猪概况

  阳东县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缘,东连台山市、恩平市,西邻阳西县,北接阳春市,背山面海。阳东县辖11个镇,总面积2043平方千米。201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9.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61万人。

  据当地人士介绍,阳东县现有存栏母猪7.2万头左右。2013年阳东县的肉猪出栏量为67万头,同比增长11.7%,生猪存栏量48万头,同比增长了6.7%。

  据报道,阳江市3家省级原种生猪场中阳东占2家;全市13家省级重点生猪养殖企业,阳东占7家;全市12家通过国家无公害产品及产地认证的生猪养殖企业,阳东占6家。近几年来,阳东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引来广东王将、广东源丰、阳江鸿福、温氏集团、中山白石食品、江门海大、农丰达、高科农牧等省内畜牧龙头企业。

  “哪怕养户只养2头母猪,也欢迎加入合作社。”在阳东县北惯镇赤平村委会,阳东县盛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传志等人接受了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的采访。谈及合作社,谭传志依旧滔滔不绝,丝毫没有因为近日腰部扭伤而减损热情。

  据介绍,阳东县盛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5月,成立之初社员有50多人。秉着自愿自由入社退社的原则,合作社成立两年多来最高峰时有100多名社员,目前合作社设理事长1人,理事2人,监事2人,经理2人,采购经理2人,社员99名,社员共有存栏母猪超过4000头。在阳东北惯镇,70%的中小养猪户都已加入了合作社。

  与其他地方合作社吸引产业链上各环节从业人员入社不同,盛丰合作社所有社员均为养殖户,没有经销商、猪贩的参与,清一色为养猪人。

  合作社成立以来修建冷库确保了疫苗质量,同时在购买兽药和集体卖猪上发挥了规模优势,议价能力的提高给社员购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谭传志告诉记者,当初成立合作社,正是为了与养户拧成一股绳,以集体力量统购统销,共御风险并获取规模效益。

  观念和设备都要更新

  合作社成立之前,阳东当地中小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家庭式的养猪模式,缺乏技术,猪场之间相互交流少,好的经验得不到分享。按谭传志说法,养猪户不是靠养好猪赚钱,而是靠运气赚钱。

  “以前不懂养猪,也不知道疾病的预防,经常去兽药店问,问多了人家也烦,”社员关齐芬有一个100多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他告诉记者,现在一旦遇到问题就打电话去合作社,都有专业的团队来帮助。

  合作社清一色为养猪户,哪来的技术团队?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个技术指导团队就是正大康地(蛇口)有限公司。在盛丰合作社办公室,记者看到了正大康地授以盛丰的“合作伙伴”、“优质客户”各种牌匾。谭传志告诉记者,遇到天气变化,疫病流行等情况,合作社都会与正大康地的技术团队交流,请他们提出方案供社员参考或直接给社员授课。

  除此之外,合作社每个季度都会选择某月初与社员开会交流。“根据气候和极端天气变化来确定交流内容,”谭传志告诉记者,如近期会特别向社员推荐猪群免疫方案以应对季节变化,并跟进落实。

  此外,在台风多发的月份,合作社会提醒社员注意预防猪感冒,及时进行猪舍稳固,做好猪舍清洁和排水以减少台风天走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合作社的带领下,社员逐步提高了猪场管理技能,也增强了猪病预防意识。

  猪病预防的重中之重是免疫,而免疫的关键是疫苗质量。目前,盛丰合作社已通过审批获得动物疫苗经营许可证,真正做到直接从厂商进货,省去中间的层层扒皮,为社员降低了成本。此外,每年正大康地也会为社员的猪场进行猪病抗体检测,如蓝耳病每年检测两次,根据检测结果再跟进疫病防治。

  疫苗的变质失效最容易发生在运输过程。对此,合作社对疫苗的运输、保存十分谨慎。据谭传志介绍,如用冰箱2-8摄氏度冷冻,中间的疫苗温度会超过10度,这样疫苗最多只能放一个星期,但采用冷库保存就能解决该问题。在社员购买疫苗时,合作社按需量配送到社员猪场,没打完的疫苗又免费运回合作社冷库保藏。谭传志告诉记者,合作社下个月将到广西购买配送疫苗的专车,专门用来给社员配送疫苗,这将更有效地降低因运输导致疫苗失效的概率。

  购销一体化为社员增收

  在合作社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出现在社员口中的高频率词汇是饲料、卖猪。

  成立之初,合作社从社员中筹集总运营资金200万作为集体购买饲料的款项,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合作社运营资金已经增加到了680万。

  合作社以此购买正大康地的预混料,再购进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根据正大康地提供的配方自配成全价料,由此能比市场卖的正大康地全价料便宜200-250元/吨。社员关齐芬告诉记者,全程算下来一头肉猪能省饲料款60-70元。

  盛丰合作社采购经理刘永恒介绍,采购原料自配全价料能从源头上把关,保证饲料的质量,合作社还有专用的仓库用来储存原料,便利而优质的生产资料供应使得当地养猪户纷纷加入成为盛丰的社员。

  合作社目前有4000多头母猪存栏,社员的猪群出栏时经由合作社统一售猪,规模效益提高了议价能力。因规模较大且猪源稳定,收购商都是长期合作的,一般不敢因市场波动而变更合同压价,由此社员散养户经由合作社卖猪能获得比散卖高0.1元/斤的价格,入社的优惠是实实在在的。

  虽然社员各猪场均用相同的生产资料和养猪模式,但每次收猪时难免还是会存在猪群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如何实现统销中的差异化以保证公平?盛丰合作社的做法是,猪只称重,按照重量比分配该批猪售卖所得款。如果个别猪场猪质量太差的,收购商也会同合作社、社员一起协调另议收购价,收购价差值就0.1元/斤左右,相差不会太大。在给社员的单上都会注明收购价,此单一式三份,猪场、合作社、收购商各一份,做到有凭有据。而在卖猪环节,合作社不吃社员与猪贩之间的差价,只是起到提供平台卖猪的作用。

  “以前我养猪的成本(只计饲料、兽药、母猪的成本)是6.6-6.7元/斤,现在从合作社拿兽药、饲料等,成本能控制在5.9-6.1元/斤。”社员关齐芬告诉记者,以前卖猪通过猪贩要多给10元/头左右的中介费,现在不需要了,直接联系收购商,还因合作社搭桥而稳定了购销关系。

  现合作社与收购商也达成一种默契,无论猪价好坏,不压栏。如果今天猪价低了,收购商也会过来收猪,明天猪价高了,一般养户都会压栏等猪价更高再卖,但合作社不压栏,涨价了照样卖,形成这样一种稳定性。

  据介绍,盛丰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合作社卖的兽药、疫苗、饲料以自供为主。兽药方面,社员购买合作社提供的兽药比非社员要便宜10%-15%,而整个利润空间也只有10%-20%,相当于合作社只赚5%,赚取的资金也只够合作社运转的人工水电这些基本费用。

  当猪价低迷,养殖户寝食难安的时候,合作社也做出了一系列举措帮助社员。如社员购买饲料可以先赊账,从社员中来融资,再按照比银行稍高的利息还给社员,以此抱团取暖。

  谈及合作社未来的规划,谭传志表示,盛丰合作社以团结当地中小养户为目的,并不追求未来规模一定要做大,相应地,能够养好猪赚到钱给会员带来收益才是硬道理。尽管这么说,谭传志还是忍不住告诉农财宝典记者,未来盛丰合作社还想学国外模式开个猪医院,帮助社员做好猪病检测和预防工作,不过这些都有待去国外取经后跟进落实。

  《农财宝典》-新牧网见习记者 许婉

  记者 钟展锋 孙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