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蓝耳病疫苗,对症才能有效

  本月起,全国各省已经陆续开展2014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蓝耳病作为农业部重点防控的猪病之一,如何合理科学的选择适合本场实际情况的疫苗也备受养户关注。我国当前商业化的蓝耳病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共8个品种,20多家生产企业,面对如此繁多的疫苗,专家建议应该结合本场的蓝耳病流行病学背景和目前的稳定状态来有原则地选择。

  阴性和稳定/不活动猪场不建议用变异株活疫苗

  PRRSV感染猪场的监测与评估是防控蓝耳病的基础,通常将猪场的感染状况分为四类:阴性猪场、稳定/不活动猪场、稳定/活动猪场和不稳定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不建议阴性猪场和稳定猪场使用活疫苗。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猪病技术服务专家夏伟认为灭活疫苗安全性好,不排毒、不散毒,免疫种公猪可降低精液病毒量,免疫母猪可提高母猪繁殖水平和新生仔猪成活率,改善死胎状况。因此适合免疫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和种公猪。但灭活苗产生的免疫仅以体液免疫为主,需要免疫的次数多,剂量大,免疫产生期长,免疫持续期短,并且体液免疫对清除蓝耳病病毒感染的巨噬细胞效果不好,因此夏伟认为灭活苗不适合免疫仔猪。

  夏伟建议蓝耳病阴性猪场首选经典毒株灭活疫苗,其次经典毒株活疫苗,而高致病蓝耳病活疫苗禁用。经典毒株蓝耳病活疫苗安全性好,对管理水平高、感染压力小的种猪场是首选。蓝耳病稳定不活跃的猪场,母猪群蓝耳病抗体监测为阳性,但繁殖性能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长猪群无感染,说明即使母猪带毒但不排毒,病毒不在猪场内传播。这类猪场可使用经典毒株蓝耳病活疫苗。

  高致病性活疫苗同一猪场避免使用2种以上毒株

  目前临床上呈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蓝耳病病例,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引起。默克动物保健猪高级客户经理Karen Lehe在日前发布蓝耳病新疫苗时介绍说,繁殖群异常和仔猪的死亡率高,这些是导致猪群健康管理和运营成本的实质性损失的主要因素,使用疫苗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减轻临床症状,降低损失。杨汉春也曾表示猪场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重点防控高致病性PRRSV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自2007年大爆发之后,逐渐变得缓和,但目前仍有散发疫情发生,呈地方性流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军证实,他们实验室近几年对东北地区猪场送检病料检测结果表明PRRSV目前流行毒株仍以HP-PRRSV为主。

  杨汉春多次提到对目前猪场多个毒株活疫苗滥用和盲目使用表示担心,他指出,普遍免疫、高频度免疫,以及两种活疫苗在同一猪场使用等问题可能加剧病毒的变异和重组。因此他建议一个猪场仅使用一种活疫苗,避免使用2种以上的活疫苗。田志军也认为现在很多猪场过分看重疫苗生产厂家,而忽视了疫苗株与流行毒株是否相匹配的问题,通俗讲就是患者得病后选择药品时,药品质量对于治病很重要,但该药品有效成分是否能够对症治疗更重要。

  目前国内市场化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毒株主要有JXA1-R株,HuN4F112株,TJM-F92株。夏伟介绍说,JXA1-R(江西株)是政府的主要采购毒株,但有临床反馈JXA1-R株使用一段时间后,猪群的稳定性开始下降的情况。TJM-F92株(天津株),该毒株的显著特点是在NSP2上缺失了120个氨基酸,从而增强了疫苗的可鉴别性。疫苗基因的缺失导致疫苗免疫原性下降,免疫猪群无法清除蓝耳病病毒,不可能实现净化蓝耳病。

  田志军等已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HuN4F112株对仔猪免疫后14天即可产生免疫保护,免疫4个月生长猪强度攻击均能获得100%保护,母猪配种前免疫母源中和抗体可持续5-6周,哺乳仔猪3-5周主动免疫1次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夏伟介绍说,临床应用HUN4F112株对爆发高致病蓝耳病猪场紧急接种可显著缩短临床发病病程,免疫仔猪与不免疫猪(28日龄至70日龄)观察,发病率降低9.5%,死亡率降低7.24%,日增重提高54.7克/头。成活率显著提高,死淘率显著下降。

  免疫程序更强调个性化定制分症论治

  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猪场技术人员曾这样戏称蓝耳疫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制定蓝耳病免疫程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杨汉春曾指出目前国内防控蓝耳病采用的强制免疫、普遍免疫、频繁免疫都是不科学的。田志军认为PRRS活疫苗接种妊娠后期母猪疫苗毒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使新生仔猪先天带毒,并造成一定数量的弱仔。“一刀切”所产带毒仔猪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疾病抵抗力低,给猪场带来损失。

  夏伟建议阴性猪场以及感染压力小的种猪场,种猪群免疫蓝耳病灭活疫苗,仔猪免疫弱毒疫苗1头份/头;或仔猪不免疫蓝耳病疫苗,但定期监测猪群感染状况。而稳定/不活跃猪场,建议种猪和仔猪免疫经典毒株活疫苗(CH-1R株),但要根据季节变化或猪场的不同情况来调节免疫程序。这类猪场最好能够建立自己核心种猪群,尽量避免从外引种。

  对于,稳定/活跃猪场,夏伟建议母猪群跟胎免疫HuN4F112株疫苗(不建议一刀切免疫),保育猪可根据临床发病情况制定具体的免疫剂量和时间。此类猪场要慎重引种。不稳定或是发病的猪场,需要紧急接种HuN4F112株疫苗,可以缩短病程,控制病情的扩大。育肥和保育猪免疫1头份/头,妊娠60天以前以及哺乳母猪免疫1头份,可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后母猪产后7-14天免疫2头份,仔猪3-5周龄免疫1头份。疫苗免疫猪7天产生抗体,14天产生免疫,21天免疫力坚强,可有效清除蓝耳病流行野毒株在猪群的持续感染,此时猪场禁止引种。

  《农财宝典》见习记者 孟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