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與探索 耕耘與收穫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結業,潮州,蛻變
  • 发布时间:2015-02-14 15:20

  連建英

  五七年生於廣東潮州,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潮州畫院創作室負責人,畢業於廣東省韓山師範學院,深造於中國美協培訓中心和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杜滋齡工作室,師從著名中國人物畫家杜滋齡,並得到吳長江、謝志高、梅啟林、霍春陽、王培東、賈廣健、陳鈺銘等諸名家親授。主攻中國寫意人物、山水畫,又工花鳥及書法,其中人物、山水作品多次在全國和省美展上入選、獲獎。受聘為天津職業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藝委會委員、中國將軍書畫院藝術院長、廣東連緣畫院院長、海南連氏書畫院院長、福建長泰連氏畫院執行院長。曾於二〇〇八年應邀到釣魚台國賓館作畫。

  主要作品:

  《神韻》獲「廣東省慈善美術創作大賽」銅獎。(廣東省美協主辦)

  《陽光》入選「二〇〇八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肩負人民的希望》入選「感恩·重建——紀念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協主辦)

  《清泉不斷伴炊煙》入選「二〇〇九年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搜救》入選「廣東嶺南美術大展」。(廣東省美協、廣州美院主辦)

  《寧靜的港灣》獲「第三屆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全國中國畫展」優秀獎(最高獎)。(中國美協主辦)

  《潮起潮落》獲首屆「公望富春—全國中國山水畫大展」優秀獎(最高獎)。(中國美協主辦)。

  《晌午》入選衝刺「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廣東省美術作品展」。《春澗》、《野渡》分別應邀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第三、第四屆書畫名家邀請展」。《李白邀月圖》、《碩果圖》應邀參加「杭州(二〇一四)

  兩岸三地書畫名家作品展」,《松下對弈圖》、《明月幾時有》分別被墨西哥和保家利亞國使館收藏,《高山流水》、《松鶴延年》、《滿塘荷氣》、《松齡鶴壽》等國畫作品及書法分別被原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副主席林豐正先生和香港潮人領袖陳偉南先生政要名賈收藏。

  連建英二〇〇七年初到位於天津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進修,我作為天津人民美術美術出版社的應邀嘉賓參加他們的開學典禮和一些活動,由於他個子高,又寫得一手好書法,因此有些印象。當年九月份我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杜滋齡人物畫研究生課程班,碰巧他也考上了,於是成了同學。剛開始他的畫在班裡二十多位同學中水準還屬較差,但他非常執著,非常勤奮,非常善於虛心請教老師和水準高的同學。到次年結業時,他的繪畫在班裡同學中已達中上水準,並在即將結業時已有作品入選了「二〇〇八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結業後不少同學留在北京繼續深造,他卻回到廣東潮州,說是要回去好好消化進修學習的東西,於是他回去後潛心中國畫的探索和創作。他才思敏捷,善於思考,敢於探索各種不同繪畫類型、題材和筆墨技巧,許多畫家一生只畫一個種類,畫人物的不畫山水、花鳥,畫山水的不畫花鳥、人物,這樣有利於集中精力把一個種類畫深畫透,但連建英卻認為應博采各畫類的筆墨技法之長,才能在創作上將不同的筆墨技法互相滲透,使之畫面的筆墨技法表現豐富,畫面效果更好,也有利於及時求變,創作不同類型和題材的作品。在進修時,他就經常到花鳥班和山水班及工筆重彩班旁聽,因此不論是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還是木船、老屋等他都要學,都要畫;不論是人物畫的寫意還是工筆,花鳥畫的線條還是墨韻,山水畫的米點皴還是斧劈皴、披麻皴、拖泥帶水皴等不同風格和技法他都要嘗試,從而豐富了他的繪畫技巧,在同一幅作品中,他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繪畫技巧去表現,以至達到自己最為滿意的畫面效果為止,也能夠隨時創作自己喜歡的不同類型和題材的作品。其實,自古至今許多名家都是如此涉足多個種類。

  這幾年中,我多次到過潮州,每次看到他的作品,都有不同的感覺,但每一次感覺都比前一次有新意,有提高。可以看出,短短幾年,他的藝術水準有了很大的飛躍。由於他的博採眾長,能夠靈活善變,因而不論畫何種類都能得心應手。這在他參加全國畫展作品的創作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開始他主攻寫意人物畫,有兩作品進了全國畫展,接著他改畫山水參加全國畫展也進了,後又改畫木船參展,沒想到更是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畫展優秀獎(該展最高獎),而且都是全廣東省唯一獲獎作者,非常難得。當許多同學還在北京繼續進修為能加入中國美協而奮鬥之時,連建英卻在家憑著他一年多的進修所學和自己的天資及勤奮,已取得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資格,成為我們班結業後幾位能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中的一個,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實現了從一個市級畫家到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的華麗蛻變,真是少見,難能可貴。

  但他這一蛻變的過程並不輕鬆,而是與他這幾年中能沉得住氣,不浮不躁,埋頭耕耘,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分不開的。每有外出,他都不放過寫生的機會,每個可以入畫的景物都躲不過他的鏡頭,每個能夠前往的高水準畫展他都要認真觀摩,每個題材的創作他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深思熟慮,每個大作品的創作他都要先整出好幾個構圖來比較,每一個大作品的完成,他都要再畫出一、二幅進行挑選,而在構圖和動筆創作至完成的整個過程中,他都要多次虛心請教當地行家,以求精益求精,並幾乎每個晚上都要畫到淩晨三、四點鐘,甚至通宵達旦(因他白天要到畫院上班,晚上才是他醉心藝術的個人空間),即便是他獲得中國美協會員資格後的這兩年,還常常能在手機上看到他淩晨一兩點在微信上發出的他的新作照片或相關資訊。可見他這些年藝術上能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樣超常的努力,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就順理成章了。但這種過於「拼命」的努力方式我還是不太贊成,還是要注意身體。

  近期,連建英將要舉辦他加入中國美協後的第一個畫展,出第一本畫冊,要我為他寫點評論。從他發給我的眾多作品照片看,是彙集了他近幾年來不同階段、不同題材、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精品力作,據說將展出一百來幅。這些作品,有以藝術性與學術性高度結合的創作類大作品,也有較傳統的文人畫,都畫得很不錯。但不管畫什麼題材,什麼種類,什麼風格,是創作類大作品還是較傳統的文人畫,他都遵從導師杜滋齡提倡的「繼承傳統、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理念,傳承線條與筆墨的中國畫傳統,以現實的人物和景象為源泉,合理地融入些西畫元素和時代精神,用心地進行創作。這其中,也得益於他原有較好的書法功底和文學修養等畫外功夫,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因此他的人物畫作品中能很好地將西畫的人物造型、焦點透視和構圖等一些元素與中國畫傳統的筆墨線條及畫面意境較完美地結合,有較高藝術性;而其山水畫的凝重和花鳥畫的凝煉則能較多地體現傳統的中國文人畫特點。真可謂多才多藝。

  當然,由於連建英在學習和創作上的多樣化,使他的作品還未能完全形成個人風格,許多地方也還有提升空間,但我相信,憑著他的天資和這份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及一貫的虛心向學,他的藝術之路將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我說這些實在話,就作為對連建英出畫冊辦畫展的祝賀吧。

  文/田均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