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20名渔行家重现经典案例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 关键字:养殖病害,烂身病,对虾,兽医师
  • 发布时间:2015-05-07 14:32

  编者按 随着养殖环境的变化,养殖病害变得越来越复杂,养殖户面对各种病害袭击时变得不知所措。《农财宝典》从全国各地筛选了一批有技术、爱交流、爱分享的水产渔行家,他们有养殖户、渔药经销商、企业技术服务人员,他们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这期《农财宝典》渔行家们将跟大家分享常见养殖病害的案例。

  姓名:梁肖微

  地址:顺德区均安镇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草鱼、生鱼

  经历过生鱼的水质剧变、鱼病、中毒、缺氧、拒吃什么都有,我曾经在2013年治好自己家一塘生鱼烂身病,最后赚了19万元;不过对于去年治疗好一个养殖户的生鱼烂身病案例最满意。

  案例:

  2014年夏天,一个我客户发现自己的生鱼有红点,自行处理了几天后没效果就去附近一药店找人帮忙治疗,搞了十几天没效果,但鱼已看到烂身了,有部份变了铜钱那么大了,由于那客户认识我又不好意思找我,最后通过他邻居也是我客户找我帮他搞好了,全程调水十解毒十吃内服十消毒用了4800元左右;另有一个是开春时候分塘,不小心倒了车鱼在地上,鱼体受伤细菌感染传染了其它鱼导致烂身。

  生鱼烂身是多种因素导致,养殖密度、饲料调控、质量、水质处理不当、寄生虫、细菌预防处理不当等等…主要两种原因导致:一是太阳照射厉害,水体上层尽管光合作用加强,但耗氧微生物活动强烈,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明显加大,水温过高,池塘溶解氧也大量逃逸到空气中,反而造成池塘水体缺氧,水质变坏;二是上层水体和下层水体温差较大,容易烫伤鱼身,破坏生鱼外层粘液保护膜,让浮游生物、有害细菌等微生物有机可乘,感染生鱼表皮,引起烂身病。

  处理方案:

  第一步:调水、解毒。由于发病鱼塘大多亚硝酸盐浓度高的离谱,水面有死鱼尸油,而且养殖户多用过毒性较大的烈性消毒药和杀虫药,所以只有先调水、解毒,才能提高后续用药的效果。净水解毒剂、水质保护解毒剂化水后全池泼洒,同时停止投喂饲料或冰鲜鱼。

  第二步:消毒。为防止病原扩散和伤口霉菌感染,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体质较弱,不宜选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小鱼建议使用:“360云消”1包2亩+“霉平”1包1亩,连用3天。

  第三步:内服药物。消毒后再内服消炎生肌的药物可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小鱼建议“鱼病康套餐”2套+“肤美”50g+“多维”1包+“氟甲喹粉”100g,连喂5天。

  烂身病属于一种慢性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事项:①治疗期间及刚治好病后不要大量换水、及捕鱼,以免引起应激反应,而加重病情或复发。②治疗期间最好不投喂冰冻海水鱼,宜选择新鲜淡水鱼或优质配合饲料制作药饵进行投喂。③发病后,必须及时捞除病死鱼,争取尽早控制病情,以免扩大感染。④病治好后,仍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鱼体对该病不产生终身免疫。

  姓名:余明海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从业内容:技术服务

  技术专长:淡水鱼

  余明海是一名职业鱼医,毕业广东海洋大学,从业11年。

  案例:

  云浮新兴县捻村养殖户梁老板,鱼塘面积84亩,平均水深2.3米,鱼猪混养,主养罗非鱼,搭配大头,鲮鱼,白扁,池塘边长期存栏400头肉猪,20头母猪,猪粪直接排入鱼塘,尿液90%不入池塘。2014年4月15日下苗:罗非18万,9朝规格,大头4500尾,白扁3600尾均为8--12尾/斤规格,鲮鱼为2011年标粗以后过塘鱼15万,规格50尾/斤。2014年7月24日发现白扁体表有锚头鳋

  未见鱼类死亡,所有鱼类吃食不旺盛,7月25日使用90%农用敌百虫70瓶【400克/瓶】杀虫,25日起罗非鱼停止进食,大头出现漫游症状,零星大头死亡,26日早上大头死亡380余尾,无明显外部症状,体内食物充足,肠道饱满,罗非继续不进食。27日早上温度较高,达到31度,天气略闷,间隙出现太阳,大头死亡500余尾,白扁开始出现肛门红肿,鳃盖两侧出血症状,死亡10余尾。

  首先化验水质,氨氮达到3.5【矿泉水稀释两次】,亚硝酸盐0.3,PH值9.2,解剖发现:大头、白扁肠道充实、饱满,肠壁充血严重,肛门红肿有淡黄色液体流出,鲮鱼无明显症状,鳃丝发白,罗非鱼肠道、胃里无食物,鳃丝发白,无其他明显症状,仍然有大量罗非鱼在增氧机周边巡游。

  原因分析:鱼类长期处于非常差鱼猪混养环境,抢食较差。白扁由于环境恶劣出现锚头鳋寄生虫病,养殖户使用精制敌百虫分量和药物原本不会造成死鱼,出现罗非不抢食的原因主要在于水质差和敌百虫的闭口副作用。

  大头刚刚开始出现死亡主要原因为养户鱼猪混养池塘入水口周边整个鱼塘边大量桡足幼虫被敌百虫毒性入侵,大头鱼摄氏大量中毒后的浮游动物间接出现中毒现象【解剖发现大头肠道饱满,肠壁出血可以佐证为摄氏浮游动物后急性肠胃炎和中毒】,白扁的首次死鱼也是在于浮游植物吸收毒性后出现的连带中毒。

  养殖户27号中午使用生石灰开始犯错,敌百虫在遇到碱性物质时毒性将急剧增强,生石灰的加入使敌百虫变成毒性强无数倍的敌敌畏的同时,氨氮在PH值升高的时候大量以分子氨形式存在,毒性增强!这也是其他鱼类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晚上增氧剂的加入,是鱼类生命雪上加霜,原本鱼类体质非常虚弱,呼吸不顺畅,粒粒氧的加入PH值再次提升【过碳酸钠,过氧化钙】另外增氧水实际为双氧水,大量增氧剂的使用直接产生大量离子态氧,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和刺激作用。

  处理方案:

  第一步:使用果酸1升+葡萄糖5公斤+白醋1斤/亩/米用量【解除水体毒性,降低水体PH值,补充鱼体能量】第二步:更换补充新鲜水源,第三步:硫代硫酸钠+腐植酸钠+聚合氯化铝继续解毒,第四步: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磷肥调节水质、重新培养藻类 31号鱼类停止死亡,8月3号罗非鱼开始进食,鱼类基本回复正常,8月中,下旬各用微生态制剂调水改底两次,9月6号干塘完成,总计出鱼:罗非64000斤,大头+白扁+鲮鱼不到2000斤。

  姓名:黄兆基

  地址:中山市三角镇

  从业内容:养殖户

  技术专长:淡水鱼

  案例:

  黄兆基说,按照他的构想,用一口20亩的鱼塘作为365模式的实施点,安装全套设备,包括底排污、均衡增氧等等,主养2-3斤/尾规格统鲩,另外再配套60亩水面,其中20亩用于种苗繁育、标粗,还有40亩水面用于养殖大规格草鱼和脆肉鲩,以便行情起伏波动的时候,调整自己手里统鲩、大规格草鱼和脆肉鲩的比例。

  处理方案:

  据了解,2014年年底他又多“收”了几十亩。同时养殖三种规格鱼的模式,也让他对市场风险的变化有更好的应变能力,例如在2012年,他就试过大幅度减少统鲩的销售量,几乎全部养成脆肉鲩,一直压到春节期间出售,“其实这也是要灵活变化,当时如果大规格鱼的价格好,我就直接都卖了,不再养脆肉鲩,这些都需要灵活应对”。

  中山目前的草鱼养殖模式,采用轮捕轮放的方法,相对其他产区来说,饲料投喂量大、鱼密度大产量高,以高投入换高产出,对管理的要求就相对更高。例如使用均衡增氧技术,通过提高鱼塘投喂区的溶氧量,使鱼的饲料系数降低0.1-0.2,可能短时间内看不出差别,如果一年多次卖鱼,例如4-5次,那么积累的效益就比较可观了。

  姓名:赵毅敏

  地址:珠海市斗门区莲洲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对虾

  案例:

  赵毅敏在莲洲镇上横开渔药店,2014年6月,他有一个客户的虾塘出现轻微白便现象。发病的虾塘时一口7亩的土塘,水深接近1.5米,养殖户在巡塘的时候发现水面漂浮有白便,抛网的时候也发现有白便,经过观察,虾的身体并没出现异常,症状还处于轻微阶段。

  处理方案:

  在刚开始使用乳酸菌,拌料给虾投喂,赵毅敏使用的是一个乳酸菌含量较高的产品,考虑到当时,当地病害的流行比较严重,选择了标示使用量(200斤料拌100克乳酸菌产品)的两倍量使用,并且在用之前经过充分活化,以保证效果。乳酸菌能够在动物体内快速繁殖连片,并形成屏障性的保护膜,确保动物消化道不被有害微生物侵占。

  对虾产生白便,一般是肝脏出了问题,在使用乳酸菌的同时,他还采用了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药制剂,含有黄芪多糖等成分,逐渐恢复肝脏的活力。另外,他还加入了一些解毒剂,既可以化解肝脏中的毒素,还可以讲解饲料中可能存在的霉变毒素。

  经测量发现,该虾塘的水质不太理想,存在一定程度的倒藻现象,再在水中加入有机酸类的药剂,可以降解死藻毒素。另外,在做如上处理的同时,适当培养有益藻类,在水中添加有益菌,4-5日后,巡塘再也没有发现白便,虾的吃料量和吃料时间正常,抛网观察没有发现异状。

  姓名:陈泽柱

  地址:南海区西樵镇大同村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黄骨鱼、生鱼、鳗鱼

  案例:

  去年十月,西樵周边一口6亩大的生鱼塘一个星期内死鱼上斤;鱼塘水深1.6米,当年4份投苗,存塘量8万尾,炮头2.5斤平均规格1斤/尾左右。发现死鱼后测鱼塘各项水质指标为,pH8.2、氨氮0.78、亚硝酸盐0.1。由于死鱼前,生鱼食欲好,养殖户为赶鱼上市而增加了投喂量,加上天气阴闷,从而导致生鱼出现急性肠胃炎、肠胃出血等等。

  具体原因:事发养殖中后期,残饵积压过多,氨氮过高(0.78,高于0.3已经超标),天气不好,投喂量过大,容易引起反底。因为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

  氨氮超标通常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这时候由于残饵和粪便的增加,池塘底部的有害物不断沉积,造成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而且,当时养殖还不断加大投喂量,所以发生反底死鱼是常见的状况。因为当氨氮的积累在水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使鱼中毒。

  处理方案:

  通常先试用解毒改水王或解毒净水王分解沉降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质,然后试用底改类产品如洁底净,分解沉积在池塘底部的有害物。经过调节后的水质,需要定期使用小球藻源、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肥水,稳定水质。具体表现为急性肠胃炎、肠胃出血。

  此外,拌料内服+调水,每餐饲料拌食酶菌,连续拌料7-8天;用AQ菌调水1包/亩,10日一次。一个星期后死鱼情况基本制止。

  姓名:苏晓洪

  地址:湖北鄂州、黄冈、咸宁、黄石

  从业内容:技术服务

  技术专长:淡水鱼

  案例:

  当时养殖户卖鱼前使用硫酸铜紧鳞,遭遇天气不好,引起池塘藻类死亡,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经过紧急的增氧及解毒处理,全池所有品种的鱼依旧在水面缺氧浮头。

  由于下药或天气变化引起的倒藻红水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时常发生,客户处理的经验丰富,解毒、增氧等方法也多种多样。当客户往往忽视1个关键点,即此时鱼的呼吸是否能够达到正常水平,在红水的情况下,有哪些因素制约鱼的呼吸。红水时,通过机械、化学制剂等常规的方法对池塘进行增氧,水体溶氧一般会达到1.8-3.5mg/L,一般较难达到4mg/L每升以上,但水体溶氧已经能在大部分鱼的窒息浓度以上,随着红水发生的时间推移,关键问题演变成鱼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呼吸。一般红水时,会伴随水体耗氧有机质增多、藻毒素、池塘有害气体上泛、酸碱度下降。客户往往聚焦解毒与增氧,而忽略了有机质多,酸碱度低对鱼呼吸的影响。

  处理方案:

  因此,红水处理在解毒、增氧处理措施完成后,还需进一步跟进提升酸碱度、降低有机质含量的工作。因此,在解毒、增氧之后,鱼依旧没有下沉的情况下,需要对水体进行沉降、提升酸碱度的工作。而海联科3202就刚好具备这2项作用。3302主要成分的氧化钙,作用水体后,会持续产生氧气并提升水体酸碱度,同时还具备沉降的功能。通过使用海联科3302(10kg/包),1包管8亩水体。挽救70%以上的鱼。

  姓名:王谋炳

  地址: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

  从业内容:养殖户

  技术专长:对虾

  案例:

  去年中造虾开始,王谋炳的池塘感染荧光弧菌,虾被迫排掉。他百思不得其解将,为什么池塘会有荧光弧菌,荧光弧菌来源要么是外部水源,要么是虾苗。但是他定期把外部水源检测后没有发现带荧光弧菌。后来,去年我才从一位做苗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去年不少虾苗场暴发荧光弧菌,荧光弧菌从虾苗带到池塘里。

  为了杀掉这些荧光弧菌,王谋炳尝试过很多的方法,市面上的氯制剂,碘制剂,季铵盐类的通通都试过,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虾还是不停地“冒底”。后来翁田遭受台风的袭击,王谋炳把自己池塘休整好之后,把整个池塘以及所有的设备作了彻底的消毒。

  处理方案:

  能量,最后用精博甲壳净杀虫,全程停料,开打增氧机,两天后虾恢复正常,水色清爽,吃料增加,为防止纤毛虫脱落后虾体的细菌感染,又用了中仁底毒净消毒,后来庞老板的这造虾取得丰收。

  在处理虾塘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宁国栋觉得不要盲目,要先根据实际表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针对病害合理用药,做到对病下药才能解决问题,药品一定要用正规厂家,品质保证的,不然做到了对病下药,但药品质量不行就也是徒然。

  姓名:符扬

  地址: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对虾

  案例:

  4月上旬,有养殖户上午发现水质变化,到了下午4点半左右的时候,养殖户发现其5-6公分的虾有点不正常,肝脏微红,于是就把水质和虾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符扬。看到图片,符扬就判断倒藻后的弧菌暴发和藻毒素的中毒,早上出现倒藻,下午虾就开始出现病变。

  符扬介绍,今年不管是什么藻,不倒藻没问题,弧菌不会暴发,只有一倒藻,弧菌就会会马上暴发,此起披伏,我们经过弧菌检测,发现很大部分是绿弧菌,很恐怖,绿弧菌很容易引起对虾暴发早期的肝胰脏坏死症,3天之内可以把虾全部死亡。而且今年不但海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问题,淡水也一样。

  由于该养殖户的店离我比较远,他想第二天再来拿药品。但符扬知道这种问题应该及时处理,拖到第二天,虾就基本完了,很难救回来。

  处理方案:

  于是他建议养殖户不能拖延,要立刻处理。第一步、先解藻毒,接着用季铵盐络合碘消毒,把弧菌杀死。如果用刺激类的含氯的制剂消毒的话,虾也很难救回来,病情反而更严重。间隔2-4小时,用一些含有五倍子类的中草药泼洒,加上五黄或者三黄配合着用。第二天继续泼洒中草药。第三天解毒,用乳酸菌恢复肠道和肝脏的功能。这样一套方案下来,养殖户的虾也恢复了正常。

  姓名:宁国栋

  地址:广西省钦州市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对虾

  案例: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宁国栋记忆比较深刻的是钦州谷仓六队庞老板的虾塘,虾出现游塘、爬边、减料现象,有几条死虾,池塘约有是10亩,平均水深1米,已投苗40条,庞老板接连用了维C、中草药、有机酸解等产品均不见效,十分着急,他后来找到宁国栋,进一步了解后,我发现他的池塘水比较浓,塘边草上有粘着物,料台有少量沙,虾吃料减慢,爬边,宁国栋觉得应该是感染了纤毛虫,于是用显微镜检查确认,对虾确实感染了大量纤毛虫。

  处理方案:

  能量,最后用精博甲壳净杀虫,全程停料,开打增氧机,两天后虾恢复正常,水色清爽,吃料增加,为防止纤毛虫脱落后虾体的细菌感染,又用了中仁底毒净消毒,后来庞老板的这造虾取得丰收。

  在处理虾塘的问题时,宁国栋觉得不要盲目,要先根据实际表现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针对病害合理用药,做到对病下药才能解决问题,药品一定要用正规厂家,不然做到了对病下药,但药品质量不行就也是徒然。

  姓名:刘祖佳

  地址:广西省玉林市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案例:

  刘祖佳指出养殖水体中的游离氮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其来源主要是饲料、肥料、水生动物排泄以及注入的其它水体。氨氮对养殖鱼虾有明显的中毒致死的危害。我们大多数养殖鱼虾类对氨氮都十分敏感,如氨氮浓度为0.099-0.455mg/L就会对草鱼生长产生抑制。

  水体氨氮增高会引发鱼类氨氮急性中毒或氨氮慢性中毒现象。鱼类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 1.鱼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2.呼吸急促,鱼口时而大张不能速度闭合。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黑色。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5.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

  处理方案:

  氨氮中毒需要综合防治,主要有:1、提高饲料质量,降低饲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减少养殖鱼的氮排泄量。2、严格防控生活、工业下游的“富氮”水体侵入养殖塘,适当种植浮萍,凤眼莲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控制和降低富营养化程度。3、改善水质,增加底层溶氧合理使用增氧机(涌浪机),加强上下对流;经常清淤、换水、减少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数量都增加水体溶氧;使用化学增氧剂,精养塘选用在水中分解缓慢的粒粒氧和底质净化颗粒,对改善水质尤其是底层水质效果更加良好。水体溶氧尤其是塘底溶氧充足,可使水体有毒的氨氮被消除,保持水质的pH值稳定。4、合理施肥。精养塘应少施效果慢、耗氧大的有机肥,高温季节要多施水美。5、使用水质改良剂。精养塘氨氮中毒后风险高、损失大,最好能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特别是高温季节。6、氨氮中毒的救治。先可用碧水双或者降碱解毒开胃酸调节水体pH值,pH值低于7.0时可解除氨氮毒性,后用强力净水宝、硫代硫酸钠等都具有吸附作用的矿物质、减少或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含量,进行底层水体置换,抽去底层老水加注新水。

  姓名:岳宏贵

  地址:湖南省南县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岳宏贵是一名高级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毕业于南县农业中专(主修农学、辅修水产),在水产行业已经从业31年。目前是湖南省南县的一名渔药经销商。

  案例:

  2013年8月,南县三仙湖一位资深养殖户从浙江购买了3万多斤草龟。这些草龟规格普遍在1-2斤/尾,被当作二类亲鱼来养殖。草龟购买回来后,养殖户将其放在一口大约4亩6分的池塘里。除了有点应激反应,草龟入塘后都比较正常。大约一周后,草龟开始不吃食,而且出现死亡问题。

  该养殖户判断这是由外源性细菌导致的,采用碘制剂消毒并拌喂了内服药。这个办法没有解决问题,死亡不断增加。不得已,他求助于湖北某科研院所一位专家。该专家开了外用与内服两种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发病持续20天,死鱼不断增加,有一两千斤,最后求助于岳宏贵。

  岳宏贵捞了3只带病的活龟解剖,发现3只龟的肝胆都变色、肿大、肠道出血、口腔充血,2只龟的肠道梗塞,饵料被塞着,另外1只龟的肠道有腐烂粘液。3只龟表皮都完整,没有特殊痕迹。

  解剖之后,岳宏贵测水,结果显示氨氮为0.9,亚硝酸盐达到极限。池塘淤泥有大约50厘米深,杂草占据了60%的池塘水面。最后,岳宏贵询问了投料情况。草龟长途运输入池后,有一定应激,投喂率不宜太高,要逐渐增加,该养殖户一次性按照正常投喂率投喂。

  处理方案:

  综合上述情况,岳宏贵认为,池塘杂草太多,光合作用比较弱,制氧能力差,加上淤泥厚,池塘溶氧比较低,而且水质差,上述因素导致龟的肠道出血、梗塞、口腔充血。加上投喂率比较高,肝胆负荷比较重,肝胆才会变色、肿大。上述多重问题导致龟不吃食、死亡。

  为此,他提出包含4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第一、以最快速度清除杂草,增强光合作用。

  第二、降低投喂率。投喂率由正常情况下的1.2%降低为0.3%-0.4%,借此减轻肠道负荷。

  第三、外用与內服同步进行,调水、改底、培藻用量比说明书要求增加1倍。外用产品为“藻种+水美+超纯芽孢杆菌+速效底改”,同时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水美+藻种”配合使用能快速育成优质浮游植物小球藻等,光合作用明显,产生氧气,快速分解亚硝盐等有毒物质。內服共2个疗程,第一疔程4天,用“渔病康套餐+多维+粘合剂”,第二疗程3天,用“板黄散+恩诺沙星+酵母+多维+粘合剂”,其中酵母促消化,恩若沙星给肠道消炎,板黄散清热解毒保肝护胆。内服药疗程之所以有7天这么长,是因为投喂率降低,延长疗程才能使得进入鱼体的药足够多,最终发挥良好作用。

  第四、使用外用药泼洒姜,提高龟的抗应激能力和诱食能力。

  采取上述方案后一个星期,龟的死亡陆续减少,第二个星期每天只有1-2个死亡,第三个星期后基本没有。摄食也逐步恢复正常。

  姓名:王权武

  地址:湖南汉寿县龙阳镇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王权武是一名中级水产工程师,在水产养殖行业从业已有33年。

  案例:

  2014年,王权武有个养蚌的客户,套养了草鱼,共300亩水面。5月30日,草鱼出现爆发性车轮虫病,池塘中大约有1.6万斤草鱼。

  在养蚌的池塘里给草鱼杀车轮虫,不能用市面上常用的专用药品,得用更好的杀虫药。这种药价格一般为12元/亩(按水深1米计算,下同),比常用药5-8元/亩贵一倍左右。这个养殖户的池塘水深1.53米,如果使用杀车轮虫的药品,总费用为300亩*1.53米*12元/亩=5508元。

  处理方案:

  王权武采用的内服药,是非药品。通过拌喂饲料进入到鱼体里,使鱼的血液产生驱赶车轮虫的作用,效果不错。每包药可以给2000斤草鱼苗驱赶车轮虫,一共使用两次,总费用为30元/包*(16000斤/2000斤)*2=480元。

  效果更好,还便宜那么多,为什么很多养殖户不这样做呢?首先,很多养殖户不知道这种做法,只要爆发车轮虫病,就想着杀虫。其次,部分养殖户曾经试过内服药,没有解决问题,就认为内服药没有作用。养殖户出现这种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药品有问题,可能是原料不够好,也可能是工艺比较差。二是, 养殖户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出现问题后,养殖户必须减料,一天只喂一顿,而且只喂药饵料。这样可以增加药饵料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效果会更好。如果还是每天投喂2-3顿,药饵料会很容易被排出肠道,起不到效果。

  姓名:陈让荣

  地址:湖南安乡县三岔河镇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案例:

  安乡的养殖户一般都自己购买水花,养到1两左右再放到大塘养成鱼。鱼种的体质与成活率不一定很高。鱼种养殖在9-11月份非常关键,我讲的措施主要针对9-11月份养殖。

  处理方案:

  首先,定期保健,做好越冬前管理,增强鱼种体质。陈一般会建议客户每月坚持使用保肝利胆中草药1-2次。发病高峰期之前15-20天,投喂黄芪多糖、安琪酵母与维生素等水产专用免疫增强剂,视天气与鱼种情况使用2-3次。其次,坚持投喂小白菜、苦卖菜等青饲料。鱼种在这个阶段咽喉齿还不完善。投喂青饲料可以尽快让草鱼的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增强其消化能力。我常建议客户每天早晚各一次,坚持2-3个月。

  再次,草鱼养殖过程中爆发车轮虫病时用中草药。用苦参末、青蒿末中草药拌料内服驱虫。同时,可酌情用相对高档一点的产品杀虫,但不要全池泼洒,在料台附近泼洒即可。这样既可以起到杀虫作用,又能降低成本。

  最后,勤改水、多调水,经常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与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每月坚持1-2次用EM菌拌料内服修复肠道。

  姓名:谭建荣

  地址:湖南省茶陵县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案例:

  2014年9月中旬,一个养殖户的草鱼种发病,每天大量死鱼,大约为800-1500尾/天。发病时,他的鱼种规格为2.5-3两/尾,总存塘量大约为3.5-4万尾,池塘面积为15亩。

  这位养殖户找了当地一个渔药经销商帮其诊治,将其判断为细菌性烂鳃病。不过,治疗效果并不好,死鱼量没有减少。

  处理方案:

  谭建荣做了几项检测。一是检测水。结果显示氨氮为0.8,亚硝酸盐为0.13,硫化氢为0.15,都超标。二是做镜检,没发现寄生虫病害。三是做解剖。发现口腔、鳍以及鳃盖都出血,鳃盖还红肿。肌肉与肠道都出血,肠壁比较薄,肠腔是空的。综合上述指标,谭建荣判定这是病毒性出血病。正常随着天气转凉,出血病会随温度降低而缓和。因为该水面发病持续时间长达20天,停料也达18天以上,鱼的体质差,加上水质破坏,使鱼久治不愈。

  谭建荣开出的解决方案如下:第一,停料;第二,控制水,消除应激源。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水,多开增氧机,伴用增氧剂。上述两个措施实行到第6天后,水质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死鱼量大幅度降低到50-100尾/天。第7、第8天不采取任何措施,到第9天拌喂喹诺酮、恩若沙星、板蓝根等内服药,一共4天,到第13天基本没有死鱼。

  姓名:胡新艮

  地址:湖南安乡县安丰乡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安乡的养殖户以年初放苗,年底卖鱼居多,卖热水鱼的非常少,而且年底的上市规格主要为1.8-2.5斤/尾,价格没有大草鱼高。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户效益常常不大理想。

  胡新艮胡新艮养殖10来年,饲料经销4年,渔药经销3年。他思维活跃,经常跟人交流,认为安乡这种主流的养殖模式必须改变才可能有所进步。安乡草鱼主要消费市场是西安。以往,西安主要消费小草鱼,近几年逐渐增加了大草鱼消费量。为此,他从三四年前开始尝试养大规格、卖热水鱼的模式。

  案例:

  近些年,不少投入品企业尤其是饲料企业都试图引导养殖户尝试这种模式。因为池塘条件不够好,卖热水鱼养殖户比较少而不方便销售等原因,真正尝试卖热水鱼的养殖户并不多。养大规格草鱼因为用药、用电更多,料比更高,养殖成本相对更高,很多养殖户担心风险,所以既卖热水鱼、又养大规格草鱼的养殖户就更少。

  处理方案:

  胡新艮自己养鱼10来年,自己先尝试,然后又邀请部分技术好、心态开放的养殖户一块来尝试。模式尝试后效果比较不错,逐渐吸引更多客户都跟随其养殖模式。其模式具体如下。

  首先,购买20-30尾/斤规格的草鱼种,经过1年养到0.5-1斤/尾,再转塘养成鱼。鱼种放苗到7月份,投喂量要降低,每天投喂1顿,投喂率只有0.5%。如此可降低草鱼的肝胆负荷。同时再拌喂维生素、黄芪多糖等增强鱼体免疫力。

  其次,投放0.5-1斤/尾二龄鱼种,发病率低,成活率更高。鱼的消化吸引能力强,料比更低,用药成本也降低。到5、6月份,草鱼一般长到2.5-3.2斤/尾,客户可以出售热水鱼。2014年行情虽然不好,但5、6月份小草鱼价格也有5.1-5.2元/斤,比年底4.2-4.4元/斤要高多了。年底再销售4-6斤/尾大草鱼。

  胡新艮认为,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他会根据当地鱼种养殖量、投苗量、成鱼存塘量,再综合分析其他产区的行情以及相关数据,调整模式。

  姓名:于巧志

  地址: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

  从业内容:技术服务

  技术专长:对虾

  于巧志是一名执业兽医师,毕业于集美大学水产养殖专业,从业已经有5年的时间。在这5年的时间里,他不断跑塘、学习、总结,并把自己总结的内容通过自身的微信公众号于巧志的水产养殖跟养殖户分享。其在硬池养虾上的总结更是让行业人士称道。

  案例:

  于巧志认为采取科学合理的投饵管理方法来避开苗期管理不善引起的诸多虾病,让投饵管理真正成为防病的手段。

  处理方案:

  大家都知道,虾苗肝脏、粪便的颜色与其摄食的食物颜色有密切关系,所以苗场中投喂黑虾片的虾苗肝脏、粪便多呈现黑色。虾苗在苗场一天投喂6-8餐,投饵量足、密度大,饵料更易被摄食,所以苗池内虾苗的营养充足,发育较好。

  放苗后,在水中浮游微生物不足的情况下,若投喂开口料不及时或量不足,极易导致虾苗饥不择食,被迫去摄食池塘的青苔、死藻等低营养的饵料来源,这时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虾苗摄食青苔、死藻后的虾苗肝脏呈现绿色、黄色等非饲料色,这就提醒我们,虾苗缺料啦。

  土池、高位池中后期常常观察到一些规格偏小的虾靠边、扒沙,经过多次取样检查,这些虾主要症状为:体型瘦小、软壳、携带寄生虫、肠道发红、肝小叶萎缩,但胃中还是有食物。

  显微镜观察胃中食物主要是一些青苔、硅藻、红虫、有机碎屑等。向此虾投饲料,不会摄食,表明虾对饲料无食欲,原因就在于早期投料不足或过早改大号料。

  过早改大号料与投喂不足产生相同影响,改大号料过早的情况比如:虾苗不到3cm就改投0号料(甚至1号料),料太大,虾苗摄食较慢,会被误认为是投喂偏多,导致下一餐减料,时间久了就会因投喂不足,导致虾苗去摄食死藻、杂质。

  原本规格整齐的虾苗也慢慢开始参差不齐了,虾苗入塘后经过短时间的适应后即可开始摄食,如果放苗后不能及时投喂或者投喂量少,只有一部分虾苗能抢到优质的饵料满足虾苗发育的营养需求,其余虾苗发育出现不完全,特别是影响肝胰脏和肠道的发育,逐渐出现发育畸形,抵抗力差,规格参差,长不大等问题,其次因转大号料过早同样会导致中后期规格不均匀、尾苗体质弱、抵抗力差。由于营养受限,尾苗在脱壳期极易出现脱壳死亡现象,这样的虾也就无药可救了。

  大家都知道,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受蜕壳频率的影响。蜕壳频率:在水温28℃时,1公分多的虾苗30~40小时蜕壳一次,随着虾苗的逐渐长大蜕壳时间逐渐延长,成虾蜕壳间隔的时间常为半个月甚至更长。

  蜕壳频率与水质环境因子及饲料营养有关,对虾的饲料营养优质、配方科学、营养全面,都可促进蜕壳频率,使对虾健康成长,缩短养殖周期。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虾体不蜕壳或蜕壳困难等实际问题。

  对虾蜕壳期,体质减弱,抵抗力下降,死亡率较高,所以通过投喂管理来保障虾苗营养将是防病的关键问题之一。

  以上内容仅简单分析放苗缺料对虾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本人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分析投饵管理在养殖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通过投饵管理可有效防病,如部分环境病、营养病、寄生虫病、细菌病。2、通过投饵管理可有效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风险。3、通过投饵管理可有效解决加料慢,吃料稳定性差,规格参差等问题。4、通过投饵管理可有效提高池塘养殖的可控性,适合大多数养殖模式。

  总结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科学投喂管理对于对虾的养殖至关重要。

  姓名:潘友灶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从业内容:技术服务员

  技术专长:对虾

  案例:

  “如何控制池塘的进水、排水是水质调控的关键。”潘友灶告诉《农财宝典》记者,传统的调水方法是用活菌等微生态制剂调水,但实际上水中的虾粪便也是天然的有机肥,只要通过排污、进水,控制得当,也能够起到水质调节的作用,还可以节省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成本。

  处理方案:

  高位池的池塘该怎么排换水呢?潘友灶认为在水温32℃左右的夏天,一口1-2亩的高位池一餐的投喂量在90斤左右时,一天的排污次数在12次为宜,一天的换水量在30公分左右。如果是温棚虾,23℃的条件下,一餐投喂量在40斤左右,一天最多排污4次,合计换水10-15公分。如果池塘比较平,排污能力弱的,可以适当增加排污次数和换水深度。倘若养殖户只吃到10斤/餐,但换水频发,一天达到四五次,那水质就很容易变瘦。潘友灶认为,高位池的水质调节就像人体的排便一样,正常饮食情况下,一天总有几次排便。但是只吃一点东西,要排便四五次,人也会受不了。

  此外,为了让从来没养过虾的客户分别水质的变化,潘友灶想了 一个土方法。用一个装虾苗的透明朔料袋先装上一袋水,然后排污、进水,第二天用同样的虾苗袋子装水,观察对比、两天的水色。如果水颜色更深了,证明水肥了,加大排放量,如果水颜色变浅了,就是水变瘦了,减少排放量。

  在福建漳浦养虾的林老板是潘友灶的客户。经过这样的操作,林老板去年的1.8亩高位池养出来10000斤虾,一口池用药只花了5000元/斤,林老板节省不少的成本。

  姓名:段星

  地点: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从业内容:技术服务

  技术专长:淡水鱼

  案例:

  漳浦长桥镇养殖户叶老板有鱼塘约30亩,平均水深3.5米,主养黑罗非鱼,混养少量的花白鲢、鲫鱼。段星去时,养殖户所有的鱼都呆浮于水面4天,并已开始出现死鱼。段星去的前一天死鱼超2000尾。之前他以为鱼缺氧浮头,就泼了增氧剂,但无太大效果,期间也有几个技术员诊断开药方,但是死鱼反而更多。段星经过全面诊断之后,情况如下:水质指标:氨氮0.6mg/L、亚硝酸盐小于0.05mg/L、pH 8.0、透明度约15公分。水色绿色偏黑。病鱼体表正常,无充血出血,无寄生虫。鱼鳃上车轮虫数量太多,一个低倍镜视野下超过30个。解剖肝脏轻微发黄,肠道有轻微出血。病鱼背鳍贴近水面,但嘴不露出水面呼吸。体色发黑,行动呆滞。

  发病原因:叶老板没有在3月中旬提早泼洒杀虫药进行预防,发病后又没有对症下药,导致产生了较大的损失。

  处理方案:

  当天解毒+增氧,以减轻鱼的应激状态;第二天,泼洒苦参碱等复方中草药杀虫;第三天,泼洒聚碘酮碘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第四天泼洒利水素+氨基酸肥水膏肥水。照此药方用下去的第三天鱼就没有停在水面上,死鱼也大大减少,不久就恢复正常了。

  姓名:朱良

  地址:江西丰城

  从业内容:经销商

  技术专长:淡水鱼

  朱良是一名水产养殖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淡水养殖专业,从业26年。

  丰城水产养殖户每年都得为如何处理水霉病发愁。2002年以前,养殖户一般使用孔雀石绿来处理。2002年,孔雀石绿被禁止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后,常规的处理药品有二氧化氯与硫醚沙星,朱良都使用过。根据其经验,二氧化氯杀真菌的效果比较差。硫醚沙星有一定效果,而且见效快,但不能根治水霉病且易伤水体,而且阴雨天不能使用,若连用还容易对鱼体造成次生药害。

  朱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专治水霉病的中草药来处理,效果比较好。不过,现在还有很多养殖户不太认可中草药,因为养殖户在鱼发病后常常希望在很短时间内治好,使用中草药一般不会马上见效,而要等上一段时间,比如说一周。中草药不仅有药效,还不会伤害鱼,不会杀伤浮游生物,养殖户可以耐心尝试一下。

  案例:

  2010年3月下旬,当地有个养殖户从外地购进5-7两/尾的鲫鱼4000多斤用于垂钓,放入8亩大小的池塘(1.6深)。入塘当天下雨,到第3天发现有鱼在绕池游走。他用了2天消毒药,到第5天发现鱼在“晒太阳”。

  直觉告诉朱良,鱼“晒大阳”很可能是因为鱼得了水霉病。朱良到鱼塘后发现鲫鱼满塘可见,在水面下2-3厘米处漫游,且身上长了菌丝体并附有泥尘,有的鳞片脱落发炎,有的鳃上都见菌丝体,并且发现死鱼,确实是水霉病。

  处理方案:

  朱良安排养殖户改用处理水霉病的中草药,连用三天。用药后第2天见死鱼79尾,第3天42尾。因时间较长,病情严重,朱良安排养殖户再连用三天中草药,第4天见死鱼26尾,第5天13尾,第6天7条,效果比较明显。因有细菌感染,第7天用二氧化氯泼酒,第8天基本没见死鱼现象。

  姓名:冯依才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

  从业内容:技术服务员

  技术专长:对虾

  4月初,华东地区的小棚虾的养殖户开始陆续投苗。冯依才为了能更好跟养殖户交流,他建立微信群,把常见的问题总结和归纳编写了一本《小棚虾养殖宝典》免费派发给养殖户。

  4月冯依才接到了不少养殖户提问,发现发现池塘长青苔和泥皮了。

  案例:

  冯依才解释,当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营养盐、有机物丰厚,尤其是氮源充足),在早期养殖过程中,遇到光照较强、清水放苗或池水透明度过大。底栖藻类滋生,遍布于池底表层。当遇到营养源消耗光,或不平衡,或中途池水过浓时,原先底栖藻类开始因以上因素出现衰败、死亡、腐烂等,裹挟着粘土,形成漂浮于水面的泥皮。

  因此,泥皮的滋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是光照到底泥。

  二是水体清淡到底的历时时间长。 三是底质营养盐充足及底泥里少量/微量氮源(氨氮高)。

  四是没有其他限制性因素的阻碍,例如余氯解除后底栖藻类滋生环境好,没有限制因素,水质安全,重金属少、余氯无、光照相对强、底泥有肥力、长时间清淡水等。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轻松破解泥皮问题。

  冯依才介绍泥皮的危害:

  第一、消耗土壤肥力,肥水困难区,清瘦水体。

  第二、泥皮(死藻)腐烂,恶化水质,产生亚盐、硫化氢、羟胺等毒素。

  第三、在投喂不足时,虾苗容易养成啃食泥皮的习性,造成上料台、驯化困难,提料难慢。转肝不顺、或增加转肝时间。由于死藻、土壤粘土是弧菌、致病菌等良好的培养基,虾苗摄食易造成感染和出现细菌性的病害症状如体质差、体色色素点增多、活力差、抗应激能力差甚至死亡,掉苗等。

  处理方案:

  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冯依才总结了预防泥皮暴发的方法。如果养殖户的是新塘:泡塘,渗透溶解重金属、农药、过多的可溶性有机废物排出。

  如果是老塘:清淤,翻耕20公分,土块越细越碎越好,通过阳光、空气氧气、天然异养菌等来自然降解矿化老塘余留的有机废物。

  有条件的,针对老塘预先消耗掉残余有机废物颗粒,以及用硝化菌来消除其中的无机氮源 。

  预留出4-5天时间,在放苗前消毒后,使用芽孢【如益菌王1-1.5公斤每亩】+硝化菌【如果有,加上1公斤每亩硝化菌】+20-30公分水,充氧。之后5天后再次少量异养菌如芽孢加红糖,有必要肥水的,搭配可溶性的肥水产品【如速溶肥水膏】,一起再次补菌做肥,等待试苗。

  如果发生泥皮,首先人工尽快捞出漂水面的泥皮。按下方配比来处理沉底或未漂浮的残余泥皮。在按照【腐植酸】3-5斤每亩+【益菌王】0.5-1公斤每亩+【米糠或麸皮】1公斤+【有机碳源C】1公斤+100倍池水+1个气盘暴气。

  水源氮源少的,水色难肥的,泼洒时加2-3斤氨基酸肥,即可。室外温度低的,移入到棚内浸泡暴气。这样浸泡24小时以上,最好满2天。

  然后不论水深,按面积分配,全池泼洒。严重的,水色转淡后,重复一次即可。通常困扰已久的泥皮,处理好就不再爆发。用之后稍水色转淡,再可以追加一点微量元素【虾宝】一包2张,以及藻源【复合藻种】1-2桶每张棚即可,池水水色也就起来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