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个性识字方法 启发学生快乐识字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小学,趣味,识字
  • 发布时间:2015-08-10 14:50

  【摘要】本课题通过与其他识字教学方法的比较,突出了趣味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具有创新性,能够迎合儿童的识字兴趣,富有情趣性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同时强调在教学中遵循的以趣导学、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原则。文中重点归纳了在教学中使用的以游戏、童谣儿歌、联想识字、动作表演等一系列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法,力求引导学生在多种途径中趣味识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 趣味 识字教学

  1 探寻字源放飞想象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审美型文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的形体结构形象地记载了文化不断演进的历史。汉字来源于实物的图画表现,如:山、火、水、鸟、田等象形字,一看到字形就可以想到这个字所代表的实物,一种神奇的美感就在学生心头油然而生,学习起来也就格外带劲。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识字3识记“舟”、“”竹、“石”、“泉”、“川”、“燕”时,我借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多彩多姿的“小舟”、“竹子”、“燕子”、“泉水”等动静态画面,并配上动听的音乐,演示了这些字的演变过程。比如“燕”字,先是出现小燕子的实物图形,接着演变成象形字“燕”,然后变成隶书的“燕”,最后变成我们现在书写的“燕”字,然后再让“燕”字回归到最先的实物图,翩翩飞去,回到了大自然中。再如学习“雁、雀”这样一组字时,也可以运用上述的方法。这样以来就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认识了生字,记住了字形,还了解了字义,更是初步领略了我国汉字的奇妙变迁。汉字的美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2 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将是一种享受。由于“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小孩子常常会使大人吃惊地提出他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的过程中,在他的意识里产生的使人最为意想不到的问题。”而且,图画有美丽、分明的色彩和生动、直白的语言,是最适合用来引导低年级学生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妨以图导字,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认识“老虎”、“狮子”、“大象”、“孔雀”等字时,在黑板的贴上与生字相对应的图画,认真观察后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出示反面的词语。这么一来,学生能始终情绪高涨地在猜测、满足中学到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也不至于跌落下来。而且,这个方法还有助于学生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3 读演结合理解字词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做动作。如在苏教版第二册《雨点》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穿插“演”的活动来辅助教学。在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戴上雨点的头饰,在老师的配乐课文朗读下,像真正的小雨点一样开始了旅行——在秀美静谧的“池塘”里香甜地“睡觉”;在缓步流淌的“小溪”里悠闲地“散步”;在奔腾不息的“江河”里欢畅地“奔跑;在波涛翻滚的“海洋”里快乐地“跳跃”。班级里有几个平时比较腼腆,表现不是很优秀的孩子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的动作。大家表扬他们的热烈的掌声让他们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就这样,在听朗读并表演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快乐地记住并了解了“睡”、“跑”、“跳”、“跃”等表示动作的字词。再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

  4 联系生活词串学习

  例如第一册安排的“太阳闹钟小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这些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十分一致的。学生读起来会感到非常亲切,心里甚至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咦,这不就是讲的我自己吗?这样的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学生学习的时候感同身受,记忆就没有丝毫困难了。再比如当冬季到来时,教材又适时安排了一组与冬天有关的词串“寒流大雪北风蜡梅翠竹苍松蟒蛇蚂蚁刺猬滑雪溜冰跳绳”。其每一横排又是以“气候、植物、动物、活动”为归类标准组合而成的。运用这种形式来识字,不但可以十分便捷地让学生掌握那些需要他们掌握的汉字,而且能够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作好铺垫。我们可以设想,学生凭借着反复诵读,将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关联的词语有机整合,并储存于脑海之中,他们便拥有了以下的可能:若今后再碰到“冬天”这个概念时,他的头脑中便会立刻浮现出呼啸的北风、苍茫的大雪、盛开的蜡梅、傲雪的苍松、冬眠的青蛙等等鲜明的形象。若需要他们来详细地描述一下冬天,我想也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5 教授方法,轻松识字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为了使学生都想着学,都会学,在教学时就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的学习方法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现行的苏教版教材把以往比较枯燥的相似字、形声字的字词教学编成了琅琅上口的儿歌来进行,让学生无须刻意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可以记住生字的音、形、义。如苏教版第二册《识字8》中的“清、请、青、情、睛、晴”,第三册《识字4》中的“苗、描、瞄、猫、锚”等,学生对于这样的识字课文兴趣很大,因为这些字的形旁往往代表着字的意思,所以可以边想像故事边记忆生字。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也可适当地根据字形自编儿歌,猜谜语等。

  5.1 编儿歌

  小孩子是听着儿歌长大的,他们对此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编儿歌能帮助学生轻松的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学生兴致勃勃,在快乐的笑声中记住了这些生字,更增添了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比如:二下《识字1》饺:“咬”字“口”变“食”子旁,要吃饺子大家忙。《识字3》灭:火上加了盖,火就灭了。

  5.2 猜谜语

  猜谜语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不仅能活跃气氛,锻炼学生的思维,还是一种比较好的识字方法。根据生字的结构和意思,编成谜语,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认读汉字的积极性。教师抓住重点的字设计趣味猜字谜,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让他们发现猜字谜也是识字的好方法,使他们爱猜、乐猜、会编、多编。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如此一猜,学生易学易记,兴趣盎然。如此学来,祖先造字用字的匠心独运,怎不让人一次次砰然心动?

  5.3 加减法

  汉字有许多中是多了一、两笔,在教学独体字时,往往采用加一笔、减一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一”加一竖为“十”,“十”下加一横为“土”、“士”,“土”上加一横为“王”,“王”加一点为“玉”、“主”;“日”字加一笔可生成“田、甲、由、申、旧、旦、白、电”等。合体字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孩子们做加减法得出要学的生字。在这种情况下,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

  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课堂内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熟带生、偏旁带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部件、编歌谣、顺口溜、猜谜语等,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的音、形、义。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快乐地识字。识字教学历来是基础教育乃至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马洛斯说过:“学生生来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指导。”孩子有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最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一旦被鼓励和激发,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方法性资源,而且这些资源不仅不会遗忘,而且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越来越熟练和提高。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尤其如此,浓厚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世界的奥秘。如何在教学组织中调动起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富于创造性的识记汉字,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多种方式增加识字教学趣味性》作者:李汉清新课程学习上2009年第5期

  [2]《教育评论》2007年03期

  [3]《如何在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30期

  路国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