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健康·创新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健康,创新,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8-10 15:29

  【摘要】高安四中陈友亮教师带领的初二(6)班,亮点频频,气象万千。不仅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前茅,而且教育理念科学先进,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可以用“耀眼的新星”来形容。这个富有温馨、健康、创新的文明班集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创新发展”的宗旨,在“德育为首,教育为主,育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全班师生严谨、务实、创新,使班级工作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关键词】温馨 健康 创新

  在市“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高安”教育实践活动中,初二⑹班这支“生力军”为学校给力,让文明之花绽放得绚丽多彩,学生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循文明规范,堪称全校学生的楷模。

  多措并举所产生的效应表明,打造平安、和谐、文明班级已取得显著成效。

  1 建章立制,强化管理

  班级从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入手,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班级以学生为本,成立了班委会,健全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力度,注重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法律教育、安全教育等工作,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

  2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为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班级通过黑板报等阵地教育学生遵守班规校纪,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统一全班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和发展班集体舆论;通过班级纪律监督员、卫生保洁员等学生的自我管理形式,对学生进行监督和自我约束。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横向沟通,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形成学校与家庭、与社区合作、沟通、共建的机制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公民”的新三好评选活动,构建学生、家长、社区、教师多元化评价体系。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通过电话、家访、开家长会、发送“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建立家庭学校联系卡等形式,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形成教育合力。

  3 主题活动,注重实效

  在重视常规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品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展“高度的法律意识、法规观念”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了解法律常识,学习法律法规,开展“我是守法小公民”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良好行为习惯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开展“四看四比”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看学习态度,比学习进步;看环境卫生,比责任区变化;看违纪情况,比班风班纪;看思想品德,比做好事多少。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树典型,学榜样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守纪,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学生心悦诚服地提高认识,弄懂道理,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开展“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课、黑板报、致家长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溺水、交通安全、体育运动安全、劳动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落实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培养学生的预见性,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塑造出自身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开展“热爱家园,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举行“争做文明小市民”的宣誓仪式;开展“你丢我捡,整治校园及周边街道环境”的活动;组织一次“讲社会公德,做文明市民”的大讨论;积极参加树、在社区义务劳动等活动,“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教育学生为政府给力,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远离白色垃圾。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乱抛、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虽然这些是微小的事,但是要是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就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地享受环境赋予我们的幸福。教育学生自觉保护市区街道建筑和公共设施,维护其完好无损。倡导学生增强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人人讲公德,人人爱家园”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成为传播文明的使者。

  开展“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高尚品德,更是一种神圣责任。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就会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只要我们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社会都将会更加和谐,我们就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切实教育学生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培养学生富有爱心、孝心和同情心,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教育学生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学生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为父母洗一次脚;为家里做几件家务;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自制作的礼物;给父母过节,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写一篇“亲情作文”,让父母享受一份感动。教育学生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开展以“四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读一篇名人尊师的文章,写好读后感在同学中交流。帮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教育学生感激祖国、社会之恩。学生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为学校拟一条公益广告语;参加一项社会献爱心活动;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和书画竞赛活动,以励志报国。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切实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日常培养与开展活动,激发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途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创造文明校园、文明高安做出新的贡献!

  陈友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