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医院大修工程中的安全控制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院,大修工程,安全控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30 17:16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三甲医院,其主体建筑建设周期跨度长达30余年,几乎每隔5~7年均会经历一次局部大修改造和功能更新,旧建筑大修成为改善医院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的主要措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对安全、质量、投资和进度的控制,是保障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这几个方面彼此关联,其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安全控制。下面结合我院2014年门急诊大楼大修工程,就安全控制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调研先行,确保整体规划
在大修项目中,了解建筑现状、施工条件和现场情况是项目取得成功的首要保障。
我院虹口院区的门急诊大楼投入使用20多年,现有的水、电、暖通管线老化严重,已影响到医疗安全,必须进行改造。项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是既要按计划施工,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又要确保未装修区域的给排水、强弱电正常使用,确保医疗安全,不能影响正常业务开展,还要考虑季节性因素,空调系统需要新旧交叉使用。特别是门诊一层的急诊区域,需要全年24小时不间断运行,加上危重患者多,安全隐患突出,施工难度相当大。为此,我们从查找影响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入手,确保后期制订的施工方案切实可行。
(一)分析大修建筑的现状
通过翻看图纸、查找资料等方法,弄清管线走向、阀门位置和系统划分等情况,是了解施工环境和现场条件不可或缺的必要步骤。
(二)查明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医疗活动的规律
大修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医疗活动,因此,要加强与临床部门的沟通、充分了解医疗需求,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应对措施,这是编制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制订计划,做到先谋而后动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完善的施工计划是项目安全可控、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在制订门急诊楼大修项目施工计划时,笔者会同相关科室负责人经过仔细研究、反复论证和精心策划,强化突出关键节点的施工要求,与各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协同推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一)划分施工区域
根据现场的复杂情况和临床部门的具体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划分了十多个施工区域,不同区域的施工交叉进行,仅在门急诊一层就划分了3个工作区、5个工作段(见图1)。
(二)制订施工措施
由于改造前一层急诊区域吊顶标高不足2.4m,整个区域特别压抑,我们计划把吊顶标高升高到2.7m以上,这就牵涉到吊顶里的许多管道要升高,其中难度最大的是气体管道施工,因为急诊抢救室和病房等区域需要不间断使用氧气、吸引管道。为此,我们制订了周密的施工计划和应急方案,安排多组施工人员在几个工作面上同时施工,仅仅用了短短15分钟的停气作业,就完成了3个楼层、5个施工区、6个施工阶段全部的供气管道改造。
(三)维持正常医疗业务开展及文明施工
我们合理安排过渡区域,注意施工区域的相对封闭和水、电、暖通等临时分隔独立;做好错时错峰、降噪防尘等各项安全防护措施;以满足医疗需求为第一目标,安排好施工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为不影响门诊业务正常开展,在某些特殊施工阶段,通宵加班是常态,特别是在没有停诊的区域铺设PVC地板时,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正常开诊,施工人员在门诊下班后把诊室搬空,完成自流平等施工作业,在开诊前将诊室恢复原样。
(四)做好协同组织工作
做好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是项目顺利推进、保障安全的重要抓手。为此我们多次联合院办会同各相关科室,在每个重要的施工节点,分区域、分阶段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保证了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使工程质量和进度都达到预期目标。
三、立足现场,抓行为规范保安全
施工现场安全是大修项目中一个主要的安全控制点。每周工程例会是进行安全教育、质量讲评的重要时机,除布置生产任务外,还要对上周工地安全、质量动态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指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汇总形成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总结报告后,通报项目经理部有关领导和各部门,对需整改的部位应明确限期整改日期,并在下周工程例会逐项检查是否彻底整改。
在医院大修工程管理的安全控制中,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成为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在医院大修项目中,受场地条件限制,施工区域与周边正常使用区域往往交错在一起,很难彻底分割,降噪防尘等文明施工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施工铭牌和警示标识,施工区域做好可靠的硬隔离;要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注意安全有效分割施工区域与正常区域的场地空间和机电系统;错时错峰施工和使用公用通道;制订一系列的文明施工制度和应急计划以及落实措施;突出做好防火工作,定期组织消防专题检查,对重点区域和易燃材料堆放点要加强现场巡视,禁止乱搭接电线;重视与安全帽、脚手架、安全带及专业工种操作等有关的施工安全问题。
可建立由院方、监理方和施工方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组成的专门安全小组,建立日常巡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质量。
四、注重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
安全控制的主要抓手是预防,需要克服一切不安全因素。除周边环境外,施工现场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更要加强管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和建立良好的施工环境,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执行,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保障,是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基础。
安全问题要日日抓、天天讲、从严管、多培训、多学习,做到防患于未然。笔者认为人的因素是施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要将施工监理、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捏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与进度。
(一)营造出一种集体氛围,职责分明
让所有的员工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项目集体中的一员。这就需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对工人要奖罚分明、疏堵结合,多举办各类生产生活竞赛活动,培养凝聚力。
(二)明确施工队伍的安全、质量管理体制
制订计划明确目标,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按计划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一支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是完成工期紧迫、技术复杂工程的保证,只有坚决服从指挥,才能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地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五、结束语
总之,在医院大修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根据医院建筑现状、工程特点、正常诊疗活动需求、周围环境要求等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施工计划;应当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状况,落实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注重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要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是计划得以顺利落实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殷浩.浅谈医院改扩建工程安全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15(3):96-98.
[2]大型单体医疗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浅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14(5):85.
文|梁樑 赵文凯 于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