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下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医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0 11:09
摘要:文章分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了部分心得体会,以供探讨。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问题;措施;探索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今年我国新医改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医院管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信息技术已经在医院运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医院高效运行的技术支撑。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医院运营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助于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不高,从应用的范围亦或软件的质量等方面与很多发达国家的医院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而且不同地区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存在差异。因此,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涉及范围广、资金需求大的复杂、系统工程。若想有效地推动信息化建设,需首先认识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存问题。
一、建设现状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ition System,HIS)是利用网络及数字技术有机整合医院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实现医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共享,并且实现医院内部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和业务流程最大限度的优化,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和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HMIS) 和临床医疗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 两部分。
近几年,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要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实现医院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用药记录等的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提高数据质量。
可见,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医疗卫生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扩大,层次加深,医院投入增加,开始实施临床信息系统建设。虽然进展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缺乏总体规划
国内医院信息系统从上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建设,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缺乏总体规划,大多采用“百花齐放”的建设模式,导致项目成功率、投资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较低。
另外,还有很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仅从自身情况出发,未能从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人口健康信息的全局发展考虑,导致医院院际间、区域间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难以实现。
(二)缺少统一标准
目前,医院和软件开发商大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技术水平建立相应的医疗信息系统,导致医院缺乏统一的标准。不仅区域间不能完成信息共享,而且软件之间也不能相融,严重阻碍了同行业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而纵观国外发达国家,很多医院均已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所有医院的系统都遵守相关标准,使各个医院间可自如地交换患者的数据资料。
(三)专业人才匮乏
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IT 部门仅作为一个维护部门, 一直不被医院管理者重视。大多只能被动地在业务流程的方案确定后配合方案进行系统的修改, 大大制约了信息化对提高医院工作效率、规范医院管理的作用。
但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特别需要既熟悉医院业务流程, 又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然而, 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当前十分匮乏, 加之很多医院不能及时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导致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人员知识结构落后,不能满足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
二、完善建议
(一) 加强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
纵观国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规划,除应着眼于满足医院自身医疗服务、教学科研,减少医疗开支等方面的自身发展规划外,还应注重整体性,考虑区域性,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标准,引用国际标准,推广现有标准,力求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
(二)提高重视力度
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程度,是信息系统成功建设的重点要素之一。只有医院管理者确定系统目标,协调系统的实施,选配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工程队伍,才可实现全院全方位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三)健全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现状,建议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重实效的人才培养制度,健全人才考核和评价制度, 以促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人员的培训工作, 促进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心得体会
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特总结如下体会:
(一)明确医院功能性需求
医院应最先明确自身的功能需求,如果以财务为重点,涉及挂号、收费等流程,可选择以财务系统为核心的系统;如果涉及临床医疗,实现门诊挂号、医嘱、划价收费、检查、取药、电子病历一体化的网络管理,则可选择以临床信息为核心、各方面都较为全面的信息化产品。目前来说,各医院大都在“提高医疗管理”上下功夫,多选择后者。
(二)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充性
医院信息系统包括医嘱实时处理、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病历智能编辑、各种费用处理等。硬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是一个软件系统可以安全可靠进行运转的基础,特别是存储各类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如果数据被破坏或者丢失,将会给医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另外,管理者在选配信息系统时,考虑医院的后续发展,注意其可扩充性,可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 三)重视系统切换
医院信息系统的每一次更新,都涉及从旧系统到新系统的切换问题,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应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选择好切换方案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系统切换成功的概率,从而保障医院信息化工作平稳地迈上新台阶。
建议在系统切换前,做全院动员,首先让他们了解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动向,并制订详细的切换计划,需要有软件公司项目经理和涉及切换子系统的业务骨干参加,以便集思广益,制订详细且有可操作性的计划;其次,做好数据准备工作,无论是手工录入,还是从旧系统经过合并、转换导入新系统,都需要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完成;此外,要做好培训工作,结合实际操作,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使用培训,还可把各系统的用户操作手册打印成册,发放给各相关科室及病区,便于随时查阅。
四、结束语
综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加速进行医疗信息平台的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只有进行总体规划,从医院整体功能需求出发,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才能建成符合信息化发展趋势、适合医院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邵举萍, 医院信息系统[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 孙胜楠,陈国华.我国医院信息系统供需状况分析与发展对策[J]. 医院科技,2013(2)
[3]黄绍贤. 参观学习美国医院信息化感悟和借鉴[J]. 中国医疗前沿,2009,16( 7) :138
文|王小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