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三甲医院试行立体车库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文章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甲医院的停车现状调研出发,以上海东方医院等3家医院为样本,分析了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方法,阐述了医院立体车库的应用优势及可行性,为缓解医院停车难提供可参考数据、资料和解决思路。

  关键词:三甲医院;医院停车;立体车库;可行性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开车就医日趋普遍,医院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显。据上海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对32家三甲医院的调研发现,其中26家医院的停车问题较为严重,约占81%,车辆落客难约占72%,而停车位与车辆数量供需失衡是导致就医停车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上海浦东新区三甲医院使用立体车库的调研,以期能够缓解停车难的现状。

  一、医院停车现状调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共有7家三甲医院,规模不同,停车现状也各不相同。按停车位状况可分三类:停车位极为短缺如东方医院,停车位较为短缺如曙光医院,停车位一般短缺如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以这3家医院为代表展开实地调查,对医院的实际停车位数量、立体车库车位数量以及日均车流量等进行数据化分析。

  上海仁济医院东院设有地上停车位约600个,双层地下停车场约800个车位,停车设施较为完善;曙光医院600余个停车位均为地面停车场,无地下停车库;上海东方医院位于成熟的商业中心地区,占地面积狭小,院内基本无车位可停。

  二、医院停车难问题探讨

  (一)原因浅析

  1.医院停车泊位供需失衡

  由于在建设初期很多医院往往忽视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导致现有车位难以满足急剧增加的汽车量。

  2.停车方式单一落后

  在浦东新区大部分医院只设有地上停车场,并没有运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车库等先进的停车方式做补充。

  3.医院缺乏科学的引导管理

  据调查,多数医院的车位饱和后,也没有工作人员对其他车主进行停车引导管理,造成停车混乱。

  4.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医院与交管城管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协调。

  (二)解决之道

  在医院停车状况日益严峻的条件下,业界已出现了一些有关缓解停车难问题的成功做法:

  1.高度重视,科学统筹

  各相关部门积极介入,互相配合疏导改善医院门前交通混乱状况;增加医院公交专线,方便就医;规划部门应指导新建医院以至少超前5年的标准设置停车空间,并定期调整停车场的建设及使用。

  2.加强院内停车管理,合理制订收费制度

  可实施进、出车辆刷卡制度;安排保安人员指挥车辆,提高车位利用效率;增加医院班车,减少内部职工私家车出行;对于来院车辆进行分类收费。

  3.利用闲置资源缓解停车矛盾

  利用医院周边的市政道路停车并进行科学管理;将就医车辆引入附近社会停车场;与周边小区或商铺合作,利用其空闲车位缓解停车紧张。

  (三)研究立体车库缓解医院停车难的原因及优势

  通过对浦东新区三甲医院的实地调查,了解到目前院方已对一些缓解医院停车问题的做法进行了尝试。比如仁济医院采取增设停车引导信息牌,与周围酒店联系代客泊车等措施来缓和医院停车位缺少与就医车辆众多的矛盾,曙光医院采取智能打卡停车模式,东方医院采取内部职工将车位让与患者的措施等等。

  就现状来看,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停车难,但依旧不能满足日益紧张的停车需求。三甲医院发展至今,大多已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供扩建停车场。针对此问题,能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扩建立体车库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立体车库用于扩展医院停车位具体有如下优势:一是,“通过向上或向下的空间拓展,容纳相同数量的车辆,只需原来1/13的空间,而且由于省去了人行步道以及出入库车道,车库几乎所有的面积都被用来停放车辆”;二是,30秒存,2分钟取,车技零要求,无需多人管理,同样面积能多停1~2倍的车辆;三是,能够根据所占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安装,占地少、容量大、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强,可利用狭小空间建设一定量的停车泊位。

  目前,浦东新区三甲医院中仅有三家部分应用了立体车库,故以立体车库为切入点探讨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价值。

  (四)典例分析

  结合实际调研,以仁济东院为例来探讨应用立体车库缓解停车难的具体可行性。仁济医院停车设备较为完善,其地下车库除普通车位外已全面应用立体车库,将原有的300多个车位扩建为600多个。此外,地下立体车库停车位与地面车位收费一致,医院还雇佣专门的停车管理公司对院内停车进行管理。为解决患者停车难问题,仁济医院东院职工停车也要收取一定的包月费或是等同患者收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医院车位的使用。

  三、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仁济医院应用立体车库的典例探讨,我们了解到立体车库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因此,我们结合浦东新区的实际情况,对立体车库在三甲医院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一)基础设备和场地分析

  1.技术可行性分析

  高效立体车库具有高容量、安全、适应性强、可拆卸的特点,恰恰适合于医院现有停车场地不可扩展、预留停车空间大的实际状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立体车库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国内外也出现不少的立体车库厂家,技术上比较成熟。从立体车库的自身硬件和用户体验度综合考量,立体车库对于缓解浦东新区医院停车难问题切实可行。

  2.场地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浦东新区三家不同规模的三甲医院进行实地调查,在场地上各有特点,如规模较大的仁济东院虽占地面积较广,但其多为地下车库。地下停车库楼高受限,故只能在地下二层投建平移式立体车库。医院地上停车地多为路边或门诊楼前闲置空间,建设立体车库的可能性较小。规模较小的东方医院,停车场不仅空间有限且车位稀少,医院通过传统方式扩建车位的空间极为有限。

  尽管不同医院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但扩建或者新建立体车库仍然可行。仁济东院三号楼门诊大楼旁有一个64位的露天停车场,足够扩建4~5的立体停车楼。东方医院目前正在扩建,并配有相应的停车库,故可将立体车库规划应用于新停车场。曙光医院有三处大面积露天停车场,完全可以改造成立体停车库和停车塔。

  综上,适用立体车库的是多为空间足够的,或建设尚未完备仍处扩建中的医院。医院可考虑利用立体车库大幅度增加医院停车位数量,从而满足逐渐增长的车位需求。

  (二)投资估价和风险分析

  1.投资估价分析

  根据现有的立体车库建造成本的资料,以50000元/车位为例来进行成本探讨,以此说明立体车库在投资估价、资金上的可行性。

  (1)车库成本。通过联系潍坊市某泊车设备有限公司,了解到一般医院所采用的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车位,100个车位的车库成本即为:5×100=500(万元)。

  (2)运营管理费用。每名车库管理人员按每月6000元计,年支出约为7.2万;在连续出入库的情况下,存取一辆车平均耗电0.3度,假设每个车位每天存取8次,100个车位一年(以350天计)的电费支出为:0.3×8×100×350=84000(元)=8.4(万元);从厂家处了解到,车位的保养,年支出约为5万元。上述诸项累计,正常的容纳为100车位的车库年运行费用7.2+8.4+5=20.6(万元/年)。

  由此可见立体车库的建设成本较高,但医院通过结合立体车库对空间的利用效率的特点来增加停车位的数量,以及对停车管理的有序化推进,建设立体车库的可行性依然较高。

  2.投资风险分析

  立体车库的建设风险主要来自于停车需求趋于饱和时导致立体车库闲置,从而不能回收成本资金。对此,在建设立体车库之前,医院应充分调查了解现阶段停车需求,预估未来停车数量,再结合现阶段医院已有车位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建设立体车库。

  (三)项目财务和经济分析

  1.市场可行性分析

  通过分析,所调查的三家三甲医院的停车位与停车车辆之间多存在供小于求的现状。对于已有立体车库的医院,院方表示立体停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而没有立体车库的医院则计划使用立体车库。此外,89.51%的问卷调查者对立体车库持积极态度,认为立体车库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停车难的现状。

  2.资金可行性分析

  立体车库作为新兴技术,其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收益相对较小。而目前医院对建设立体车库的投资规模较小,且立体车库建设难度大,故其应用并不广泛。

  (1)营业额。就与医院方工作人员了解与估算,靠近市中心较大型的医院以平均每天70%的利用率、使用8小时(晚上不计,算作损耗)、一年350天计,浦东新区市中心医院停车费取每车10元计算。这样,100个车位的营业额为:0.7×8×350×10×100=196(万元/年)。

  (2)税收。根据税法规定,停车费应收取营业税(5%)以及营业税附加税(城建税,营业税额的7%;教育附加税,营业税额的3%)。因此应缴税收费用为:196×0.05+196×0.05×(0.07+0.03)=10.78(万元/年)。

  (3)税后纯收益。100个车位的税后纯收益为:196-10.78=185.22(万元/年)

  (4)投资回收周期。根据100个车位的成本为500万元计算,运营管理费用为20.6万元/年。此前计算的税后纯收益为185.22万元/年。因此投资回收周期n(年)为:185.22×n-20.6×n=500,n+3(年)。

  (5)投建年限(x)与运行收入(y)的函数关系图。计算方法与前项同理,函数关系为y=185.22x-20.6x-500=164.62x-500。

  结合调查,医院采用立体车库具有可行性。其既可缓解医院的停车难问题,也能为医院创造经济收益。

  (四)其他因素可行性分析

  1.用户接受度分析

  在实践调研中发现,不少车主由于对机械停车缺乏了解,存在偏见,人人女女如认为立体车库不方便,增加停时间等。加上医院缺乏对立体车库的使用引导,其用户接受度较低。仁济医院积极引导车主使用立体车库的成功经验对其他三甲医院建设立体车库有一定借鉴作用,也显现出用户在对医院建设对立体车库可行性方面逐渐接受。

  2.宏观政策因素

  立体车库有众多优势,但却由于目前的政策支持无法同步。医院本身用于改善停车的经费相当有限,势必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但医院的土地是公益性质的,如何平衡医院方、资本方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智能立体车库从政策上也需要一些有力举措,比如建筑面积的核算等能否更灵活些、审批流程上能否精简提速等。

  (五)MSA模式

  通过对医院试行立体车库的可行性分析,可构建出一个以可行性分析为基础的MSA模式(MultiaspectSyntheticAnalysisMode,多方位综合分析模式)。MSA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可行性、场地可行性、市场可行性、资金可行性分析,投资估价、投资效益、投资风险分析,用户可接受度、宏观法规政策分析。

  院方在决定是否投建立体车库时,可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MSA模式进行全方位可行性分析,从而作出科学、高效、正确的判断。

  四、结束语

  对医院试行立体车库的分析,旨在让医院方了解到医院试行立体车库的优势、可行性等,并提出应用立体车库的MSA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医院尝试应用立体车库,进而使得院方积极参与到立体车库的应用中,最终缓解医院停车难问题,使市民受益。

  参考文献

  [1]尹朝晖.自动机械停车库在北京肿瘤医院扩建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6

  [2]何于江.机械立体车库在医院停车设备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8

  [3]夏健鸣.一种解决医院停车难的创新方案[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9.1

  文|钟政 吴雁钦 徐平阳 昝琼洁 潘芷怡 张楚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