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辛佳璐,曾任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研究生毕业课题《女性职业发展》,关注心理学。目前是全职妈妈,在自己的小区创办亲子阅读书会。

  “孩子们在共同阅读的环境下特别活跃,想象力尤其丰富。同伴的激励和陪伴激发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和表现欲,并且不经意中培养了社交能力。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妈妈们也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社群,她们在这里倾诉困惑,也找到了发挥才干的空间。”

  心探索:你的这个亲子读书会是怎么办起来的?

  辛佳璐:我之前是做HR的,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原本我是为了研究生毕业课题《女性的职业发展》去做一些调研,接触到了很多为了家庭、孩子放弃职业发展的全职妈妈,同时接触到了深圳的一个公益小书房网站,了解到有这样的活动。正好我自己当时也要当妈妈了,所以很关注这类活动并且自己也开始试着做。我自己的孩子到了18个月的时候开始进入对图画语言这些知识的敏感期,所以从2010年开始,我在自己居住的小区举办类似的活动,一开始就在家里或公园。过程中也有别的妈妈加入进来。

  心探索:所读的书怎么选?孩子们的反应怎么样?

  辛佳璐:一般会根据参加活动孩子的年龄来选,如果孩子们的年龄段跨度比较大,我们就会读《大卫,不可以》,基本大家都能读。每一期我们会选出一位家长来担任“读书引导员”,她负责在活动上带领孩子们逐页翻看绘本,并且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完成故事。

  孩子们多数都很活跃,和小伙伴儿在一起他们都抢着发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的甚至能讲一点故事。大家都非常开心。相比之下,家长的反应却不太一样。来的多数是妈妈,爸爸们很少来,有的爸爸还会质疑这样的活动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

  心探索:那么读书会到底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呢?

  辛佳璐:有一个特别好的例子,我姐姐的四岁女儿去年从南方来北京住在我家。那是一个特别内向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她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滞后于她的年龄,经常发生大人讲话她完全听不懂的情况。我带着她和我儿子一起参加读书会,陪他们一起读绘本,引导他们互相沟通、讲故事。大半年以后这个孩子的理解能力明显跟上了同龄的孩子,表达能力也随着提高了,可以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讲故事,和家人的沟通也顺畅多了。

  我想这过程中有两个因素起了作用,一个是阅读本身,孩子通过阅读掌握语言文字的沟通方法;第二就是读书会,和大家一起读,促进了她的理解和表达。沟通能力是我们与社会联结的重要通道,反过来也正是在和社会的交往中,人的沟通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心探索:读书会给你自己和其他妈妈们带来了什么?

  辛佳璐:我出于个人的兴趣一直在学习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很关注女性的职业发展。比如我这样的全职妈妈,为什么放弃工作,其实是对养育孩子这个职责非常看重。而这一类的女性通常也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离开了职场回到家里面对柴米油盐的琐事,我觉到很失落,没有价值没有安全感。我看到一些研究认为,女性的职业生涯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在22岁到30岁生育前,第二个是在孩子成年离家后,从40多岁到50岁这个时间段。这和我的情况也比较符合。那究竟在两个高峰中间的时期要做些什么才能保持状态,我想做一个探索,希望给我这样的女性创造一个与社会连结的机会,所以读书会的义工基本都是全职妈妈。

  我觉得女人很需要族群和圈子。我们的纠结、困惑、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被倾听而得以纾解。从这点来说,亲子读书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场所--我们可以交流感受和情绪,获得族群的支持、经验的分享等等。所以我们在亲子读书会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专门为妈妈们组织的成人读书会(“正面管教”读书会),成为她们的情感社交平台。

  心探索:办这样一个读书会,你如何面对现实的压力?

  辛佳璐:其实我也是在纠结中迂回前进,家人的态度也是时而支持时而担心,但我自己还比较笃定。现在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是必须要做下去的,因为场地的租金已经付了。我就干脆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虽然目前看不到什么盈利,但我相信逐渐会有,因为这件事是有价值的,我亲眼看到很多孩子在这里的变化,以及亲子关系的融洽。我会逐渐去发掘和拓展,在摸索中我就意识到我的确是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职业发展的方向,一路走来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我都没有放弃,我想或许这就是我的使命。

  采访/小安 撰文/邵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