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汹涌而来时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7 16:43

情绪是一股能量,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很好的渠道看到它、转化它,它就会攻击我们的身体,攻击我们的消化系统、皮肤系统、内分泌系统……

严重的,如社会新闻里常常发生的事情那样,情绪爆炸带来了完全不计后果的失控行为。轻一点的可能就是,面对家人脾气暴躁,甚至找到点借口就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如果情绪无法被利用,那么就尽可能疏导它

每一个情绪都能被有效合理地利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能发生。

我们是人,不是神。我们必须允许自己——有时候并没有捕捉到情绪带来的信息;或者没有准备好,处理某个情绪带来的信息……

当我们没有准备好处理某个负面情绪时,还有一个并非最好、但却比较简单快速的方法把情绪能量处理掉。

那就是:释放它。

情绪释放和疏导的方法,主要有 3 类:

把情绪诉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你可以找朋友聊天,可以写博客或日记,也可以随便乱画,每天画一张,这都能帮助抚平你的情绪。

把情绪变成动能。比如运动、逛街。

把情绪变成声能。比如唱歌,对着大海或树林喊叫。

如果你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天然就会用这几种方法,帮助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却特别喜欢画画。有的孩子不停地动,父母觉得他太淘气,甚至多动。但实际这都是孩子感觉到自己身体的能量负荷不了,本能地往外疏散的做法。

上面推荐的一些方法,是比较好的情绪疏放渠道。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有情绪后,不自觉地做的一些事情,也在这 3 类方法的范围呢。比如,生气了我们骂人、摔东西、找人打架。这些方式我们并不推荐,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的确是最重要的几个情绪出口。

不要等到情绪快爆炸才处理它

或多或少,或好或坏,我们也知道一些情绪处理方法,但有时候,我们用不上它们。这是因为,情绪跑得太快了。愤怒一上来,哪里还管得了什么情绪处理的方法,常常忍不住就直接爆发了。

所以,情绪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是:不要等到情绪累积到爆发点,才处理它。否则,到了爆发的临界点,谁也没办法思考:下一步怎么做更好?

因此,要培养自己对情绪觉察的敏感度。就像观察自己的身体一样,身体堵住,痛、酸,只要别太麻木,你是知道的,你会接收到信息。情绪也一样。感觉到不舒服的情绪,就要赶快就处理一下。不能等到快爆发、快失控才说:我不想失控,怎么办?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给身体一点时间去沉淀,自我觉察。

例如,刚才跟那个人说完话以后,我浑身就不舒服了,它一定是勾起了我内在的某个伤痛。我现在能不能处理它?

比如直接去找相关的人谈谈看,看能不能改善状况?这是最勇敢的做法。如果确实没有办法改变环境,不可能辞职或者把婆婆赶走,那么就只能先用比较消极的办法,把情绪疏放掉。比如逛街、唱歌、找朋友倾诉。

“情绪管理”该懂的都懂了,但就是做不到?

一个人了解了情绪管理的所有方法之后,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问题就不在于不了解情绪、不懂方法,而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了。比如,从小生活在充满争执、吵闹,或者被忽略、被否定的家庭环境中,那么他的情绪按钮一定非常多。生活中一点不经意的小事,就可能引爆他的情绪雷区。

这些隐藏在情绪之下的深层心理问题,也是我们接下来会重点探讨的话题。在我们打算探访生命早期的那些黑洞之前,可以先有两个心态上的准备:童年已经过去。尽管它有诸多不如意,但时间无法倒流。如果在修复童年创伤的过程中,需要父母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勇敢地提出来。但不要深陷于父母过去犯的错误。意识到我们已经成年,把我们认可的做法用在自己身上,好好爱自己,照顾自己,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态度,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们的情绪问题。

告诉自己:“爸爸妈妈已经尽力了,过去他们没有给够我的心理营养,现在我给我自己。”

重启情绪管理的习惯。忽略情绪、逃避情绪、否定情绪,这是我们太长时间养成的一个坏习惯。要做好情绪管理,首先需要我们重新开启感知情绪的通道。这是我们原本就有的能力,现在只是要把它重新调动起来。

从哪里开始呢?当感觉不舒服时,首先让自己安静下来,感受一下来自身体的信号,敲一下身体这扇门,看看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去想想,是什么人、什么事情引发的?它是悲伤、激动或是愤怒?分辨一下激动时自己有什么表现,嫉妒时自己有什么表现……从重新认知自己的身体开始,让感觉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慢慢复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