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火灾对澳门的警示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上海,火灾,澳门,警示
  • 发布时间:2010-12-29 13:34
  11月15日的一场上海大火,夺去了58条生命。在胶州路728弄,风停了,煙散了,焦黑的1号楼像一座巨大的纪念碑矗立在上海市静安区这个高楼林立的闹市区。火災发生后,回过头来看,早已潛伏的隐患令人触目惊心;更令人痛心的是火災发生后,消防部门对高层楼房火势控制手段的缺乏和自救培训的缺失,让大火更加肆虐。

  澳门地小人多,高层建筑密集。每逢秋季,风高物燥,是火災易发期。另外澳门台风、雷暴天气也较多,这些都是火灾的诱因。例如,1874年澳门历史上最惨重大火災,就是因台风而引起。由於当时灭火救生措施落后,竟使五千多人遇难。澳门回归后,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可用於城市建设的土地卻极其有限,向空中发展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站在松山公园上一眼望过去,高层建筑比比皆是。眼前的澳门,是如此繁华,但我们可曾想过:一旦火災发生,这些高楼大厦中的人们要如何逃生?澳门的消防设施能不能施救成功?

  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消防技术手段至今也只能停留在一定的高度,事实证明,即使上海消防局动用全部高层水龙云梯,但也只能控制部分火情。专家早就告诫过,火災中,一座高度为100米的高层建筑物,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煙火顺着竖的方向(井道)扩散至顶层,只需要30秒,整幢建筑物瞬间即可成为“立体火场”。还有别忘了,浓煙也会熏死人呢。

  因此澳门政府除了在消防队的设备上下功夫之外,更多地是要加强高楼火災自救培训、演练,增加居民的防火意识。海外很多国家,要求所有高层建筑居民必须接受“逃生”培训,日本更是从小学起全民接受系统的自救逃生教育。而在高楼居住的人们,不但像口罩、灭火器等基本设施家家都要有,还要会用。另外最好的就是自备消防绳、保险带、皮带扣、消防手套等逃生装备。

  “11·15”上海火災,不只是居於这所高楼中的人们的伤痛,它更是我们这个高楼时代的伤痛。事故后的反思,只能称为马后炮,因为这栋刚刚在烈火中被吞噬的生命早已无法挽回。人命大於天,自己是,别人也是,信息时代的人们彼此关联,密不可分。我们提出各种补救措施和自救方法,也正是为了生活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们,不再成为火災中的羔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