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年成长抛砖引玉
- 来源:澳门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年,成长,抛砖引玉,马志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29 14:04
马志毅不仅为澳门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之佼佼者,更是澳门青年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多年来他心繫澳门青年,积极组织服务青年,贡献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赢得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同辈的广泛认同。同时,他个人还身兼数十项国内外社会职务,活跃於政、商、学界,对澳门社会尤其是青年同辈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本刊记者有机会採访马志毅,是在获悉他当选为澳门青年联合会新任会长之后的不久。当天,他应记者邀请,就青联新年度一系列工作安排逐一娓娓道来。可能因为大家属同龄层的青年,故谈及青年话题,更易产生共鸣。访谈间,马志毅平实稳重、谦谦有礼的为人处世之风格让人印象难忘。
心繫青年成长
马志毅是澳门著名爱国实业家马万祺先生的孙子,从小就受家庭爱国情怀的熏陶。他坦承地说,自小时候起,爷爷就已言传身教,要爱国爱澳,要帮助街坊邻里,自己已习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了。他还透露,自小经常跟着爷爷一起去内地贫困地区赈災,每次他都很高兴能与当地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当地农村人民的艰苦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年赴江西革命老区,同小朋友玩耍时跌伤一隻脚,最后要拄着拐杖返回澳门。“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觉得背负着一种责任,要为澳门和内地的发展做一点事情。”马志毅接着说。记者深刻感受到,马志毅言谈虽然平实无华,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平淡中充满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也许就是他能吸引很多来自基层的青年朋友与他把臂轻谈心事的一大原因吧。
业内人皆知,早在1996年,刚从外地学成归来的马志毅已开始团结各界青年,统筹及设计各种服务青年的社会活动。他服务的青年团体有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清华大学澳门校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澳门校友会、澳门青年联合会等等,可以说,十多年以来,马志毅一直担任着各界青年团体的领导层职务,对澳门青年工作运作瞭如指掌。
2006年9月,承载着社会各界殷切期望的澳门青年联合会成立了,马志毅当选为副会长,他不负众望,上任便积极统筹及设订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活动,如红色之旅、青年议政、领袖培训、青年民族节等,已成为本澳青年活动的一个特色。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红色之旅更成为青联常态性年度品牌活动,其特色是按照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革命路线,重走一遍,让本澳年轻人更好体会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加强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和归属感。
就记者要求马志毅分享新时期青年如何成功创业之道,他很谦虚地答道,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不过自己很幸运的是,能够得到长辈们的帮助和扶持,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也是一点一滴地累积经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马志毅还提到,由於过去所走过的创业之路,令自己深刻地明白:年轻人创业不容易,正因为此,他与一班志同道合的青年企业家有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決定,将於明年展开一个“扶助有志创业的青年创业大赛”,目标是藉该比赛錄得二支胜出的团队在竞争中成长。但那幸运的两支团队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胜出队将会得到由本澳成功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创业导师辅导。马志毅还透露,幸运的获胜者除了得到“创业导师”这个软件之外,更可得到一笔可观的创业资金,及技术网络支持。正当记者饶有兴趣想了解更多讯息时,马志毅卻卖一个关子,笑说具体比赛章程还在制订当中,现时不便於透露详情。不过他补充说,考虑到团队工作更有利於青年通过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成长,故参加者必须以团队报名。马志毅称此是一个难得的尝试,对此次比赛特别期待。
展望未来
对於获当选为澳门青联新届会长,马志毅表示倍感光荣和责任重大。他希望把青年联合会办成为青年朋友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大平台。今后将继续团结凝聚各界青年精英及青年团体,加强澳门与世界各地青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澳门社会发展,坚持爱国爱澳,为社会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他透露,青联经过四年持续发展,现已发展为本澳较具规模的青年团体,会员人数由成立初的300多人,到现时增加至近900人,团体会员也增至现时的66个。过去由於事务需要,理监事人数众多,但欠明确的分工。故大会经过商讨,決定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明确各界分工,如设立九大功能性委员会,包括:对外交流委员会、政策研究委员会、台湾事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会员服务委员会、青年议政委员会、学术培训委员会及慈善活动委员会,涵盖各项重点工作,营造青年发挥才能的平台。
谈及今后的工作,马志毅踌躇满志地说,今后会继续围绕四大方向:一是团结青年;二是引导青年;三是服务青年;四是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创新及连续的活动服务,並延续青联的品牌活动,如红色之旅、复兴之旅、青年议政等。新设立的会员服务委员会,现正与本澳青年乐於光顾的资讯类、饮食类商号合作推出青年卡(享有购物折扣),不过这些折扣最终转化去慈善机构;宣传出版委员会将著手对会刊《新潮》的改版工作,在现有为青年朋友接受的内容基础上,逐步加入青联的核心理念,带出青年人的奋斗故事,了解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另外还会增设互动平台,如facebook及微博等互动网络平台,宣传青联的核心理念及重要活动;在大型活动服务方面,除了每年常规性的因应重大节日举办活动外,还将推出更多元化的培训服务,开设书画、诗词、艺术培训课程,培养和提高青年的文化艺术修养,为本地文创事业做一些贡献;另外,还计划每年做一个综合性的青年调查,就一些重大社会事态,了解不同年龄层次青年的社会价值观,积极向政府反映青年的声音和诉求,维护青年的合理权益。
最后,马志毅告诉记者,青联将於12月4日下午假渔人码头举行新届会长、副会长、理事及监事就职仪式,随即就开展新一届各项工作。他满怀信心地说,新一届各项工作必是一个新的挑战,故要有新思维、新突破。他相信在新一届领导层及全体会员的共同理念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青联工作一定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
心繫青年成长
马志毅是澳门著名爱国实业家马万祺先生的孙子,从小就受家庭爱国情怀的熏陶。他坦承地说,自小时候起,爷爷就已言传身教,要爱国爱澳,要帮助街坊邻里,自己已习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里了。他还透露,自小经常跟着爷爷一起去内地贫困地区赈災,每次他都很高兴能与当地小朋友一起玩耍,体会当地农村人民的艰苦生活。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年赴江西革命老区,同小朋友玩耍时跌伤一隻脚,最后要拄着拐杖返回澳门。“从那时起,我就一直觉得背负着一种责任,要为澳门和内地的发展做一点事情。”马志毅接着说。记者深刻感受到,马志毅言谈虽然平实无华,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平淡中充满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也许就是他能吸引很多来自基层的青年朋友与他把臂轻谈心事的一大原因吧。
业内人皆知,早在1996年,刚从外地学成归来的马志毅已开始团结各界青年,统筹及设计各种服务青年的社会活动。他服务的青年团体有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清华大学澳门校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澳门校友会、澳门青年联合会等等,可以说,十多年以来,马志毅一直担任着各界青年团体的领导层职务,对澳门青年工作运作瞭如指掌。
2006年9月,承载着社会各界殷切期望的澳门青年联合会成立了,马志毅当选为副会长,他不负众望,上任便积极统筹及设订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活动,如红色之旅、青年议政、领袖培训、青年民族节等,已成为本澳青年活动的一个特色。其中最有影响力的红色之旅更成为青联常态性年度品牌活动,其特色是按照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走过的革命路线,重走一遍,让本澳年轻人更好体会新中国成立的艰难历程,加强对国家、民族的认识和归属感。
就记者要求马志毅分享新时期青年如何成功创业之道,他很谦虚地答道,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不过自己很幸运的是,能够得到长辈们的帮助和扶持,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也是一点一滴地累积经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马志毅还提到,由於过去所走过的创业之路,令自己深刻地明白:年轻人创业不容易,正因为此,他与一班志同道合的青年企业家有一个很有挑战性的決定,将於明年展开一个“扶助有志创业的青年创业大赛”,目标是藉该比赛錄得二支胜出的团队在竞争中成长。但那幸运的两支团队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胜出队将会得到由本澳成功企业家、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创业导师辅导。马志毅还透露,幸运的获胜者除了得到“创业导师”这个软件之外,更可得到一笔可观的创业资金,及技术网络支持。正当记者饶有兴趣想了解更多讯息时,马志毅卻卖一个关子,笑说具体比赛章程还在制订当中,现时不便於透露详情。不过他补充说,考虑到团队工作更有利於青年通过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成长,故参加者必须以团队报名。马志毅称此是一个难得的尝试,对此次比赛特别期待。
展望未来
对於获当选为澳门青联新届会长,马志毅表示倍感光荣和责任重大。他希望把青年联合会办成为青年朋友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大平台。今后将继续团结凝聚各界青年精英及青年团体,加强澳门与世界各地青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推进澳门社会发展,坚持爱国爱澳,为社会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他透露,青联经过四年持续发展,现已发展为本澳较具规模的青年团体,会员人数由成立初的300多人,到现时增加至近900人,团体会员也增至现时的66个。过去由於事务需要,理监事人数众多,但欠明确的分工。故大会经过商讨,決定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明确各界分工,如设立九大功能性委员会,包括:对外交流委员会、政策研究委员会、台湾事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会员服务委员会、青年议政委员会、学术培训委员会及慈善活动委员会,涵盖各项重点工作,营造青年发挥才能的平台。
谈及今后的工作,马志毅踌躇满志地说,今后会继续围绕四大方向:一是团结青年;二是引导青年;三是服务青年;四是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创新及连续的活动服务,並延续青联的品牌活动,如红色之旅、复兴之旅、青年议政等。新设立的会员服务委员会,现正与本澳青年乐於光顾的资讯类、饮食类商号合作推出青年卡(享有购物折扣),不过这些折扣最终转化去慈善机构;宣传出版委员会将著手对会刊《新潮》的改版工作,在现有为青年朋友接受的内容基础上,逐步加入青联的核心理念,带出青年人的奋斗故事,了解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另外还会增设互动平台,如facebook及微博等互动网络平台,宣传青联的核心理念及重要活动;在大型活动服务方面,除了每年常规性的因应重大节日举办活动外,还将推出更多元化的培训服务,开设书画、诗词、艺术培训课程,培养和提高青年的文化艺术修养,为本地文创事业做一些贡献;另外,还计划每年做一个综合性的青年调查,就一些重大社会事态,了解不同年龄层次青年的社会价值观,积极向政府反映青年的声音和诉求,维护青年的合理权益。
最后,马志毅告诉记者,青联将於12月4日下午假渔人码头举行新届会长、副会长、理事及监事就职仪式,随即就开展新一届各项工作。他满怀信心地说,新一届各项工作必是一个新的挑战,故要有新思维、新突破。他相信在新一届领导层及全体会员的共同理念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青联工作一定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