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是属於澳门市民的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金牌,澳门,市民,亚运
  • 发布时间:2010-12-29 14:07
  11月14日下午,在广州南沙体育馆,澳门代表队选手贾瑞以优势的总分19.61,勇夺武术项目男子刀术和棍术全能冠军,为澳门摘取了参加亚运会以来的首枚金牌。消息传到澳门,社会各界倍受鼓舞,行政长官崔世安发送贺电,祝贺贾瑞在男子刀术/棍术全能项目勇夺冠军,实现了澳门在亚运会中金牌的历史性突破,为澳门特区赢得了荣誉。

  日前,在澳门武术总会的安排下,贾瑞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虽然他年纪仅23岁,看上去还像是个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但在澳门的运动员中,卻已是战果累累了。

  他曾获2007年北京世界锦标赛棍术冠军、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获武术比赛的银牌、2009年多伦多世界锦标赛刀术冠军、2009年香港东亚运长拳冠军及刀棍全能第二名、2010年北京第一届武博会武术男子长拳冠军。继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获得银牌以来,这是贾瑞第二次参加亚运会,就不辱使命地为澳门夺取了首枚意义重大的金牌。

  面对荣耀,文静寡言的贾瑞卻很平静地说:这个奖牌不只属於我,没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没有教练的教导,没有市民背后的支持,我今天就不能站在这个领奖台上。

  拚搏,不辱使命

  当记者请他分享成为金牌运动员之路时,他不假思索地说,第一枚金牌同第二枚金牌没有什么不同,只有先后之分,很高兴能实现为澳门带来亚运会史上首枚金牌的梦想。

  他认为自己今次获奖牌,只是很幸运而已。因为任何一次比赛,都可以说是没有奇迹可言的,运动员能否获得名次,除了看运动员的平时累积技能水平,还要看对手是谁,以及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效果。

  他又表示,“要成为一名获奖运动员,除了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地训练提升竞技水平外,还需要一位好的教练员和团队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有对武术事业的热爱、信心,以及勇於拚博的体育精神。”

  刚完成广州亚运会比赛,贾瑞及队友们又开始投入艰苦的训练。已连续两届获世界锦标赛冠军的他表示,正在为2011年土耳其世界锦标赛而备战,身为一名运动员,只要澳门需要,只要对澳门有利,他就会义不容辞地继续参加各种赛事,为澳门争光,让澳门的区旗更多地飘扬在颁奖台上。这是他作为一名澳门运动员的使命。

  他还感慨地透露,外界看运动员拿金牌,好像很风光,但卻不知道很多运动员都因超负荷的运动训练,身体已出现各种损伤,甚至有的还要面对伤残的危险。以他的年龄才二十多岁,但他的背部龙尾骨的生理弧形位已经没有了,因长期的劳损现在已是一条直线形。至於将来会有什么影响,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自己是运动员,所以就不能有任何自身的顾虑。也许这就是运动员,特别是金牌运动员背后的辛酸吧!

  澳门还会获得更多的金牌

  当记者问及本澳武术代表团的阵容实力时。贾瑞信心十足地说,澳门有实力的运动员众多,其实在很多项目上都是有实力获奖牌的,尤其是空手道有望再为澳门夺得一枚金牌,他真诚地祝愿队友们能把握时机,发挥最好的水平,为澳门夺得亚运会的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金牌,为澳门体育的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他还透露,这次参加广州亚运会的一班师弟师妹,虽然他们都只有十五、六岁,但是他们的表现卻是出乎意料的好,有的甚至仅以0.01分差距排在获奖者之后。相信以这样的条件,只要假以时日,将来他们必会成为澳门薪火相传的获奖运动员。

  回顾今年亚运备战情況,他说,2006年多哈亚运会一结束这场备战就开始了,四年的各项比赛都是在为广州亚运积累经验。去年7月份自澳门理工学院毕业后,他就开始在曾铁明教练的带领下展开全天候的战前训练。一提起曾教练,贾瑞的脸上露出少见的笑容,他说,我们一班师弟妹都很敬重他,他除了在武术技能上指导我们成长,在生活上,甚至诗词、书画上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曾教练一向对运动员要求都很严格,很多时候,包括他这个师兄都因为训练太累了,想松懈了,但明观察秋毫的教练总能适时地发现他的心事,及时给予辅导,鼓励他继续专心训练。除了教练,武术总会的同事、理工学院的同学永远会在困难时刻向他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一个个人生的关口。

  荣誉属於澳门

  记者问他,这些年总共拿到多少枚奖牌?他略微想了想,摇头说:真的一下子想不起来,因平时也没刻意地数过。但他随后告诉记者,说实在的,出去外地参加比赛这么多次了,唯一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返回到澳门的住处,看到自家的信箱里塞满了报导他参赛的报纸。最令他感动的是,他从不知道是哪位好心的邻居做的,连想说句道谢的话都没有机会。还有,要感谢的是每天早上在松山晨运的一班亚叔、亚伯。因为每次教练带领队友在松山跑步,他们必例牌很热情地向他们打气:澳门武术队,加油!澳门武术队,劲!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语,但足以令他及队友们倍感亲切和温暖,内心充满动力。

  他难掩内心激情地说,今届广州亚运会,澳门代表队发挥了极大的合作精神,虽然运动员不可避免地有压力和紧张。代表团特别是秘书处及医疗人员,都很专业地分工合作,有的甚至是24小时贴身陪着运动员,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还有一班澳门媒体朋友,他们虽然很紧张要完成报导任务,但卻很自律地保护这些澳门选手,所提的问题都很谨慎,害怕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当得知贾瑞获得金牌时,一班媒体朋友比谁都高兴,他们互相高呼:澳门终於得佐!

  在那一刻,令贾瑞深深感受到:这一枚金牌绝对不是只属於他个人,而是属於澳门——这个温情小城的荣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