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牛蛙饲料,业内无人不知鸿益(广宝)。尽管近两年牛蛙产业发生剧烈变化,面对海大、通威等集团公司的猛烈攻势,鸿益表霸主地位仍然岿然不动,2019 年以年销近 10 万吨蛙料在行业中遥遥领先。近日,《农财宝典》记者走进漳州市鸿益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益),探寻行业霸主的成功秘诀。
│从蛙料经销商到行业巨头始终专注牛蛙产业
由于牛蛙行业的特殊性,饲料销售不仅靠品质,也靠资金实力(赊欠)和流通能力(抓蛙)。其中,活体流通则需要极强的灵活性,一直以来都是集团性质的饲料企业望而生畏的领域,这也导致牛蛙料的大半江山被有流通能力的本土厂家牢牢占据,鸿益就是厂家中最具代表的企业之一。
“鸿图大展,精益求精”是鸿益的发展理念,也是董事长陈裕文的坚定信念。上世纪 90 年代初,陈裕文从牛蛙料经销商起步,由于饲料品质好、为人诚信、为客户着想,受到业界广泛认可;他在 2004 年创立鸿益,从 1 条简易的“土机料”生产线发展到 7 条专业化生产线。尽管事业越来越大,鸿益却始终保持专注牛蛙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蛙类第一品牌。
近两年,大量新兴公司涌入牛蛙饲料市场,市场竞争加大,不少厂家份额被蚕食,而鸿益却逆势而上,销量稳步增长,2019 年还新增两条生产线。陈裕文表示,2018-2020年对公司的软件、硬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厂房全面自动化升级精益求精把饲料做到极致
“始终要专业、专一、专注、精益求精。”企业的文化通常是老板作风的延申,这就是陈裕文对鸿益注入的企业文化,鸿益也因此得以快速成长。“能自动化就自动化。”非专业出身的陈裕文,通过长期自学,如今已对厂房机械设备了如指掌。陈裕文表示,由于人力的不稳定性以及人力成本日益增长,厂房自动化是未来的趋势。因此对硬件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包括建立原料仓库、配套自动套袋机、袋子切割机、散装仓、成品自动包装系统等,逐步向高效的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型。据陈裕文反馈,升级后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而所需人力则大幅减少。
陈裕文介绍,新建的 7000 平方米的标准原料仓库,并配套 36 个散装仓,每个仓能存放 100 吨原料。原料仓库与成品仓库分开管理,流程比以前更合理、高效。很多厂家高峰期时,厂房外等待卸货的大卡车排长队,而在鸿益基本无压力。以豆粕为例,一车 30 多吨豆粕12 分钟就卸完,使用一吨散装豆粕,光袋子就省 20-30 元,还省了卸货人工。对于带有包装的原料,公司也配套了两台袋子切割机,能够将袋子快速切割、清筛、油压。陈裕文表示,一天一夜所用的袋子油压后只剩方方正正的一、二小块,大大节约空间,既卫生又环保。
庞大的体量加上单一的品种,让鸿益在生产上更加专业化,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鸿益有 7 条生产线,其中2 条粉料线,5 条膨化料线,全部用于生产牛蛙料。一条线主做一个型号的蛙料,省去了调换磨具等工序,也降低了机械故障率。据陈裕文反馈,目前大号料每条生产线一小时能生产 7 至 8 吨多饲料,高峰期时也能满足养殖户的需求。鸿益正是通过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极致,将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养殖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蛙料。
│高质高价即高性价比功能料是下一个风口
面对目前公司料价格不断走低的局面,陈裕文表示,广宝依然要走高质高价路线。他认为,价格低不意味着高性价比,真正的性价比体现在料肉比以及养殖户的投入产出比。同样10 万斤饲料,如果料肉比多一个点,就能多长一万斤蛙,相当于多赚 5 万多元(以 5 元 / 斤计算)。他认为广宝的饲料品质之所以好,主要是因为“真材实料”,目前提高饲料品质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提高优质鱼粉的比例。他相信养殖户并不傻,品质如何喂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出效果,靠低价只能迎合新入行的新养殖户。
在普通料的基础上,鸿益明年将推出更高端的功能性饲料。陈裕文认为,当前牛蛙病害多,随着功能性饲料技术逐步成熟,功能性饲料具有抗病、增强免疫等功效能有效解决部分养殖问题,是养殖户潜在的需求。
关于牛蛙产业的未来,陈裕文表示十分看好,由于牛蛙肉质鲜美,低脂肪高蛋白老少皆宜,尤其受年轻一代的喜爱,未来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估计 5 年后蛙料行业年产将突破 100 万吨。“未来还会增长,我们做好自己就行。”陈裕文表示,鸿益将继续专注牛蛙产业,为养殖户提供更优质的饲料,更高效的将牛蛙回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