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方法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主探究意识,微课,情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14 13:51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考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也是很多小学生比较畏难的课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 的自主探究意识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当具备了这一意识之后,就会主动去发觉数学中的乐趣与魅力,并且具有独立解决数学难题的 能力。但是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会忽视这一意识的培养,完全以灌输的方式去实施教学,导致学生滋生厌学和抵触心理, 极易影响他们后续的学习成长。对此,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去分析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培养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现实中的数学教学水平 提高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引言
数学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学科,尤其是低 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很难去理解抽象的问题,所 以时常会出现畏难心理。探究意识的培养,目的是让学生对数 学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使得他们会主动去思考题目的逻辑, 去探寻更多的解题方式,或是发现数学最深处的魅力。在素质 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成为学 习的主人,轻松驾驭数学知识。因此,掌握一些可行的培养方 法,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极大帮助的。
2 转变观念,注重数学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提升
虽然素质教育已然推进多年,但是仍然存在部分中小学坚 持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时间的强行灌输数学理论知识,并且通 过题海战术去强化学生的解题模式。殊不知这种观念下的学生 会失去探究意识,甚至产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对此,要想促 进小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转变教学观念是非常基础且关键的。 通过日常的教学时,做好对学生主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提高, 他们会自发的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这不但能促进小学生的 学科素养提升,还便于教师更高效的开展教学。
以“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教学为例,在网路时代下,线 上支付成为了主流,不少低年龄段的学生因为生活经历不多, 加上认知水平的低下,所以对纸质的人民币都不是特别了解。 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竞赛游戏,比如拿出不同面额的 纸质人民币,让学生说出对应的面额,在更短时间内认出最多 的人民币将获得小红花。这样的教学方式贴近生活,又能让课 堂氛围得到提升。倘若此时教师将简单的算术融入其中,学生 必定也会主动去思考,了解人民币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对元、 角、分等等面值之间的转换。
3 授人以渔,注重问题探究过程的讲解与分析
小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作 为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小 学数学虽然难度不高,但是也需要记住一些定理,为了方便记 忆,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对此,教师需要去设计一些问题来帮 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公式以及理论。但是对于数学问题,教 师也绝不能单单告知答案,而是要将问题的探究过程进行细致 的讲解和分析,才能给学生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在“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自己动手去 制作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然后引导他们将其拆开,观察其表面 积的算法,如此一来,他们对表面积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会有 更深的理解,且会永久性记住。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只需 要发挥引导作用即可,而不是完全主导,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思 考并得出相关结论,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而 在一次又一次的问题解决之后,他们学习的动力以及自信心也 会得到明显的强化。
4 巧用微课,培养小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具的层出不穷,也给教育事业带 来了极大的契机。微课就是服务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 目前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微课主要是通过网络载体去将 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当代小学生也对信息工具较为感兴趣,将其应用到数学 教学中,其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会大大提升。当然,微课作为信 息时代的产物,也囊括了很多的教学资源,这也能利于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中,如果 直接将相关知识点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以及学 识基础薄弱的原因,无法准确理解体积的概念,从而增加他们 后续学习的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去设计视频教学资 源,如融入“乌鸦喝水”这一经典故事,在引入环节中,教师 提出疑问:乌鸦是怎样将瓶子里的水喝到的?学生会回答将石 头丢进瓶子里,水位就会上升。针对这样的回答,教师无需做 直接的肯定,而是鼓励学生去动手实验,最后确定石头放入水 中,就会让水位上升,体积的概念也自然而然的被学生所记牢。 最重要的是在这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主 动提问都将利于他们探究精神的建立。
5 巧设情境,在具体情境中提升问题探究意识
小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不能停留在“空中楼 阁”,其需要有依托,有一定的情境设定。只有这样,小学生 在日后的真实生活和学习中,才能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书本知识向现实生活的迁移。以“生 活与百分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或者 自制教具来设定教学情境。在计算银行利率时,教师可以利用 多媒体设计一个银行的环境,让小学生自己扮演银行工作人员 和客户,在客户来存钱或者咨询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客 户需求为其提供收益最大的储蓄计划。在这样的情境下,小学 生会主动分析不同存期的存款年利率,探究百分数的应用和价 值等。最终,小学生可以在具体情境下掌握百分数的应用,之 后在生活中也会关注到银行利率的变动,对于其问题探究意识 的培养和提升大有裨益。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多种教学方 式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让其接受既定的事实。 在尝试问题讲解、微课运用以及情境创设等策略下,小学生的 探究意识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数学的态度 也会有极大的改观。
参考文献
[1]顾成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与尝试[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3).
[2]潘永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与尝试[J].读写算,2018(30).
[3]岳现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 与尝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