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14 13:53
摘要:在核心素养下,数学学力提升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 题中之义,关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顺利发展,创新教法,助力小学生解题能力提升值得深入探讨。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 养视角,就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 能力,帮助他们决胜于数学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是数 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特别是以往过多侧重“题海战术”的解 题训练方式容易使小学生失去主动参与解题训练的兴趣,最终 的解题能力培养效果不佳。此时必须要加快转变以往的这种题 海战术训练,从满足学生自学、自思等需求出发,对整个数学 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力求持续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题能力 发展。
一、巧设趣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解题兴趣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期间,首先需要想方设法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求解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待求解的 数学问题产生主动求解的兴趣,避免因为强制性分配解题任务 而使学生失去主动解题的欲望与兴趣,否则必然会直接影响他 们解题训练的效果。因为只有促使学生主动解题,才能实现有 效思考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助力他们问题解决能力更好地发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灵活地应用生活化问题、游戏化问题 等多样化的趣味问题设计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激发他们 主动解题兴趣的情境,以此培养他们的问题求解意识。
例如,在平时为学生设计各种数学问题期间,都可以围绕 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等来融合相应的数学知识,借助 生活化的问题设计来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如在 学习“认识方位”方面知识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从自己家出 发,沿着正北方向行走200 米,之后向北偏东30°的方向继续 行走300 米,那么这时候家在自己的什么方向?”基于这一生 活化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兴趣。又如, 在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等方面知识中,也都可以联系日常 生活中的花圃围栏设计、牲畜养殖的栅栏设计等具体的实例来 针对性设计启思性的一些数学问题,借助这些生活化的趣味问 题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问题兴趣,同时也可以 使小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 加有目的地去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传授解题技法,引导学生高效进行解题
数学问题的求解不是套用固有的解题公式或者借助万能求 解公式来求解,而是有效地调用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一系列 思维方式对待求解的数学问题进深度思考,并借助推理、论证、 类比、概括以及总结等多样化的分析手段来对问题求解的思路 和解题的突破口进行确定。而在这个数学问题分析过程中离不 开有效解题技法的支持,所以在指导学生分析数学问题中要注 意传授给他们一些切实可行的解题技巧,帮助他们可以高效地 进行数学问题求解活动。
例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求解中,可以灵活应用数形 结合、特殊值法、反推法、画图法(包括线段图、思维导图等等)、方程思想、列表法等多样化解题技巧及方法来帮助学生高 效抓住数学问题求解的突破口并顺利完成整个数学问题的分析 及求解任务。比如,针对“小红和自己妈妈的年龄之和是40 岁,妈妈岁数是小红的4 倍,试求两人岁数各是多少?”这一 道数学问题求解,小学生在求解中可能不懂得利用设未知数的 方程求解方式求解问题,此时为了帮助他们快速梳理解题思路, 可以指导他们利用绘制线段图的方式来快速简化整个问题,帮 助学生对照着绘制的线段图来列出如下求解方程:小红年龄: 40÷(1+4)=8(岁);妈妈年龄:40-8=32(岁)或8×4=32 (岁)。基于线段图绘制的方式可以简化学生解题思路,帮助他 们可以快速明确求解问题的突破口并顺利完成解题。
三、加强解题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及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要求 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解题训练,同时这也是助力学生数学核心 素养顺利养成的必然要求。只有使学生在对各种数学解题技法 进行训练的基础上,方可使他们在后续解题中做到灵活运用, 否则只是采取口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是不可取的,因为他们实 际上没有真正掌握相应的数学解题技法,必须要进行持续性解 题训练方可助力他们解题能力发展。
例如,在为学生设计用于锻炼他们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类 型题期间,要彻底摒弃以往题海战术的题目设计思路,创新应 用专题知识的设计思路,尤其是要注意结合学生的错题本,将 各类数学问题进行整合,通过变式训练、层次化问题解题训练 等来提高数学问题求解训练的实效性,同时层次化的数学问题 设计思路更有利于满足不同数学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 提高他们数学问题求解能力有积极的意义。比如,在“解方程” 部分知识的问题求解中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难度逐渐加大的变 式训练:①9x=18;②9x-6=12;③9x-2×3=12;④3(3x-2) =12。通过这种层次化的递进问题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训练 需求,并且可以使学生逐步求解难度更大的问题。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是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 的根本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问题解题能力培养中,要注意立 足于激发学生主动解题兴趣,巧设趣味问题,同时要有计划地 传授他们一些重要的解题技法,引导学生高效进行解题,最后 要勤加训练,这样方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郁秋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分析[J].中 学生作文指导,2019,42(42):167-168.
[2]王春雷.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数学学 习与研究,2021,11(28):72-73.
[3]田启东.新课程下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探 析[J].成长,2020,23(12):164-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