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初中,数学,数学文化
  • 发布时间:2022-01-14 14:00

  摘要:数学文化在数学课程中的科学渗透对推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数学文化内容丰富,能够带动学生形成科学 的数学观念,拓宽视野,增强数学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本文结合数学课程实际,对数学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分析文化融 入的原则,探讨科学的文化融入策略,实现对新课导入、例题讲解和作业布置的全面渗透,充分体现文化价值。

  1 引言

  数学学科是数学知识体系构建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特 别是初中课业压力较大,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数学文化在 初中数学课程中的科学融入,能够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帮助学 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了解学科发展历程,培养自主意识, 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课程特点,优化教 学思路,深入挖掘数学文化资源,推动数学文化价值的高效实 现。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主要内容

  数学文化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和观念及其发展过程的科学 总结,蕴含着重要的思想内涵,直观体现数学学科的发展规律, 是数学学科中文化要素的呈现,也包括数学研究成果、数学家 的先进事迹等数学史料。数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数学 文化是数学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其它领域文化关系的直观展 示,为数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文化内容的融入 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活动趣味性,激发其自 主意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数学文化的渗透为德育教 育开展提供优质载体,使学生能够对自身思想行为进行科学的 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坚韧的意识品质,实现思想道德 修养的强化,确保学生身心健康。[1]

  3 初中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融合的原则

  数学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科学融入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 发展性原则,在数学课程开展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初中数学 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合理选择数学文化内容和渗透方 式,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效满足初中生的数学素养发展 需求。[2]二是过程性原则,文化要覆盖到课程授课的全过程, 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形成对文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强化文化 引导效果,形成长效渗透作用,对教学对象形成持续性的引导, 实现对其学习过程的全面渗透。三是体验性原则。数学学科具 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正确使用知识技能 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数学文化的渗透中,教师要合 理利用体验式教学思想,科学设计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 过程,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体验其中的数学美,培养学 生的审美意识。[3]

  4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路径

  4.1 在新课导入中渗透数学文化

  新课导入环节是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初中阶段学生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能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为 数学文化渗透提供有效的条件。新课导入是学生了解教学内容 的关键环节,利用数学文化,能够有效充实导入内容,增大课 堂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通过对数学 文化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为提升学习效果打下基础。在课程 导入环节,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引入数学文化内容, 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要构建文化渗透环境,数学文化内 容较为丰富,为学生推荐课外数学阅读材料,营造积极的文化 学习氛围。要利用情境教学思想,构建数学文化情境,将文化内涵进行生动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在完成数学知 识构建的同时,对文化内涵形成有效的了解。在情境构建中, 要融入生活化情境元素,将数学文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 效融合,使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生活经历和体验,对情境内容形 成准确地理解。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 多媒体设备,播放勾股定理相关的科普资料,渗透数学文化, 对赵爽弦图、加菲尔德证法、青朱出入图等进行展示,将数学 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解释相关的现象, 实现数学文化的高效渗透。

  4.2 在例题讲解中渗透数学文化

  例题讲解是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结合实际的 例题内容,对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教学元素进行准确提取,合理 选择数学史等文化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能够通过对 文化内容的探索,形成思维的碰撞,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度。 例如在数据分析教学中,引入大数据技术的相关知识和运用, 对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有效的拓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 方程的教学中,小学时期用假设法求得鸡兔的只数,进入初中 后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变得更为直接明了,在教学活动中引入 九章算数中的鸡兔同笼相关内容,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并在二 元一次方程教学中渗透燕雀问题解决。从鸡兔同笼到燕雀问题 是数学的进步,从一元到二元是数学思维的进步,通过数学文 化的引入,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碰撞。

  4.3 在布置作业中渗透数学文化

  要科学设计探究性的课后作业,将数学文化学习作为课后 练习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是书籍,对相关的文化 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对数学 素养的科学培养。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 入《九章算术》中第九章“”勾股内容,设计探究作业,引导 学生对《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自主阅读, 实现数学文化的科学渗透。教师要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年龄 特点和能力水平,推荐相应的课外材料,布置课外阅读任务, 如《拍脑袋趣味数学》、《开发思维的趣味游戏》《魔法数学》和 《从前有个数:故事中的数学逻辑》等,并与学生进行高效的互 动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自主阅读经验。

  5 结语

  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高效渗透对推动数学教学质 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 实际,提升对数学文化渗透的重视,准确把握渗透点,拓宽教 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发挥数学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祖姗.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有效途 径[J]. 爱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0(12):1-1.

  [2] 张鹏飞.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6):1-1.

  [3] 廖志坚.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5):1-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