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
  • 发布时间:2022-06-19 20:41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解答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它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的应用题教学在注重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 而忽视了对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我们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解答应用题,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感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在日常生活、科技、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广泛,我们可以以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转变教学观念是改进教学方法的前提,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改革教学方法,必须从改变教和学的关系入手,那就是使教更好地服务于学。因此,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发挥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其次,教师还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最后,教师在教学中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方式要灵活多变,解应用题体现生活化、开放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还是要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常规的数学问题,然后再鼓励学生解决开放题等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不同的解题方法。

  二、读中引领,加强理解

  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是要读懂题意。读懂题意为解决问题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它是解决任何一道应用题的必须经过。如何检查学生读懂了题意,那就是说让学生多读几遍题之后,说说这道题叙述的主要内容或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现在只有哪些可用的条件。如果学生能将这些内容口述清楚,那说明他已基本读懂了题的意思。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法是所有数学方法得以正确运用的基础!数学教学中阅读法的内涵实际就是如何引导通过一阶段的阅读即读题、领会题意,达到独立掌握解决各类实际应用题的目的。内涵中强调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在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老师的引导就越显重要。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突破数学语言世界里的神秘色彩。阅读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极好的突破口,是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因此,教师要留给时间让学生阅读,寻找时机让学生阅读,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发挥教材的阅读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一项基本功。不管多复杂的应用题,都是由若干个简单应用题的有机组合,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对任何一层基本数量关系的含糊不清,对应用题的分析都会无法进行。所以,在教学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画图分析,弄清楚题中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还要加强提问题,补条件等基础训练和自编应用题训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量关系, 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使学生在解题时思路更清晰,判断更准确。要重视学生口头分析, 探究新知时让学生口述分析, 讲清解题思路。订正时让学生进行口头分析,课外还需安排少量的书面分析作业。实践证明这对学生提高分析解题能力很有帮助。

  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一个成功的教学教师,首先在于他能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周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是他成功的起步,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敢于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这方面,首先是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凡是敢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同学,全班给以掌声鼓励: 凡是能动脑筋思考问题、踊跃发言的小组,老师给予鼓励能提出跟别人不同的问题,并且能解答正确的,老师把他列入小名人册,在数学园地公布表扬等等。这样表扬,使学生树立大胆提问题、讨论问题是光荣的思想,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发展思维,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小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尤其是应用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应用题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教给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注重练习设计,感知数学的应用价值。由于数学有广泛的应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为学生多设计一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多种资源,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与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设计练习,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让学生设计本班师生去旅游,该怎样租车,怎样购买门票最省钱;为新年联欢会设计一套符合本班实际的购物方案。

  六、总结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一批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的方法可能还有许多,教师只要尊重学生实际,善于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系统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就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解应用问题这一重要数学目标才能得到最高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金花.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1(01):76-77.

  [2]  崔小红.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55):47-48.

  [3]  陈圣建.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大世界( 下旬),2020(11):14.

  [4]  周建.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19(30):7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