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职业胜任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9 20:43
摘 要:随着世界疫情的蔓延,我国在对保险业的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保险业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建立科学的教学科目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保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对培养具有职业胜任力的保险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保险学》教学内容源于保险企业实践总结。在《保险学》课程改革中,学校和教师应该严格遵循OBE 理念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企业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创建教学目标时围绕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不脱离保险企业运行要求,具体教学改革过程中把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为核心,融入到教学改革过程中。
一、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保险学教师围绕着学生转或地位比学生低,而是以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即从教师将保险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创造知识转变,真正关系学生学习、他们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
(一)以学生终身发展为中心
要以导入保险学专业课为契机,增强学生技能训练,迈向多元化、全方位发展,使之成才成长。“1+X”试点和实践学分的提出,重点打造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学生考取的专业技能资质证书,参与国家级保险专业技能大赛等换取学分。证书的取得和大赛技能的提高为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提供前提和保证。
(二)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
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也就是打破传统模式,采用“讲授+ 项目”课程改革方式,在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选取适宜的课程项目合理引入,为学生营造轻松舒适、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思维潜能,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三)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
对于高校和保险学教师而言,学生学习效果是保险学课程改革中时刻关注的焦点,对此可制定学习效果评测机制、创建测量技术平台,将学习效果融入课程改革标准中,并与实际课程相结合,为改革提供保障制度。
二、保险学课堂教学产出导向的OBE 理念融合
依据高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学生的毕业目标,强调立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发展成果为导向,聚焦学生毕业后学到什么和能做什么。从保险企业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再由课程体系决定课程目标,再由课程目标决定教学内容。 保险学课程教学成果导向教育下的教学内容是由学生的学习产出(毕业要求)决定的,而学生的学习产出又由专业教育产出(培养目标)决定的。 也就是说,它取决于学什么而不是教什么。因此,要实现教学内容从教什么向学什么转变,就要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保险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在保险学课程改革中,高校和保险学教师严格遵循OBE 理念,以成果导向基本为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保险公司实践需求出发,创建教学目标时围绕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不脱离企业实际,由学校和企业双向打造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加强成果认知,积累专业经验和成果经验,以此不断提升学习成果。
(二)高校保险专业和保险公司校企双元培育人才,采取双向导师制度。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除了学校导师设计教学任务外,企业导师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建设、内容选取、实习实训、毕业实践、毕业论文过程中融入双元培养模式,保险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与此同时,学校教师应和企业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采取双向点评,这种实时互动、线上线下的机制能够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种困惑,有利于积累成果孵化经验。
(三)运用企业培训平台,加强学习过程监管和成果转化。企业培训平台作为教学平台使用,是集资源、培训、考核及评测为一体,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托于前沿资源,将学习成果转为可视化的数据,同时又弥补了校企咨询严重脱节的不足。企业培训平台具有实训场景,便于学生直接操作,采取游戏化测验或闯关的方法,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当然增加企业论证的方法,更好地检验学习成果,使优秀成果在企业转化产出。
基于OBE 理念,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从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以产出为导向的行业引导,大力推行保险学课程改革,建立保险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无时滞性的由高校到保险行业的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积极培养具有职业胜任力的保险创新人才。作者简介:蒋树军(198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内蒙古通辽市,副教授,学历研究生,单位: 吉林工商学院,研究方向: 保险学与风险管理。
项目:吉林工商学院学院校级教研项目(JG12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