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青少年校园网球运动的开展策略探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体教融合,问题,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6-19 20:42

  摘 要:体教融合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被广泛运用于青少年校园网球运动中。通过体教融合,在使学生身体体质得到全面增强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意识,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本文立足于体教融合视域,结合工作实践,对于如何开展青少年校园网球运动进行了探究。

  随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锻炼意志和品格,是体育教学的宗旨。而在开展青少年网球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体教融合理念的大力倡导,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网球技巧,能熟练击打网球的同时,还能对网球规则充分了解,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功能和价值熟知,以真正发挥网球的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一、开展青少年校园网球运动存在的问题

  1、网球课课时较少。目前,校园内网球课程开设较少。由于网球有着比较复杂的训练过程,不像乒乓球和羽毛球那样简单易学,必须要经过大量的训练。但是因为学校具有相对较少的网球课时,学生没有充足的训练和学习时间,因此对网球的动作和技巧很难快速掌握。所以,尽管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网球课程,但成效并不显著。

  2、网球训练场有限。目前,一些学校因为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限,网球场地有限,不能满足大量学生同时进行训练的要求。同时,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网球训练也不具针对性,训练空间的狭小,对学生进行网球学习和训练带来了严重的制约。

  3、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下,一些学校在体育师资方面的配备不足,特别是擅长网球教学的教师数量更是非常有限。一些学生尽管有学习网球的意愿,但是因为缺乏内部师资力量,制约了学校内部网球课程教学。

  二、青少年校园网球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中,网球运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非常喜欢的一个体育项目。随着我国不断推进 体教融合教学策略,在开展网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网球训练,通过开展网球训练,能全面提升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等素质。在掌握网球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有机的结合文化和体育,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此,在青少年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既要传授学生相关的网球知识,还要开展趣味性的网球运动,真正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在开展网球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于网球运动的背景充分了解,深入学习网球知识和技巧。通过开展网球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型人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校园网球运动的开展策略

  1、增加网球课程课时,满足学生对网球运动的需求。现阶段,很多学校网球课程教学设置较少,一般都是一周两次或者一周一次,这样的课程安排,不能满足学生网球训练的需求。所以,学校首先应适当增加网球课时,提高网球训练的强度。通过提升课时,使学生网球训练的时间更加充裕,同时还能对最基本的网球技能和技巧进行掌握。其次,因为课时充足,教师还能将各种战术、步法、技巧等系统的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网球运动。

  2、开展多元化的网球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可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网球教学,增加网球教学的趣味性,将学生学习网球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网球技巧时候,可通过多种形式,如举办各种小竞赛,引导学生演示网球技巧。再由教师给出相应的评价,将网球技巧掌握好的学生评选出来。接着,教师再系统的讲解完网球技巧、步法、战术后,在组织网球比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于网球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能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使学生对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充分认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网球运动中,加强自我约束,培养自身勇于承担责任,以及永不言败的坚强的品质和意志,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设与维护网球场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了提升学生网球技能,使学校网球教学有效推进。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建设充足的网球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网球训练和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为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对网球场地的硬件设施质量提供保障,避免因为破坏了网球场地,而出现不能使用的问题。另外,还可建设室内网球场。相比于室外网球场,室内网球长有着更加稳定的环境,同时还有配套的照明设施和练习墙,能为学生开展网球练习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4、通过微课进行网球课程的教学,提升学生网球水平。在一些学校网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课时有限,学生对于网球技巧不能完全掌握。随着不断提升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开展网球课上教学的同时,还可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利用云课堂和微课等,解决过去的难题。学生在课下或是课余时间,能够随时随地的学习网球。在开展课上的网球教学后,教师可将网球教学视频上传到微课平台上,学生利用课后实践学习,能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进一步掌握网球技巧。

  例如,很多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关于上旋发球的抛球位置及球拍击球的轨迹的知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长传微课时。可以在视频中首先强调球抛到头后偏左的位置,然后再强调拍击球时需要使球拍从左下方摩擦至右上方的运动轨迹。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系统的认识网球上旋球发球技术的技巧,这样能够对网球动作要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理解。另外,通过在业余时间对视频的反复观看,并配合练习,能促进网球水平的不断提升。

  5、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提生学习效果。学习网球课程的关键和保障,是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和沟通。所以,在开展网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与学生的沟通。例如,在网球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握拍和网球的基本步法,教师可将滑步、交叉步、跳步等步法为学生进行演示,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个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步法上的错误。在讲授握拍方法时,教师可将四种不同的握拍方式为学生演示,然后让学生对这四种握拍方式的区别进行讲解,使学生对于每一种握拍的方法切身体验。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若是发现自身没能透彻的掌握某一种握拍方式,就要向教师及时进行请教。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结 论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开展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为“国家- 专业队培养、社会- 俱乐部培养、个人- 家庭培养”,体教融合,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网球运动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于体教融合模式下的网球教学,进行了着重探讨。

  参考文献

  [1]  常娟, 余小龙. 校园篮球文化的构建与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2018,(18).57-58.

  [2]  朱婉宁, 殷鼎. 成都市中小学“校园网球文化课”的发展研究 [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0-70,74.

  [3]  孙志有. 论网球运动的文化属性[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66-67.

  [4]  姜斌. 青少年网球训练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青少年体育.2018,(10).118,136

  [5]  孙艳. 中外青少年网球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4,(3).108-11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